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水泥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2020-08-18 16:27:13

8月18日,“山东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以“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创新驱动”为主题。

8月18日,“山东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以“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创新驱动”为主题,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秘书长尹群豪代表山东省协会发言,对“十三五”发展做了回顾,并对“十四五”发展提出建议。

会议现场图片

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秘书长尹群豪

“十三五”发展回顾  

一、“十三五”发展的主要做法  

1、坚决落实政策引领和发展主线:去产能调结构强自律增效益  

2016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这是十三五期间建材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政策文件。其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抓住产能过剩、结构扭曲、无序竞争等关键问题,在供给侧截长补短、压减过剩产能,有序推进联合重组,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扩大新型、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优化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有效提高建材工业的质量和效益。文件核心内容是压减过剩产能、加快转型升级、促进降本增效,概括为:去产能调结构增效益,将错峰生产作为压减过剩产能的一项重要措施。  

2016年10月25日,国家工信部联合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错峰生产的通知》,为十三五期间水泥错峰生产政策做了顶层设计。通知决定在2015年北方地区全面试行错峰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2016—2020年期间水泥错峰生产。内容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水泥生产线,包括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的生产线都应进行错峰生产;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自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各地区工业和信息化、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本地区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水泥错峰生产平稳有序、顺利开展  

2018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编制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重点区域采暖季节,对钢铁、焦化、建材、铸造、电解铝、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实施错峰生产。  

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以下称重点区域)为重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市以及雄安新区,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等;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焦化、电解铝、铸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产能;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  

重点区域实施秋冬季重点行业错峰生产。加大秋冬季工业企业生产调控力度,各地针对钢铁、建材、焦化、铸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业,制定错峰生产方案,实施差别化管理。要将错峰生产方案细化到企业生产线、工序和设备,载入排污许可证。企业未按期完成治理改造任务的,一并纳入当地错峰生产方案,实施停产。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的,要提高错峰限产比例或实施停产。  

2018年8月3日,山东省发布《山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内容包括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新增产能;严禁新增钢铁、焦化、电解铝、铸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产能;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控制管理。对钢铁、建材、有色、火电、焦化、铸造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开展无组织排放排查,建立管理台账,制定无组织排放改造规范方案。实施秋冬季重点行业错峰生产。加大秋冬季工业企业生产调控力度,针对钢铁、建材、焦化、铸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业,组织制定错峰生产调控方案,实施差别化管理,将错峰生产方案细化到企业生产线、工序和设备,载入排污许可证。  

2、坚定不移落实错峰生产  

过去五年,政府坚决执行秋冬季错峰生产,创造性开展夏季错峰生产,建立补停窑制度。2019年10月25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下发的《关于组织实施2019-2020年度重点行业秋冬季(采暖季)差异化错峰生产的通知》中提出“支持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根据国家工信部关于水泥错峰生产有关通知要求,结合行业情况制定本行业错峰生产具体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不同区域间协同协作,协调督促企业加强自律,履行社会责任”。  

2018年5月7日《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水泥熟料企业实施夏秋季停窑限产的复函》。2019年4月17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山东水泥企业熟料生产线实施夏季错峰生产有关事项的复函》(鲁环函[2019]126号)。  

坚定不移落实错峰生产带来三个重要启示,一是政府重视政策支持是基础和根本;二是大企业集团带头落实、单体企业主动跟随是关键;三是协会引领和督查是保障。  

3、坚持行业生态建设  

坚持行业生态建设,需要从下面六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搭建了政府、企业、协会彼此沟通交流机制;二是协会引领、大企业担当、众企业主动参与;三是建立了充分协商、集体决策机制;四是积极参与区域自律组织;五是积极参加全国性行业协会活动;六是积极与行业主流媒体建立信息交流互动机制  

二、“十三五”发展的主要成就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不断稳步推进:  

规模和产能总体保持平稳。山东省没有新增熟料生产线,没有接受外省的产能置换。山东省内熟料产能减量置换正式启动。目前,全省现有水泥生产企业323家,其中熟料企业74家,纯粉磨企业249家。现有熟料设计产能1.17亿吨,水泥设计产能达3.2亿吨。  

技术进步,产品特种化高端化提升。山东省取消p.c32.5水泥稳步推进,重点企业全面取消32.5级水泥;研发了低碱水泥、核电水泥、管桩水泥等特种水泥;全省高标号水泥市场占比达到50%以上。  

绿色工厂和智能制造取得突破。山东省已有8家水泥熟料企业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泰安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的全国首条世界级低能耗新型干法水泥全智能生产线,成为水泥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基地;济宁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建设全省第一个智慧车间--智能实验室;山东东华水泥的工业大脑项目基本实现生产控制智能化。  

