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高长明:国家水泥标准是其水泥工业软实力的硬核

2020-12-25 12:10:17

一个国家的水泥标准,受到世界各国对它的接受度,欢迎度,公认度的高低,反映了该国水泥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包容性的水平。同时也从本质上展示了该国水泥工业软实力的强弱及其品质之良莠。

一个国家的水泥标准,受到世界各国对它的接受度,欢迎度,公认度的高低,反映了该国水泥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包容性的水平。同时也从本质上展示了该国水泥工业软实力的强弱及其品质之良莠。

2020年1月,笔者曾著文《我国跻身世界水泥强国亟须大幅提升软实力》指出,我国水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覆盖率太低,仅约12%;环境报告寥寥无几;假冒伪劣水泥混迹于市场;广大员工身心健康、带薪休假等基本社会福利缺乏保障;工伤事故较多,又很不透明等严重缺陷。尽管我国水泥工业的硬实力(产能,产量,水泥品质,单位能耗,环保,生产技经指标,装备质量性能等)已经差不多达到了国际较高水平。但是,上述各项软实力的严重缺陷,已成为我国跻身世界一流水泥强国的主要软肋。因为这些软实力的每一项缺陷,对于世界一流水泥强国的荣誉称号来说,都具有一票否决的杀伤力。

其实所谓软实力,笔者认为,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坎,我国必须跨越才行。思考了很久时间,本人至今,尚不能完全确定自己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现阐述于下,向业界同仁请教,以利共同磋商探讨。

笔者认为,作为世界一流水泥强国,首先是其水泥标准和水泥产品必须获得世界各国一致公认,并拥有世界权威检测机构的产品认证证书。例如现今国际公认的欧盟水泥标准EN 197-2016;美国水泥(OPC)标准 ASTM C150-2015;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水泥标准 等。按照规定的程序,上百个试样必须全部由检测机构在半年之内随时隨地的任意抽查

采取,经全面检验、检测、评审合格后,才能颁发水泥产品认证证书。

世界著名的产品检测检验认证机构有:英国劳氏船级社 LR、德国莱茵集团 TUV Rheinland、美国保险商实验室LU和德国南德意志集团 TUV SUD,它们都是享有100多年历史的,独立的认证机构,颇具权威;另外还有德国水泥研究院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也承接水泥产品质量认证的业务。

因为我国水泥工业崛起的时间不长,国际上对中国现代水泥产品的认知正在逐渐体验积累之中。上世纪中后期,中国立窑水泥在国际上造成的负面影响虽然业已基本消除。但是,我国市场上假冒伪劣水泥始终禁而不止,顽疾难改。十分明显,我国想要获得一张具有国际权威性的水泥产品认证证书,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必须做好才行。同样,中国现行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GB 175-2020意欲获得国际公认则更加任重道远,尤其艰巨。这些都需要我们做好长期不懈的科研开发和工程实践工作,以及各方面的大量积累,不断修正,改进,提升,完善。显然,急功近利,企图一蹴而就是非常不现实的。

这里请读者特别注意,上述GB175-2020中国现行水泥标准与欧盟现行水泥标准的最大差别在于,中国标准中取消了PO 32.5、PC 32.5和PC 32.5R水泥。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中已全面取消了32.5水泥,只有42.5、52.5和62.5等级的水泥。全世界只有中国标准中有62.5等级的水泥,但市场上却并没有这种需求和产品。现今欧盟的主导思想是追求低碳、绿色、节能和高性能混凝土,旨在不断加强科学研究,拓展32.5水泥的品种及其应用,少用高标号的52.5水泥。而我国的“主流舆论”却是突然急于要取消所有的通用硅酸盐32.5等级水泥,追求所谓“水泥高标号化”。

显而易见,我国水泥工业的软实力必须自立自强,单纯依靠上述硬实力的提带是弥补不了这些软实力软肋的。必须全盘策划,依据先进正确的科学理论,开展科研试验创新,研发出原创性的先进成果,造就高端人才及人才梯队,逐步获取在各主要国际机构中的席位,争取并扩大国际话语权及影响力,在国内外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和企业社会责任担当,不断增强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强大的实力和持久的耐力才能跨越这道最关键的坎。最终,在硬实力的坚强支撑配合之下,争取早日获取国际权威机构对中国水泥产品的认证证书,以及中国水泥标准 GB 175-2020获得国际水泥界的公认。

不难看出,我们先前所指出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覆盖率太低,…………等诸多软实力缺陷,其直接影响范围主要在国内,对于国际上其他各国的关联很少。因而国际上对其关注度也相应较小。但是,关于我国现代水泥产品获得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证书,以及我国水泥标准获得国际公认的亊:前者是完成国际上对我国水泥产品质量性能进行全面检验、检测和评审的一项系统工程的具体工作成果;后者则是对我国水泥工业在全球的声誉和口碑的综合考评。这两项系统工程虽然属于不同的性质和层面,但都会直接影响到国际水泥界,影响到世界各国,其国际关注度必将显著提升。这对我国水泥工业的国际地位和声誉,更是一个质的飞跃的大好机遇和挑战。应该预计到,这将会经历一段砥砺奋进的全过程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在思想上、科技上、实力上、经济上和行动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蓄势而发,决不能将其想象得太简单易行了。

鉴于我国现代水泥产品和水泥标准,尚有待国际认证与公认,因而我国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体成员及其主管部门的有关专家,还有全国水泥混凝土方面的大部分专家、学者、教授以及有关企业家等都需要兼有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世界领先国家的水泥标准及其科学发展的历史与今后的发展趋势,开展国际合作,努力修订提升完善我国水泥标准,密切结合我国现实与发展需要,尽量和现有的国际公认水泥标准相互接轨,优势互补,协调协同,融合契合,消除脱节,更不能背道而行。理由很充分,很刚性,因为中国水泥标准 GB 175-2020不仅仅是中国的,应该看到,不太久的将来(估计6~10年)很可能它同时也是国际公认通行的水泥标准之一,与欧盟 EN 197-2016、美国ASTM C150-2015和ISO标准等水泥标准一样并驾齐驱,共同享誉世界。

我国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B 175-2020刚实施不久,就发生M 32.5水泥异常兴起,水泥市场更加混乱,假冒伪劣有增无减,水泥质量风险上升等诸多负面现象,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此关键时刻,我们是否应该回过头来静思慎审过去6~7年的那一番作为,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亡羊补牢,猶未晚矣!。

诚然,我国32.5水泥的用量占比应该从60%左右削减到30%左右为宜,但决不能矫枉过正。意欲全部取消所有通用硅酸盐32.5等级水泥(削减为零)的理由不科学,不充分,不现实。实践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PO和PC 32.5等级水泥都不应该在通用硅酸盐水泥范畴内被全部取消。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不断修正、提升、创新、完善现有中国水泥标准,总结经验教训, 为把我国水泥标准跻身世界公认之列而砥砺奋进。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一个国家的水泥标准,受到世界各国对它的接受度,欢迎度,公认度的高低,反映了该国水泥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包容性的水平。同时也从本质上展示了该国水泥工业软实力的强弱及其品质之良莠。

2020-12-25 12:10:17

This week, the pace of downstream resumption of work in most regions of China is still relatively slow, coupled with the unstable support of the cost side,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declined steadily. From February 17 to February 21,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00.27 points, down 1.76% annually and 19.23%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