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处置费从7000元暴跌至2000元 “千亿”危废神话破灭?

2020-07-22 14:28:46

当然,危废产业高歌猛进,持续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只能说这个行业已经驶入“新常态”,逐渐回归理性。

危废政策持续加码,3部门联手、为期5个月的“打击危险废物犯罪专项行动”又来了。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通知》,决定于2020年7月至11月,组织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活动。

尽管政策红利层出不穷,但危废市场却有如坐上了过山车,吨处置费从最高时候的7000元跌落到了2000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就像过去三年,我国环保行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样。曾经被资本捧上天的PPP跌落神坛,曾经那些看起来光鲜靓丽、发展很好的环保上市名企也栽了“跟头”,有的退市,有的“易主”引入国资,还有的收缩业务战线,调低经营预期,发生了很大变化。

即便是受益于垃圾分类和无废城市政策驱动的固废产业,在外界看来赶上好时候,迎来发展机遇。实际上,三年的时间里也在发生细微的变化,并非都是一片“蓝海”。

而危废市场,则是其中又一则典型案例。从当初资本争相“入局”的风光,到如今产能过剩、处置费下滑的窘境,危废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使得一个新兴的“蓝海”迅速成为“红海”?

01

大蓝海+空窗期 资本争相“入局”

时间拨回三年前。

犹记得,2017年夏天,广东首届危废论坛上,当时笔者负责论坛的宣传报道,为了“炒热”话题,写了许多篇危废话题的稿件,也拜访了不少环保部专家,多次跟业内谈及危废行业。

当时,谈论最多的,大致可以归纳为几点:

1)政策监管催生危废巨大需求。尤其是2013“两高司法解释”出台,非法倾倒危废3吨以上就要处罚,使得大量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危废得到查处。一时间,我国危废处置市场被急剧放大;

2)据官方数据估算,到2020年我国危废产生量达8000万—1亿吨,若处置均价以3000元/吨测算,未来三年市场空间有望达到3000亿元,是环保领域少有的“大蓝海”;

3)现有的处置能力缺口大,而新建项目审批慢、落地周期长,短时间难以满足处置需求,市场迎来难得一见的机遇“空窗期”;

4)目前全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数量集中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而山东、内蒙古、河南、湖南等重要的危废排放地区处理能力不足,亟需补产能

5)供给与需求错配,供不应求直接抬高危废处置价格,部分地区处置价格均价6000元/吨-7000元/吨,远超之前的2000元/吨-4000元/吨,高利润导致行业呈现出“万马奔腾”景象,吸引了各路玩家涉足。

总而言之,那时候的危废产业,就是一个字“火”,千亿级的大蓝海市场,再加上2018年上半年的清废行动,将市场行情迅速炒热。

对企业来说,此时不布局,不“大干快上”,更待何时?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挤”进来,躬身入局。

那时候,隔三差五就会有消息传出,某某企业又加码危废了,某某企业又收购某某了,不时地挑拨着人们的神经。

不仅老牌危废企业,如东江环保,整合上下游业务,收购企业,也有一批环保新生力量,如业内熟知的碧水源、北控、东方园林、高能环境、巴安水务、金圆股份、康达环保、瀚蓝环境等,都将触角延伸到了危废领域,抢滩登陆危废市场。

亦有华南五虎“房企”雅居乐,通过并购,将全国50家危废企业收入囊中,危废资质牌照规模360万吨/年,业内领先。

面对裹挟大批资金、跨界而来的“高手”,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传统危废企业似乎并未恐慌,反而很“淡定”,浑然不觉危废行业立马会成为又一个红海。

如今,三年过去了,当时倍受“吹捧”的危废行业盛况是否依旧?还是那个高利润、高回报、资本争相布局的产业吗?

事实上,市场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02

产能过剩+处置费下滑 危废“神话”破灭?