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延伸。中国联合水泥集团、山水水泥集团等大企业集团积极打造“水泥+”产业发展模式:在山东境内,中国联合水泥集团骨料年产能2300万吨、商混年产能超1亿立方,山水水泥集团骨料年产能超1200万吨、商混年产能超1900万立方,山东鲁碧水泥的商混年产能超过800万立方。  

2、错峰生产成效显著  

错峰生产计划停窑率逐年提高,有效控制了产能发挥,下图是近四年错峰停窑时间、停窑率与熟料水泥产量的关系。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以2019年为例,全省熟料企业累计实施错峰生产160天,共压减熟料产量4500万吨,减少实物煤炭消耗58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892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5.4万吨,减少粉尘排放0.39万吨。  

3、行业总体效益稳步提升  

近四年,山东省水泥产品价格逐年恢复性提高,行业利润总额逐年提高。  

4、行业生态建设大进步  

山东省水泥行业在生态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构建了与政府的沟通交流机制,政府对行业的关注度逐年提高,尤其是对落实错峰生产政策的支持;  

二是全省水泥行业自律诚信体系建设形成,“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于行业利益之中”的行业经营理念得到行业认可并积极践行;  

三是大企业引领担当、众企业积极参与的自律体系形成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四是建立了高效民主的监督约束体系,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五是积极参加晋冀鲁豫C12+4等大区域市场自律组织,实现跨省行业自律措施联动,营造了良好的周边经营环境,巩固全省行业自律和错峰生产的效果;  

六是强化协会自身建设,规范运作,坚持行业发展、行业自律、错峰生产等重大事项的充分协商、集体会议决策机制,及时组织行业会议和活动,增强了协会全体会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了协会的公信力,共同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七是积极参加中国水泥协会组织的全国性活动,与省级同业协会建立了学习交流机制;  

八是与行业主流媒体建立了信息交流互动机制,弘扬发展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充分发挥了媒体对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监督作用。  

三、“十三五”发展存在的不足  

山东省在“十三五”发展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但依旧存在以下问题。  

1、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  

一方面,山东省水泥行业去产能工作推进过程缓慢,低效产能在一定时期内将依然存续。截至目前,7条日产2000吨以下的熟料生产线在保持运转(不含特种水泥窑);正常生产的粉磨企业中,年设计产能60万吨以下还有近100家,占粉磨企业总数的40%。另一方面,水泥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全省水泥年产能超3.2亿吨,省内年实际需求维持在1.4亿吨左右。  

2、水泥产能集中度仍然不高。  

截至目前,山水、中联、泉兴、沂州、东华等山东产能前五大企业,熟料总产能7449万吨/年,占全省比重67%;水泥总产能11015万吨/年,在全省比重仅占33%。全省年设计产能100万吨以下的还有150家,占粉磨企业总数的60%,平均设计产能仅为56.3万吨,小而散的局面未能有效改变。  

3、产品结构有待优化。  

按照国标要求,2019年10月1日开始取消PC32.5R水泥品种,一定程度推动供给结构优化、减少供给总量,但仍不明显。全省纯粉磨企业249家,年设计产能60万吨以下还有近100家,占粉磨企业总数的40%,主要销售低端品种水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急需提档升级。  

4、绿色工厂和智能化建设整体推进缓慢。  

绿色工厂建设方面,一部分企业对绿色发展认识不够,对绿色工厂建设工作不重视,整体推进缓慢,全省现有15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智能制造方面,受企业本身现有装备条件影响,普遍对智能制造投入不足。  

5、落实错峰生产存在不彻底问题。  

秋冬季错峰生产和夏季错峰生产均没纳入行政执法处罚范围,对不严格落实错峰生产的企业没能采取有效制裁措施,出现错峰生产区域之间不平衡。随着水泥市场好转,秋冬季错生产期间全省申请承担保民生任务的企业逐年增多,有少数企业未能补足错峰时间。  

“十四五”行业发展建议  

尹群豪指出“十四五”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发展理念,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办发〔2016〕34号《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坚持“去产能调结构增效益”工作总基调,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以质量和效益提升为目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淘汰低效产能压减过剩产能,用二代技术标准全面改造提升水泥工业,把提升产品功能,加快绿色智能发展,作为实现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形成行业发展、行业建设、行业治理和行业自律四位一体的新型行业发展新格局。  

总体来说:山东水泥行业十四五发展是一个政策机遇期,可以用七个关键词来形容:十四五规划、去产能、错峰生产、智能制造、绿色发展、创新驱动、行业生态。  

尹群豪秘书长代表山东省水泥协会为山东省水泥行业“十四五”发展提出六个主要工作任务。  

1、十四五规划  

水泥协会于2019年下半年提出水泥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向协会会员企业和全体理事、监事征求意见,并经会长办公会研究形成方案。今年5月19日,山东省工信厅正式启动《山东省建材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协会向编制工作组提交了《山东省水泥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  

