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点评] 金圆股份:危废收入占比过半,欲变身环保企业

2018-04-20 14:33:58

2017年,金圆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0.73亿元,同比增长134.4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增长14.84%。环保实现的收入占比过半,超过原水泥业务。

  2017年,金圆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0.73亿元,同比增长134.4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增长14.84%。销售利润率降低为7.92%。

  图1、2:金圆股份历年盈利情况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一、“双轮驱动”模式,环保行业发展迅猛

  金圆股份现有熟料产能576万吨,主要分布于青海地区,在青海地区产能排名第一。2017年开始,公司依托原有水泥主业,通过自行建设+收购成熟环保企业的方式快速进入固体废弃物(尤其是危险废物)处置行业。2017年,环保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45亿元,超过建材业务的收入24.14亿元;从主营业务收入结构来看,金圆股份已变身为一家环保公司。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没有同步增长,利润增速远低于营收的增长,主要原因是环保行业发展迅速,贡献了大部分的收入增长,但利润率较低,目前仍然是水泥熟料和商混贡献了大部分的利润。


图3:金圆股份营业收入构成 图4:金圆股份2017年营业利润构成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建材行业营收增长,毛利率下降

  2017年金圆股份的建材行业收入为24.14亿元,同比增长12.77%,主要原因是水泥和商混价格的上涨。但毛利率均有所下滑,其中混凝土毛利率下滑较多,主要是由于骨料、矿粉价格上升,公司未能及时将成本的上涨转移给下游客户。

  表1:建材板块情况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在手危废处置产能增长迅速,资源化利用毛利率低

  金圆股份于2015年即开始推进环保战略,主要方向为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固(危)废、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领域。公司目前已投产的项目有3个,灌南金圆3万吨/年危险固废处置项目、格尔木宏扬环保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项目和盐城含铜污泥处置项目,投产产能合计19.8万吨/年,通过收购获得的有江西危废巨头新金叶、林西富强公司等。目前自批自建+合作开发的建成、在建、待建的项目有20多个,合计处置产能约246万吨,已投产产能占比约8%,其中水泥窑协同处置产能约198万吨。

  2017年环保业务取得收入约26亿元,其中大部分为资源化综合利用业务,由于收购的江西新金叶毛利率较低,这部分收入占比较高,拉低了整体的毛利率。

  表2:环保行业-固废危废综合利用及处置情况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二、主要财务指标

  金圆股份盈利指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处于转型期,业务结构改变,未来随着环保业务的发展,利润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参考海螺创业的固废及危废处置毛利率78%,垃圾处置毛利率39.97%。)。

  表3:金圆股份主要财务指标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三、未来展望:多个项目部署中,力争进入全国危(固)废安全处置第一方阵

  金圆股份近期公布了2018年一季度报告,显示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28亿元,同比增长816.98%,归母净利润为578万元,去年同期则为亏损。

  根据公司公开的各个环保子公司的进展情况,目前安康、三名、徐州龙誉项目已经取得环评批复;河源、安康、邵阳、天源达等项目已经通过专家评审会,正在等待批复。其他项目公司有的已经立项在报批环评中,有的正在积极推进立项。从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推进情况看,2018年8个项目有望落地。资源化的3个项目中,新金叶在2017年和2018年一季度已经实现较好的盈利,林西富强项目正在等待发证过程中;金圆新材已进入扫尾工作,由于申请取得危废经营许可证周期较长,拿证尚需一些时间。处置中心的济宁项目和湖北潜江项目正在规划建设过程中。

  2018年4月,公司公告称拟将公司名称由原“金圆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金圆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配合公司环保发展战略需要,使公司名称更能体现公司的战略和发展规划,力争2020年进入全国危(固)废安全处置第一方阵,完成环保产业投资超过100亿元,实现危险废物处置总规模达到500万吨。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2017年,金圆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0.73亿元,同比增长134.4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增长14.84%。环保实现的收入占比过半,超过原水泥业务。

2018-04-20 14:33:58

Near the end of the year, the domestic concrete market demand continued to weaken, the cost support declined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period, and the price of concrete in many places declined steadily. From December 19 to December 25,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1.39 points, down 0.80% annually and 10.97%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