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在江西南昌举办的正和岛创变者年会开幕式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研究会会长宋志平发表演讲称,当前形势下,中国企业面临着美国持续打压,外部环境恶化,疫情持续蔓延并反弹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在此形势下,他并不担心央企、国企、上市公司,但大量中小微企业和外贸企业却形势堪忧。
宋志平强调,信心比黄金还重要,中国企业要突出“稳”字和“保”字,即稳市场、稳客户、稳定单、稳产业链,保企业主营业务、保核心竞争力、保资金链、保员工就业。
他认为,危机之下,中国企业应从政策、市场、经营、管理中育新机;变局之中,企业当从创新、改革开放、经济转型、“双循环”中开新局。
中国企业要突出“四稳”“四保”
在年会上,宋志平指出,今年中国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出现了一系列不确定性,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严峻,美国从各方面来打压中国企业;另一方面,海外疫情仍在持续蔓延,在重启经济之后,70%的国家又出现了疫情的反弹,第二波、第三波疫情有可能会卷土重来。
“我倒不是特别担心大企业,比如央企、国企、上市公司,但是我很担心中小微企业和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大家的底子薄,抵御风险能力不是很大,遇到这样的危机大家处境非常艰难。从微观上来讲,中小微企业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市场困难、资金困难和安排职工就业的困难。”
他指出,中国有3000多万家注册企业,800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来讲,市场主体一共有1.23亿户企业,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微企业。
不过,他表示,中国在应对疫情上取得了一份了不起的成绩,世界银行最新报告预测,中国今年GDP增长是1.6%,明年预测增长7.9%,这意味着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会超过30%,在明年可能会达到50%。
宋志平指出,企业应以平常心面对目前的困难,而信心比黄金还重要。着眼当前形势,中国提出了“六稳”和“六保”,落实到微观企业层面,他认为企业也要突出“稳”字和“保”字。所谓“稳”,就是企业要稳市场、稳客户、稳订单、稳产业链,所谓“保”是保企业主营业务、保核心竞争力、保资金链、保员工就业。
他强调,资金链关乎企业生死,而保经营骨干、业务骨干是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保住员工就业、尽量不裁减员工、和大家共度难关也是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
“两新一重”将拉动8万亿投资
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宋志平指出,首先,企业要在政策中育新机,政策一方面是国家的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在这方面中国今年对企业会有4万亿的支持;另外一方面则是扩大内需的政策,宋志平测算,中国推动的“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大概会拉动8万亿元的投资。
其次,企业要在市场中育新机,宋志平指出,疫情确实对一部分产品的产销带来了冲击,但也使得部分产品供不应求。比如,2月1日全国口罩生产能力日生产能力是2000万只,到3月1日,全国日生产能力是2亿只,到上个月中国已达到8亿只。
此外,企业要在经营和管理中育新机,他认为,下一步中国企业要提质增效,推动“三精”管理,即组织精减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的精益化。
国企民企都需改革
关于在变局中开新局,宋志平指出:
首先,中国企业要在创新中开新局,比如疫情带来了线上业务的大爆发,中国企业要在线上消费创新上发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其次,企业要在改革开放中开新局。宋志平表示,中国最近出了不少改革政策,包括国有企业三年改革方案、创业板注册制以及新三板一些改革。“国有企业需要改革,民营企业也需要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民营企业改革方向是规范治理,两者应当相互学习、借鉴。”
其三,企业要在经济转型中开新局。宋志平表示,新能源汽车对汽油车来讲就是一场转型,当前全球汽油车保有量是14亿辆,而全球电动车不超过两千万辆,每年有200万辆电动车中中国一国就占了100万辆,这一经济转型在中国已经开始,企业要抓住时机开创新局。
其四,在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格局中开新局。宋志平表示,中国拥有14亿人的大市场,中国正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社会保障,进而扩大消费,中国要提升国内品牌的质量和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过去我们经常把好产品先出口到国外,但国外并非如此,比如日本会把好产品在本国卖,二流产品才用于出口,以后我们也要把最好的产品在中国销售,同时我们还要更加注重自己的品牌建设。”
在国际循环方面,宋志平强调,企业要坚持两个重点:
首先是以制造业为中心不能放弃,中国企业可以做一些结构调整,向中高端升级,但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
其次,要坚信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会改变,同时对于全球化的一些新的变化做出更加灵活的应对,比如要更加注重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