前不久,多个业内同行向笔者透露,现在的危废行业,整体的利润、处理费都开始下降,局部地区下滑还挺明显。

某业内人士表示,去年公司某地危废项目利润1.2亿元,今年预估6千万,利润较去年下降了50%。

究其原因,都是不合理规划、恶性竞争惹的祸。由于之前上马的项目过多,而实际上该地区需要处置的危废并没那么多,导致项目投产后吃不饱,不够烧,项目回报也大不如从前。

这也正应了三年前,新宇环保执行董事刘玉杰的一句话:

该发生一定会发生,该出现的一定会出现,危废也会走向红海,也会像市政污水处理行业一般,市场饱和引发恶性竞争,因为各自来的目的不同,参与的心态也大相径庭。

据《环保圈》观察,目前危废行业已经呈现出3个新特点:

1)新增项目开始放缓,部分地区产能过剩

“前几年不少企业不计成本、疯狂扫货式地进行行业并购,但去年未再出现,而且新增危险废物投资项目数量未见增加。”今年年初,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危废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静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实际上,从今年开始,有些地区非但新增项目不见增加,而且还主动公开辖区内的危废产生和利用处置情况,目的是引导企业理性投资,切勿一哄而上了。

这个地区,说的就是山东。

5年前,山东省内最大的危废企业新天地被摘牌,让本就缺口较大的山东危废处置市场更显处置能力不足。

政府也意识到这一点,专门下发《山东省打好危险废物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2018-2020年)》,加快补齐短板。方案提出,到2020年年底前,各市至少建成一处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

经过近年来的上项目,补缺口,山东危废处置能力提升很快,不仅能够满足全省危险废物焚烧处置需要,还很快就供过于求了。

“目前已经有几个市出现了危废处理产能过剩的现象,为社会资本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因此我们将危废处置和需求情况对社会公布,更有利于社会资本的有序参与。”山东省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中心主任刘强表示。

官方数据统计,2019年山东危废经营单位总的利用处置能力比上年增加395万吨/年。其中,焚烧能力增加36.9万吨/年、填埋能力增加30万吨/年、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力增加45.3万吨/年、其他方式利用和处置能力增加282.8万吨/年。

截至2019年底,山东省已建成危废经营企业209家(不包括危废收集单位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总利用处置能力为1345.2万吨/年,而2019年工业危废申报的产生量1044.9万吨。

仅从“产生量1044.9万吨”与“处理量1345.2万吨”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看出,山东危废处置市场不仅已经饱和,供不应求现象得到缓解,而且产能还过剩300万吨,处理能力已经开始闲置了。

所以,别再说山东危废处置能力严重不匹配,产能不足了,那都是过去式了。

2)毛利润减少,处置费下滑

不止是山东,全国其他地区或多或少也都出现了产能过剩情况,直接原因就是由于前期进驻企业太多,没有合理规划,一窝蜂上项目,跑马圈地式地抢市场,占地盘。

然而面对放缓的市场需求以及“僧多肉少”的情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

其实,2019年危废处理价格已经呈现出“拐点”苗头,价格上涨态势不再延续,一些地区危险废物处置价格“罕见”下降,项目毛利润减少。

进入2020年,整个行业处理费下滑的趋势更加明显。

原因一是供过于求,恶性竞争导致。

原因二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季度化工企业复工复产滞后,产业上下游不畅通,危险废物处置需求降低。再加上大的政策方向,鼓励产废单位采取清洁生产、内部处置,鼓励产废企业源头减量,需要外送给第三方处置的量随之减少。

需求持续萎靡,处理费自然下跌,有的地区,比如广东、山东等地,焚烧处置费从2017年均价6000元/吨,跌至今年的2000元/吨-3000元/吨,跌幅超50%。

原因三是受江苏响水“3.21”大爆炸影响。“3·21爆炸”后,各地纷纷加强对化工园区的安全、环保管理标准和监管,有的市县甚至做出了不再发展化工行业、对原有化工企业和园区进行关停并转的决定,产废量减少,处置企业寻找危废“货源”的难度加大。

“没办法,几乎把能烧的都烧了,但是入炉量还是不够,吃不饱,之前规划设计的规模大,市场行情预估的太乐观,更何况随着附近县市项目投产,到时候厂子的情况更加艰难。”某危废处理企业无奈地说。

