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间,若人,已然耄耋;一家企业,浮浮沉沉,又一次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省城太原,走过近百年的老企业屈指可数,太原狮头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2012至2017的五年,作为山西省首家水泥生产企业,狮头集团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一段岁月,拆旧、搬迁改造、改制重组、试生产、正式投产……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年水泥产销量154万吨,比上年增长65%;实现销售收入3.1亿余元,比上年增长74.9%;自搬迁以来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以质取胜锻造金字招牌
说起“狮头”这个牌子,很多太原人耳熟能详。不仅因为它是一个老牌子,更因为它代表着过硬的质量。
“2017年,‘狮头’牌水泥系列产品被省里认定为山西省名牌产品。”太原狮头集团总经理袁芝琦表示,质量和品牌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他告诉记者,“现在新的生产线已经走入正轨,技术水平的提升和稳定的产品质量,一定可以让‘狮头’这个老品牌再现新的生命力。”
经过搬迁改造后,为把“狮头”牌水泥产品打造成“百年山西优质名牌”,赢得市场和社会的美誉与青睐,狮头集团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为切入点,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主攻方向,完善质量基础体系,健全质量监管机制,解决关键质量问题,努力构建以赢得市场认可的“优质名牌”为标志的行业竞争新优势。
长期以来,市场上的水泥产品参差不齐,尽管企业发展并不顺利,但狮头人却一直做到“出厂水泥、富裕标号、包装袋重”三个合格率100%;做到不制假、不售假,杜绝虚假宣传,坚决抵制假冒伪劣、欺诈消费者等失信违法行为,诚信生产。其普通硅酸盐水泥系列产品连续两年被分别列入“省市重点工业产品推荐目录”,并荣获“山西省名牌产品”。2014年7月,新的4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成投运,生产的系列低碱水泥均符合国标要求,近两年已连续稳定地向太焦高铁、西南环铁路、太古高速公路(隧道)、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以及市政道路、八河治理项目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以及房地产行业和各大型混泥土搅拌站供应。因其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保持着较高水平。
环保先行专注行业一流
为顺利实现企业搬迁,省委、省政府把世界500强、国内最大的建材企业集团——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引进山西省,2011年6月,中国建材集团选定太原狮头集团作为其在山西省投资的首选,确定将太原狮头搬迁项目作为重点项目来抓,并由其所属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与太原狮头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太原狮头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这里就是经过搬迁改造后的太原狮头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在太原市万柏林区西铭石灰岩矿工业场地内,太原狮头集团总工程师、狮头中联水泥公司董事长常卫东介绍说,这是在拆除集团本部原有三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基础上,按照“装备一流、环境一流、节能一流、生态一流、效益一流”五个一流的总目标而打造的新生产线。
“新线基本做到了全封闭式运行,从物料进厂到生产环节严格控制,可比水泥综合能耗连年下降,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浓度均低于相应标准的特别限值要求。”常卫东告诉记者,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工业固废物配料生产,去年公司无害化消纳工业固体废弃物54万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今年,是扭亏为盈后的“管理提升效益年”,针对环保要求的不断升级,公司还将进行设备脱硫、余热发电、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等项目的再升级,“我们就是要做成行业一流!”
创新驱动做新时代企业
作为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当前,水泥企业季节性停产、错峰生产已成为新常态。
可以说,生产经营形势不容乐观。对此,狮头集团上下有着清醒的认识:一方面,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城市大规模的基础性建设的展开,水泥市场开始复苏;另一方面,水泥市场供需矛盾没有根本改观,产品过剩状况依旧,原燃材料价格上涨,水泥价格长期低位徘徊,市场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在2017年的集团领导班子述职报告中,狮头人给出了回应:适应新常态,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方略;运用好价格杠杆,发挥品牌优势抢占水泥市场制高点;搞好资源再利用、努力发展循环经济。
采访中,袁芝琦告诉记者,虽然水泥企业并非新兴行业,但在做好现有技术创新的同时,集团还积极寻求产业链的延伸,特别是顺应装配式新型建材发展的趋势,延伸产业链,培养企业新的技术优势。目前,正在积极与省国资委相关企业寻求合作,拟投资组建生产装配式新型建材专业化工厂,培养新的增长点。此外,企业要向管理要效益,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建立更加科学的销售模式,重新构架集团母子公司体系……
或许,比新生更为可贵的,是不断突破自我、打造百年品牌的不遗余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狮头”这块金字招牌,必然重新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