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得益于国家层面的供给侧改革政策,水泥行业已由2015年的低谷爬出,行业效益实现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预计行业利润总额高达670亿元,销售利润率至少在15%以上(同期工业销售利润率仅6.5%),历史罕见,全年超过1200亿元几无悬念,超出笔者预期。然而,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依然还没有根本缓解,行业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基于此,工信部于年初印发了修订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加大了减量产能置换力度。
如何引导规模较小的企业退出是个大难题
根据中国水泥网数据,截止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新型干法熟料产能18.1亿吨,其中2500t/d及以下生产线总产能仍达5.3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的30%左右,依然占据着较大的比例。
图1:仍有30%左右的熟料产能为2500及以下规模的生产线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与4000t/d及以上生产线相比, 2500t/d及以下生产线相对缺乏竞争力,不少生产线存在着连续停产的情况,无论是单位成本和能耗水平都相对较高。那么,如何引导这些产能退出是一个大难题?显然,一刀切式的关闭绝无可能,因为这不仅仅威胁数万从业人员的生计,而且也会造成企业的不满、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当前,保障去产能过程的民生与稳定是首要工作。笔者认为,减量产能置换则是这一背景下的最佳方式,不仅能够化解缺乏竞争力的产能,而且在行业持续稳定发展上有重要的意义。
减量产能置换关键在严格落实 大企业应有责任担当
根据笔者统计,自去年8月以来至今,经过公示的产能置换新建项目总规模达5450万吨,若严格执行《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1:1.5),意味着要关停退出产能超过8000万吨,减量达2500万吨。从企业分布来看,中建材旗下的产能置换新建项目熟料总产能达1178万吨,占比超过20%,稳居第一;第二、第三位分别是万年青和海螺水泥,不过均不足中建材的二分之一,其余企业则更少。
图2:经过公示的产能置换新建项目按企业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笔者认为,近一年来,尽管产能置换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在产能置换问题上,大企业仍缺乏一定的责任担当。
首先,从观念上,大企业应有开放的胸怀看待产能减量置换
无论是错峰生产还是产能减量置换,笔者认为,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错峰生产压减了生产线运转时间,对大气污染防治发挥了贡献,营造了良好的行业环境,成绩来之不易;然而错峰生产并未实质上去掉产能,而产能减量置换则是政策上的又一大创举,在去产能的过程中着力解决我国熟料生产线中存在的占用资源与产出不匹配、僵尸产能等等结构性问题。因而,在对待错峰生产及产能减量置换政策,大企业应具有开放的胸怀,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看待,不能避重就轻。
其次,从行动上,大企业应引领行业去产能
行业当前的高效益,得益于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而大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去产能问题上,不少企业犹豫不前难有进展,政策利己则欣然执行、政策不利己则严重阻碍,不顾企业形象,缺乏行业公德心,这是当前去产能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绊脚石”,应坚决严肃纠正。
大型水泥企业作为水泥行业的中流砥柱,应在去产能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2016~2017年,我国关停熟料产能3150万吨,基本是2500t/d及以下生产线,去产能之路仍然任重道远。从企业贡献来看,五成左右的关停由中小企业完成,前30大企业贡献不足45%(包括收购淘汰的),抛开中国建材之外则只贡献23%。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收购也明显减少,企业似乎对此正失去动力。然而,产能置换则给了中小企业较好的退出路径,尤其是跨区域产能政策可促进产能在区域之间的合理流动,引导大企业对产能置换指标的收购,鼓励优势企业减量置换建设,也发挥了大企业应有的去产能贡献,是 “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双赢。
最后,在执行力度上,大企业应严格落实产能置换政策
8月份,工信部和国家发革委刚刚发布《关于严肃产能置换严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新增产能的通知》,要求“从严审核产能置换方案,确保产能置换方案执行到位”。两部委联合发文表明国家层面对严禁新增产能、严格落实减量产量置换政策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在减量置换问题上,大企业毫无疑问应该是领头羊,不仅仅说是要带头进行产能置换,而且要严格落实减量要求,不得以任何理由“明减暗增”甚至“以假乱真”,坚决不允许已淘汰的产能借机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