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造打造建材工业发展“新引擎”

2017-10-27 09:15:53

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工业强基、高端装备创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是《中国制造2025》所确定的制造业五大工程。作为我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一直是贯穿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工业强基、高端装备创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是《中国制造2025》所确定的制造业五大工程。作为我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一直是贯穿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工信部在2016年出台的《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中提出了到2020年创建万种绿色产品、千家绿色工厂、百家绿色园区的总体目标,同时对于水泥行业提出了到2020年水泥工业吨水泥综合能耗降至85千克标准煤这一具体要求。

  就在今年的9月1日,工信部发布了2017年第一批绿色制造、绿色设计产品等示范名单,包括绿色工厂201家,绿色设计产品193种,绿色园区2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15家。

  事实上,绿色制造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制造方式,从概念的提出到卓有成效的落地,正在成为我国工业绿色化转型的新的指南针。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制造强国必然要求

  对于全球的制造业而言,绿色制造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

  放眼发达国家,美国已经将其列为《先进制造伙伴计划2.0》中11项振兴制造业的关键技术之一,德国将“资源效率(含环境影响)”列为“工业4.0”的八大关键领域之一。英国《未来制造》中提出实施绿色制造提高现有产品的生态性能,重建完整的可持续工业体系,实现节材75%,温室气体排放减少80%的目标。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绿色制造因其对资源需求的降低、对制造效益的提升而逐步成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制造工艺,各国对绿色制造的重视与日俱增。

  中国自然也要搭上这趟绿色制造的快车。《中国制造2025》高度聚焦绿色主题,绿色作为一个关键词在《中国制造2025》一文中出现了46次,同时明确了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专家指出,与欧美发达国家绿色制造技术水平相比,目前我国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生产应用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我国制造业规模自2009年以来位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绿色化制造技术水平低,制造方式粗放,大而不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中的短板。

  在全球“绿色经济”的变革中,要建设制造强国,迫切需要加快制造业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从而更快地增强绿色综合国力,提升绿色国际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中对绿色制造的发展已经作了全面部署,一是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二是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三是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四是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绿色制造的推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

  在传统领域,要积极推动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改变高度依赖资源消耗和低成本要素投入的传统增长模式,加快实现生产过程的清洁化、高效化,建立投入低、消耗少、产出高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

  在新兴领域,发展绿色制造的重点是打造绿色全产业链,增强企业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技术、绿色管理能力,提高产品绿色运行、绿色回收、绿色再生水平,鼓励应用绿色能源、使用绿色包装、实施绿色营销和开展绿色贸易。同时,加快推进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带动智能电网、智能建筑、多网融合、智能物流等建设,促进节能减碳。

  此外,在国际合作领域,依托“一带一路”推进绿色制造产业合作,实施节能环保产业“走出去”工程,推动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绿色制造示范项目,加强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业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是应有之义。

  可以说,绿色制造的广阔蓝图正在全国各行业、各层次徐徐展开。

  绿色设计把控制造源头

  提供优质供给迫在眉睫

  绿色制造体系的打造是一项全面工程,落实“全面”这一要求,必须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革新传统设计、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实现全面绿色化,加快构建起以绿色为显着特征的制造体系。

  而绿色设计,正是从源头把控和生产绿色产品的最佳途径,也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关键一环。加强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是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发布绿色设计产品名录,引导企业加强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开展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从而带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

  在供给侧改革的浪潮中,我国绿色产品供给方面还存在粗放生产、环保意识薄弱、中高端产品供给明显不足等诸多问题,不能满足和适应绿色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升级趋势。而一大批高品质产品的供给离不开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的引领。

  研究表明,工业产品80%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取决于产品设计阶段,这使得生态设计、绿色设计受到了越多越多的青睐。所谓生态设计就是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现有技术条件、原材料保障等因素,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优化解决各个环节资源环境问题。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负责人在公开报道中表示,工信部将通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推进产品绿色设计工作。“十三五”期间,将开展绿色设计试点示范,制定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到2020年力争创建百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百家绿色设计中心,开发推广万种绿色产品。

  具体措施上,包括组织开展产品生态设计试点示范,构建产品生态设计标准体系,建立产品生态设计评价机制,推进生态设计关键技术和工具开发应用,围绕工程机械、起重设备、机床、汽车、电子电器等典型产品开展绿色创新与优化设计。

  2016年至今,《绿色设计产品名录》已经发布两批了,目前工信部正在加快推进50余项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制定工作,预计近期将发布一批新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相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绿色创新的产品买单。

  建材工业迎来新动能

  从“绿色制造”到“绿色智造”

  绿色制造工程作为落实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体现,同样也是建材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工信部公布的第一批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名单中,201家绿色工厂示范名单内,全国建材行业共有27家企业入选,其中传统水泥行业有12家企业上榜,陶瓷、玻璃纤维、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各有两家上榜,蒙娜丽莎公司成为仅有的两家陶瓷生产企业之一,成为区域和行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标杆。其余上榜的还有耐火材料、轻质建材、家具、防水材料等领域企业。郑州瑞泰耐火科技有限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耐火材料行业中唯一一家绿色工厂。

  可以说,在建材行业,绿色工厂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绿色制造正在成为推动建材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发展绿色制造,不仅仅聚焦于生产本身,它的背后是一整套产业生态的逻辑,共建绿色产业大生态,离不开各方合力。随着今年7月中国绿色制造联盟的成立,对于在绿色制造领域加强政产学研金用互动交流,增进绿色制造国际合作,推动绿色制造产业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绿色制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施绿色制造还需要监督管理机制。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列入绿色制造示范名单有关单位及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指导、监督、检查和管理,推动示范单位持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先进绿色典型的以点带面示范作用,带动相关领域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绿色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有专家指出,未来国际制造业将不再是传统的资本、资源和劳动力竞争,而是碳生产率的竞争,节能减排将成为制造业升级的主导趋势。

  在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绿色制造强调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智能制造强调互联互通、自动智能、个性服务,一个侧重降低消耗,一个侧重提质增效,两者相互补充也相互促进。未来一定是绿色制造走向绿色智造,让绿色化和智能化水乳交融,共同推动中国制造业实现新的腾飞。

  工业强国依靠绿色发展,方能发出时代最强音。这是时代的使命,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消费者的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绿色制造的标杆涌现出来,越来越多的标准规范起来,绿色制造必将释放更多的新动能,引领低碳绿色新潮流。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工业强基、高端装备创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是《中国制造2025》所确定的制造业五大工程。作为我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一直是贯穿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2017-10-27 09:15:53

编制《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的目的,是要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凝聚行业共识,汇集社会资源,围绕重点、破解难点,着力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短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11个X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共同研究编制,目前均已发布实施。

2017-02-12 10:14:2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8日举行发布会,介绍一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会上,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介绍了五大工程相关进展情况。黄利斌表示,目前,《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2016-04-28 13:31:0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5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2016年,工信部将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目前工信部正按照部署加紧编制11个重点工程实施方案、重要规划、行动计划。

2016-02-25 13:21:28

1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聚焦中国制造。会议指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对促进制造业升级等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6-01-29 10:37:46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