2、去产能  

山东省将严格执行《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执行水泥熟料减量置换标准。淘汰落后,彻底淘汰2000t/d及以下的普通熟料生产线。《山东省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实施细则(试行)》2019年9月1日起施行。采取积分制管理方式对企业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市场。  

《山东省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试点工作方案》淄博、枣庄、烟台、潍坊、济宁、临沂、聊城、滨州8个试点地区。选取尿素、氯碱、轮胎、钢铁、铜、电解铝、炼油、焦化、水泥、玻璃、建筑陶瓷、电力热力、造纸等重点耗煤耗能行业开展评价工作。优化整合水泥粉磨企业,坚决淘汰直径3.2米以下的水泥磨。  

3、错峰生产  

山东省水泥协会将积极配合中国水泥协会,力争国家工信部出台十四五发展规划期间水泥行业错峰生产政策。完善错峰生产保障机制,内容包括:优化秋冬季(采暖季)错峰生产计划安排,适当调整连续四个月时间安排;明确承担保民生任务的熟料企业(生产线)完成错峰生产任务的机制;取消水泥熟料企业承担居民供暖任务;承担危险废物处置任务的熟料生产线应严格执行错峰生产;非绿色工厂不得承担保民生任务,尤其在秋冬季(采暖季)错峰生产期间;取消绿色工厂豁(减)免错峰生产政策;建立错峰生产处罚机制,从绿色工厂申报、年度煤炭指标分配、排污许可证审验、生产许可证换发、国家和省级各类表彰等方面设立因未严格执行错峰生产政策而否决的条件。  

在省工信厅、省生态环境厅政策支持下,继续实施秋冬季错峰生产和夏季错峰生产,年度错峰生产计划不少于160天。2020年6月19日,《山东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鲁政办字〔2020〕83号  

4、智能制造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  

2020年2月28日,国家工信部发布《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公开征求意见:推选6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建立50个建材行业智能工厂,打造15个数字矿山,培育100个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领域单项应用取得突出成效的典型项目。  

水泥行业方面:重点形成矿山智能钻爆、窑炉优化控制、设备巡检运维、智能质量控制、能耗水耗管理、清洁包装发运、安全环保管理、固废协同处置等集成系统解决方案。  

5、绿色发展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也对行业绿色提出要求,包括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大力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加快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等加工工艺,实现绿色生产。2019年11月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19年6月2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清洁高效利用的指导意见》(鲁政办字〔2019〕117号)  

绿色工厂建设是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项目。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内容包括正在进行第五批绿色工厂评选。  

2018年,《绿色工厂评价通则》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提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钢铁、石化、建材、机械、汽车等重点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重点企业等共同编制了《绿色工厂评价通则》2020年4月22日,山东省工信厅《关于开展省级绿色工厂建设工作的通知》。  

绿色矿山建设绿色发展又一重要的项目。2017年3月22日,继国土资源部规划司有关负责人对六部门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山东省也印发了《关于印发山东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2019年12月23日《山东省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  

绿色产品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产物。接下来,水泥行业要强化产品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  

6、创新驱动  

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水泥行业也是如此。山东省水泥行业要实现创新发展,主要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1)水泥+产业链延伸,培育龙头企业  

2020年7月28日,省工信厅研究室《关于进一步打造龙头企业培育优良产业生态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力争用5-10年时间,分行业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达千亿级、五千亿级、万亿级的“领航型”企业,牵引带动中小企业优质高效发展,进一步做强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集群、做优产业生态。立足重点产业现状,通过引进、新建、改造、重组、整合等方式,培育一批规模大、技术高,具备较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对产业链条、产业集群集成能力和带动作用强的“领航型”企业。  

(2)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固废、城市生活垃圾、污泥  

2017年5月27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查指南(试行)》的公告(2017年第22号)。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水泥生产企业所处位置应当符合城乡总体发展规划、城市工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目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的相关要求,应与地方现有及拟建危险废物处置项目统筹规划。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水泥窑应为设计熟料生产规模不小于2000吨/天的新型干法水泥窑。  

(3)可替代燃料技术的应用  

积极探索可燃废物替代燃料,包括生活垃圾、废旧轮胎等,以及低品位燃料在水泥窑内应用。  

7、行业生态  

接下来,协会将进一步为良好的行业生态建设做出努力。包括优化企业协会与政府的沟通交流机制;依法经营,加强反垄断法律法规学习;强化山东水泥行业自律诚信体系,根植行业经营理念,巩固“守信得益、失信失益”的良性自律氛围;区域市场自律机制建设:晋冀鲁豫;强化协会自身建设,优化协会运行机制,增强协会公信力,建设诚信协会。目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商会综合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行业协会商会诚信自律承诺工作的通知》就是价钱协会自身建设的积极实践。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8月18日,“山东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以“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创新驱动”为主题。

2020-08-18 16:27:13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