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发布的《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距今实施已经两年,《规划》是为促进我国建材工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对于水泥去产能工作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但从目前行业情况看,这一目标恐将落空。
《规划》“十三五”时期建材工业主要发展目标中表示,以2015年为基准,到2020年我国水泥熟料产能五年累计压减10%的产能。但据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统计数据来看,2015年熟料产能17.78亿吨,2017年增长至18.14亿吨。在《规划》实施的前两年里,熟料产能不减反增。当然反增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其中与量大的违规项目清理有一定的关系。
除了《规划》中熟料去产能的目标可能会落空,同年工信部发布的发布《关于同意吉林省开展压减水泥过剩产能加快行业脱困转型发展试点的批复》(下称《批复》)熟料去产能的目标或许也无法实现。
《批复》表示“力争到2018年底,压减熟料产能800万吨,省内前3家企业水泥熟料生产集中度达到70%以上,全省水泥行业实现扭亏为盈,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而从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来看,距离《批复》目标期还有4个月的时间,吉林省熟料产能似只压减了100万吨左右。
如果说《规划》、《批复》的目标无法实现,可以说是去产能工作艰巨,供给侧改革还有待推进的话,个别地区在制定去产能目标之时就令行业感受到去产能态度似不够坚定。近日,某水泥产能大省发布了内容含有水泥去产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表示准备在3年内压减水泥产能500万吨。有业内人士点评,“水泥去产能实质是熟料去产能,500万吨的水泥产能,仅仅需要关停几个粉磨站,对于当地已经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并没有多大改观。”
此外,行业内对于去产能还缺乏共识。2017年底,工信部发布产能置换新规,在延续原有产能置换规则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形势,提出了“减量置换”的要求,并允许“产能异地置换”。行业普遍认为这是当前保证过剩水泥产能有序退出的同时启发行业进步活力有利政策,但依然受到不少行业企业质疑为“帮倒忙”。
近日,内蒙古水泥企业集团揭牌。在揭牌庆典仪式上集团董事长刘鹏飞表示,内蒙古水泥集团运营后,我们将坚守“去产能、调结构、增效益”的方针,通过内部资源整合,优化产能配置,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去产能;同时,我们将建议自治区政府设立去产能专项调节基金,凡是加入内蒙古水泥集团并按集团统一规定完成去产能任务的企业,免缴去产能 调节基金;其他未加入内蒙古水泥集团也未实质性去产能的企业,需缴纳去产能调节基金,用于补偿主动去产能的企业;对于那些利用别人去产能腾退出的市场空间,而开足产能甚至加大产能生产抢夺市场的企业,要加倍征收去产能基金。
期望内蒙能在去产能上加速为水泥行业去产能趟出一条切实可行且可复制的路子,时不我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