3)有效资质不足,区域性、结构性产能错配严重

令人尴尬的是,一方面,一些地区危废处理企业“吃不饱”,处置能力过剩;但另一方面,有些地区工业企业危险废物又大量堆积,没有妥善处置。

这种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呢?核心原因在于有效资质不足,区域性、结构性产能错配严重,这也是业内一直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国内某大型危废企业总工曾经表示,之前核发的处置利用资质,都是根据该地区产废种类以及工业危废特性进行核发的,但是近年来由于产能结构调整,不少化工园区搬迁、外移、甚至关停了,因此之前核发处置资质就无“用武之地”了,变成无效资质了。

生态环境部印发的《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也印证了这一点。报告指出,2018年危废经营资质企业收集和利用处置的危废量仅为2697万吨,资质利用率仅为26.4%,其中资源化利用危废1911万吨,占比70.9%,无害化比率仅为29%。

就连业内“老大哥”东江环保,深耕行业几十年,整体资质利用率才超过44%(数据来源2019年东江环保年报)。

前述国内某大型危废企业总工补充说,这个行业挺尴尬的,危险废物是流动的,工业企业也是流动的,化工园区更是流动的,但是危废跨省转移却是“不动”的,限制死死的,所以才会出现区域性、结构性产能错配。

解决区域性产能错配,跨省、跨区域合作是最有效的办法。

近两年,虽然四川和重庆针对危废跨省市转移开展深度合作,畅通两地跨省转移通道,但是要想推行到全国也是有难度的。

一方面,我国实行危废转移联单制度,手续复杂,各省管理制度不统一,审批耗时长;

另一方面,危废潜在环境和安全风险很大,危废接收区域的环境容量各有不同,许多区域并不愿接手这块“烫手山芋”。

03

运营为王+现金为王 寻找下一个“蓝海”

综上所述,对于危废行业,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增项目放缓、产能过剩、高增长红利“褪去”、有效资质不足等问题,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不免有人担忧我国危废处置行业还能走多远?还有所谓的“红利”期吗?是不是“寒冬”就要到来?

其实说“寒冬”有点危言耸听,也言之过早,毕竟,随着环保督察的常态化以及疫情过后,政府对医废合规处置的重视,仍有一波“查缺补漏”的市场行情,部分地区产废大省产能还是有缺口的。

当然,危废产业高歌猛进,持续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只能说这个行业已经驶入“新常态”,逐渐回归理性。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在“新常态”下发展得更稳更好,撑过这波阵痛期,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有4点建议供参考:

1)“运营为王”道理不能只是说说

不止一个人对笔者说,待全国产能上来以后,危废行业也由跑马圈地时代驶入运营时代,运营为王的道理,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然而对于某些投资企业来说,运营为王的道理,知道是一回事,但是否重视就是另一回事了,“运营为王”理念不能只是说说,还要落在实处。

前不久,笔者跟首创环境某企业管理人员闲聊,他给笔者讲述有关项目运营的生动案例,虽然是餐厨行业,但与危废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说,前一段时间,去了项目公司,花了一天的时间,跟着收运餐厨的师傅,满县市跑,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却积累不少运营经验,怎么节省路线,怎么省油、怎么与酒店、餐馆斡旋收取更多的餐厨垃圾等,看似都是微不足道的运营小事,但何尝不是将细节做到极致。

2)“现金为王”,不放过优质项目、优质地区

现金为王,并不是不投资、不扩张,只守着存量项目过日子。

对于眼光长远而又有野心的企业家来说,在做好财务收支平衡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利用已有的资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会放过优质项目、优质地区的争夺。

3)战略上谋更大的局,花更多钱,战术上寻求下一个蓝海

也有人说,度过震荡期最好的方式,除了慢下来求安稳,还可以反其道行之,花更多钱,谋更大的局。

真可谓,“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目前这个阶段,是危废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与其抱怨,打价格战,不如为提前到来的“阵痛期”做足准备。战略上谋更大的局,花更多的钱;战术上除了建更高水平的工厂,提升运营质量之外,还可以利用已有优势,寻求固废下一个蓝海。

4)重视人才,向管理+技术要成本

成本是企业不能绕开的话题,未来谁能通过技术创新,将建造、运营、处理成本降下来,谁就有可能抢先一步,成为阵痛期后的“黑马”。

这一切一切都离不开人才的输入。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当然,危废产业高歌猛进,持续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只能说这个行业已经驶入“新常态”,逐渐回归理性。

2020-07-22 14: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