永安金牛水泥厂区全貌。杨永芳 摄
近期,三明市水泥产业捷报频传:安砂建福二期和新岩水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已进入回转窑、窑尾预热器等设备安装阶段;谋成水泥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产能置换方案已获得省工信厅批复;南方水泥窑系统综合节能技改等3个项目成功入选省工信厅第二批“互联网+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
一个个新项目的推进、一件件新技术的突破、一份份新荣誉的诞生,凝聚着每一个三明水泥人的辛勤付出,体现着三明加快水泥产业转型升级的坚定决心,也标志着三明水泥行业正昂首阔步走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
淘汰落后
为产业转型腾出发展空间
三明水泥产业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小水泥”遍布全市各地,一度为三明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但“小水泥”立窑工艺落后,规模小、能耗高、污染大,粉尘污染成为当地人的切肤之痛。
2000年,习近平同志来三明调研时强调,“三明经济要有一个大发展,必须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做好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并指出“要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提升三明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来抓”。20年来,三明始终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托,创新破难,加快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水泥产业“老树发新枝”。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水泥行业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必须走内涵式、集约型、可持续发展路子。”三明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结构调整必须经历阵痛期,要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魄力。三明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突出“上大压小”和做大做强产业的发展思路,加快淘汰“小水泥”落后产能,持续推进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建设。
十三五期间,三明市累计关停水泥企业4家,淘汰29万吨落后产能,为产业转型腾出了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曾经困扰三明的立窑等落后水泥生产线早已成过去时,取而代之的是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目前,三明14家水泥企业全部升级采用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其中年产200万吨水泥生产线9条,2020年水泥总产量约3000万吨,占全省30%左右。
南方水泥党建长廊。余海钟 摄
节能减排
让绿色发展成为永恒主题
“高耗能、高排放、资源型”,是水泥产业长期以来的固化形象。如何找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循环发展之路,是摆在三明水泥人面前必须跨过的一道坎。
“埋不了、烧不掉、没人要”,固体废物治理成为一个难题。
“利用水泥旋窑协同处置固废技术,可以将固废中的部分燃料和与水泥原料相近的成分加以充分利用,有利于减少燃料和原料的使用。同时,水泥回转窑烟气温度高、停留时间长、碱性环境,确保有毒有机物彻底分解、促进重金属固溶到熟料中,避免废气及废渣的二次处理。”福建金牛水泥(集团)副总经理陆继平自豪地介绍,“水泥旋窑协同处置是一站式终处置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从根本上做到了固体废物处理的资源化、无害化。”
据了解,三明金牛、大田红狮、南方水泥等3家水泥企业已开展水泥旋窑固(危)废协同处置示范,年固(危)废处理能力达16.7万吨。
固废协同处置只是水泥产业节能减排的冰山一角。实施余热发电、风机变频、布袋除尘、生产系统优化等技改项目,可深度挖掘节能潜力。十三五期间,三明水泥企业累计实施节能技改27项,获得节能循环经济奖励1500万元。截至目前,三明水泥企业余热发电总装机10.9万千瓦,年发电量达5.5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16万吨。
三明水泥企业已改变以往“漫天扬灰”的旧面貌,踏上了绿色发展新征程。截至目前,金牛水泥、南方水泥、谋成水泥等3家企业已实施颗粒物超低排放;累计创建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省级绿色工厂。
南方水泥厂区一角。余海钟 摄
技术创新
促多元发展打破同质魔咒
水泥生产工艺高度相似,产品高度标准化,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如何突破水泥产品同质化的发展瓶颈?唯有靠创新驱动,产品革新。
近日,三明市政府推行“招商地图工作法”,围绕新型建材等16条百亿特色产业链制定了21张招商地图。
三明正推动水泥全产业链发展,上游延伸至矿山开采、恢复治理、骨料加工,下游拓展至商品混凝土、水泥预制件、装配式建筑等产品开发,着力于打造海西重要的水泥产业基地。截至目前,三明共有混凝土搅拌企业24家,具备年加工预拌混凝土产能988万立方米;已引进建祥建筑、杭萧钢构等装配式建筑企业,具备年加工混凝土预制件产能6万立方米、钢结构件产能9万吨。
新产品开发,企业是主体,科技是支撑。武汉理工大学-三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站已落地,三明水泥企业将借智借力武汉理工大学,研发海工水泥等新品种,改进现有产品性能,实现水泥产品多元化、高端化。
两化融合
借信息技术赋能产业升级
信息技术是驱动水泥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前沿技术和水泥产业正在碰撞出新的火花,催生出包括智能控制、能源管理、智慧安防、智慧物流等在内的诸多应用,助力水泥产业降本增效。
作为浙江南方水泥旗下首家“智能工厂创建”试点企业,三明南方水泥率先完成“智慧工厂”建设,窑专家系统上线率超过97%。中控操作可实现无人值守、全自动操作,能源消耗动态监控、数字化管理,一卡通自动下单装车、规范化发货,智慧安防重点监测、全流程管控,极大地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据介绍,该智能系统在促进节能减排的基础上,还能实现增产保质的效果。
在金牛水泥厂区内,类似场景再现。无人值守电力室、物流一卡通、办公信息化等技术广泛应用,为企业管理和销售赋智赋能。
2020年初,三明水泥销量一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水泥库存的积压。为畅通水泥产业循环、市场循环,三明及时将水泥产品纳入市属国企大宗物资集中采购目录,搭建线上供需对接平台,促进水泥企业与市内重点建设项目、重大交通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交流和沟通,并于8月27日举办的建材行业“手拉手”专场对接活动上,促成水泥采购协议15.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