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出现了新上水泥产能项目的苗头性问题

2018-08-17 11:12:16

《严肃产能置换严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新增产能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禁止新增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工作。这需要对当前水泥行业形势有正确的判断。

  水泥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有观点认为,不是国家政策问题,也不是市场问题,水泥产能过剩是严重的不正之风和弄虚作假造成的,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形成了上下共同造假的利益链条。是这样的吗?

  出现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有必要重温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文件。《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主要受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一些企业对市场预期过于乐观,盲目投资,加剧了产能扩张;部分行业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低,没有形成由优强企业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导致行业无序竞争、重复建设严重;一些地方过于追求发展速度,过分倚重投资拉动,通过廉价供地、税收减免、低价配置资源等方式招商引资,助推了重复投资和产能扩张;与此同时,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政策、规划、标准、环保等引导和约束不强,投资体制和管理方式不完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不到位,导致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健全,市场机制作用未能有效发挥,落后产能退出渠道不畅,产能过剩矛盾不断加剧。

  从宏观层面,产能严重过剩主要受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政策、规划、标准、环保等引导和约束不强,投资体制和管理方式不完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不到位,导致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健全,市场机制作用未能有效发挥,落后产能退出渠道不畅,产能过剩矛盾不断加剧。

  从微观层面原因有仨,一是一些企业对市场预期过于乐观,盲目投资,加剧了产能扩张;二是行业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低,没有形成由优强企业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导致行业无序竞争、重复建设严重;三是一些地方过于追求发展速度,过分倚重投资拉动,通过廉价供地、税收减免、低价配置资源等方式招商引资,助推了重复投资和产能扩张。

  《指导意见》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适度大于需求是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有利于调节供需,促进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但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超过有效需求时,将会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浪费,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产业结构升级。水泥行业与其他产能过剩行业一样,确实受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上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致使产能过剩矛盾不断加剧。

  社会存在严重的不正之风和弄虚作假违规上项目,对产能过剩起了推波助澜作用,但不是造成产能过剩真正原因。也存在地方与企业合计对策,地方为了GDP,企业为了做大规模(包括违规兼并),有关主管部门、设计院、施工单位为了各自或政绩或利益,合起伙来作假。但如果将此定性为甚至已经形成了上下共同造假的利益链条的结论是不客观的。如认为(到2017年)水泥产能置换大规模造假,越换越多,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其性质已经超出了经济发展问题,也是不客观的。难道是要对产能置换重新审议?难道产能置换已经成了政治问题?

  近日,工信部办公厅和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联合下发《严肃产能置换严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新增产能的通知》。对当前水泥行业形势应如何判断,《通知》指出,(一方面)水泥、平板玻璃行业面貌发生很大变化,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出现了新上产能项目的苗头性问题。苗头是指略微显露出趋势或情况。应该说是刚有或刚有倾向,需要加以防范。如何防范,《通知》要求各地主管部门,从提高认识坚决禁止新增产能、源头把关严禁备案新增产能项目、认真细致从严审核产能置换方案和强化监管确保产能置换方案执行到位等四个方面着手。

  为从源头上严把关口,严禁水泥行业新增产能,防止产能置换弄虚作假,6月28日工信部原材料司委托中国建材联合会对2016年5月5日国办发〔2016〕34号文发布以来的水泥熟料建设项目的产能置换方案开展调查。委托事项的时间界线和工作范围、内容已十分清楚,也不应扩大拓展为对全国水泥产能置换进行核查和调查。

  《严肃产能置换严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新增产能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禁止新增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工作。这需要对当前水泥行业形势有正确的判断。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严肃产能置换严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新增产能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禁止新增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工作。这需要对当前水泥行业形势有正确的判断。

2018-08-17 11:12:16

Recently, the local weather conditions in China are not good, the recovery of market demand is insufficient, the price of concrete is mainly stable, and the local pressure is falling. From September 12 to September 18,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93 points, down 0.21% annually and 10.83%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