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近日通报陕西彬州以治污降霾名义设立车辆冲洗站乱收费问题督察情况,直指其是典型的乱作为,是搞“一刀切”。这一通报鲜明地体现了生态环境部对此类事件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明确态度,即坚决不允许以治污之名行乱作为之实,坚决不允许干扰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大局。
与不作为相比,这种乱作为性质更严重,影响更恶劣。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污染防治成为三大攻坚战之一,竟然还有一些地方和部门虚假治污,甚至为了谋取私利干扰污染防治攻坚大局。这种恶劣行为严重偏离了中央关于污染防治攻坚的决策部署,严重影响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公信力,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并参与攻坚的积极性。
生态环境部此次通报传递的信息非常明显,即对此类事件,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绝不姑息。这也应该成为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此类事件应有的认识和态度,唯有如此方能确保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正确的轨道上推进。
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政治和大局出发,紧扣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
具体来说,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生态环保工作的主动性和敏感性,始终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正确方向,对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要及时发现、坚决制止。各级相关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该担的责坚决担起来,不能做的事坚决杜绝,绝不能假借治污之名,谋求一时之利、一己之利。
现在来看,在污染防治方面,对于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有没有真作为、有没有乱作为,监督机制仍需不断强化。不断加严的督察执法、不断强化的社会监督,都已经被证明是有效途径。今后,这些监督机制还需不断完善,以彻底铲除乱作为的土壤,为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污染防治攻坚是大势,也是大局。生态环境部此次对陕西省彬州市以治污之名行乱作为之实的严厉通报,再次告诫一些地方和部门,大势不可逆,大局不容干扰。如果有些部门和单位仍然不作为甚至乱作为,还想借治污之名谋取私利,必将受到严肃的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