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水泥行业投资脉络

2017-10-11 13:17:44

中国拥有着世界第一的水泥产量,然而却有着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熟料系数。

  中国拥有着世界第一的水泥产量,然而却有着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熟料系数。随着2010年后期GDP与整体投资增速趋缓,整个行业出现了巨大的产能过剩,申万水泥指数下跌近6年,直到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才让水泥行业重见天日。在写驱动力信号验证系列报告之八《策略如何看重卡》、本篇《策略如何看水泥》的过程中,在近期对装备制造业的研究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产业升级的迫切性;对于中游行业来说,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整个中游行业再次的工业革命和技术的提升,譬如重卡的发动机,变速器,水泥行业熟料系数的技术变革,而决非仅仅是规模数量的飙升。

  策略看水泥首先从产业链说起,水泥处于中游行业,上游的电力、煤炭、矿山主要影响水泥成本,下游的房地产和基建等反映水泥的需求,水泥的制造工艺流程虽简单但是决定企业能否在规模经济中凸显竞争优势。上游中,煤炭的价格波动对水泥影响最大。中游水泥制造工艺流程成本控制是重中之重,水泥的行业龙头海螺水泥闻名行业的T型战略(依托长江沿岸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和便利的水运优势,实施在皖江地带兴建或扩建熟料基地,在重点产品销售市场兴建或扩建粉磨站, 最终形成“熟料基地——粉磨站”这样一种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就树立了很好的典范。下游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基本决定水泥需求。

  从量、价、利的角度分析水泥的驱动力。水泥的价格是水泥超额收益的第一驱动力,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水泥指数短期的行情。同时,关注水泥的库存,水泥由于存在区域性有运输半径的限制,所以并不像钢铁、煤炭会有经销商囤货这一环节,使得库存成为水泥最敏感的指标。水泥行业有其特定的库存指标——库容比,库容比过低时,有提价可能,库容比过高时,短期有降价压力。供给和需求影响水泥的量,供给层面主要受政策和产能释放的影响。水泥的政策主要两大类,从20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开始一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四万亿政策,是水泥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而随着产能逐渐过剩以及环保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国家对水泥供给端限制的政策从2010年后开始逐年增加,水泥行业每年产能的增长率也自此开始出现下滑。水泥的需求层面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是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入,其二是房地产投资。在近些年水泥需求出现的下滑除了环保原因以外,还有就是我国的城镇化率增速也已经开始趋于平缓,行业整体的需求下滑成为长期担忧。水泥的成本主要由上游原材料成本和运输成本构成,上游原材料中电价国家管控,所以煤价的波动对水泥价格影响巨大。

  水泥是供给侧改革的自然先锋,行业具有自主去产能的能力,以行业龙头海螺水泥为例,很早就已经走出了行情。分析A股历史上典型的水泥行情,第一段是2003——2006年,这一段时间水泥股上涨是前期整个行业并购重组、行业格局重塑开始兑现收益的时间段,在这三年间,几大区域行业龙头例如海螺水泥、祁连山、冀东水泥等纷纷大规模并购重组并获得区域定价权。第二段是2008——2010年,四万亿政策出台的强刺激掩盖了已经严重产能过剩的事实,加上拉闸限电对供给的间接性限制让水泥股走出了一段末路狂欢,然而却无法避免日后近6年的产能消化和股票下跌。直到2015年末,行业自然出清叠加供给侧改革,伴随着海外大宗商品的涨价、国内PPI的转正,水泥指数也终于在雄安新区、环保限供给等政策的强催化下,摆脱了长达10年的阴霾,开始出现强势的反弹。

  水泥行业投资脉络,价格为主,库存为辅,把握两大刺激,同时关注钢铁水泥联动及背离。水泥因为产能巨大季节淡旺季等因素很难产生长时间的毛利率向上,同时因为政策的影响极易出现毛利率向上库存也向上的趋势,但是能驱动水泥行情以及反映行业格局改善的最重要的区间仍然是毛利率上涨库存下降的阶段。水泥超额收益两大刺激其一是货币、财政政策,其二是主题,据我们对水泥指数的回测发现,每一次水泥指数的上涨均处于货币政策收紧宏观经济企稳的初期,并不像投资者们想象的流动性宽松时期。因为水泥行业受政策驱动严重,当宏观经济向下流动性宽松时,整个行业供给端融资成本的下降却无法弥补需求端下降所带来利润的损失。两大刺激其二是主题对行业的刺激,水泥行业的弹性远远小于钢铁、煤炭甚至是工程机械,历史中主题刺激行情也远远多于基本面行情,两大主题区域性机会(西部大开发、雄安、一带一路等),以及对供需端的政策刺激。关注钢价和水泥价格的背离,钢铁因为有金融属性,量价的变化对经济周期的反映有一定的偏差。水泥以销定产,反映真实的下游需求。所以钢价背离的时间是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敏感区间,需要策略研究员格外注意。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在访谈节目中,宋志平多次同主张国企改革私有化、国进必然民退的理论大咖们进行过辩论。发现这些大咖都有些不了解实际情况,闭门造车。通过辩论,宋志平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感觉到“理越辩越明,路越走越宽。”

2019-01-08 20:41:19

温故而知新。对行业改革发展进行回顾和梳理是非常必要的。40年改革发展千头万绪,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只能择其重点进行评述。

2019-01-02 10:37:37

1979年,宋志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工作,报到的单位正是国家建材工业部的直属单位,当年刚刚成立的北京新型建筑材料实验厂,为其日后在行业内带领中国建材、国药跻身世界500强,打下基础。

2018-12-18 09:36:27

中国拥有着世界第一的水泥产量,然而却有着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熟料系数。随着2010年后期GDP与整体投资增速趋缓,整个行业出现了巨大的产能过剩,申万水泥指数下跌近6年,直到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才让水泥行业重见天日。

2017-10-11 16:44:26

中国拥有着世界第一的水泥产量,然而却有着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熟料系数。

2017-10-11 13:17:44

四川双马9月10日晚间披露终止筹划此次重大资产出售。对此,四川双马方面对记者表示,此举不影响公司产业布局规划的持续推进。

2017-09-11 08:54:34

石家庄暂时停止了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为此,市政府以公开信方式“向广大市民表示深深的歉意”,这深刻揭示了这座城市进退两难的尴尬与无奈:要消除雾霾,那就得以损害经济增长为代价。

2016-11-24 15:15:34

近几年来,我国建材业长期、深层次积淀的一系列矛盾交织在一起,又与外部环境的制约相迭加,在行业持续发展的道路上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对于这些问题,怎么看?又怎么办?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2016-11-23 14:58:47

即将到来的大规模资本运作将沿着怎样的路径推进?从蓄势看爆发,今年已有约60家国企上市公司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其中包括16家央企公司,还有将近30家国企启动了大股东股权转让。经过半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试点和探索,无论是央企内部整合还是央企集团重组、地方国资整合,主要模式都已确立。

2016-07-25 08:55:23

在新常态背景下,我们提倡的是有效的GDP,是绿色GDP,我们的调结构也是围绕GDP的构成来调整。最后供给侧改革的成功与否,也是看GDP的构成和质量。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考量也不再是简单地看一个总数,而是要看其增长内容在哪些方面,它的构成是什么。这些都是非常重要和需要关注的。

2016-02-03 13:08:26

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以水泥、玻璃为代表的传统建材行业,经历着刀割般的剧痛。以水泥为例,今年一季度,华北、东北、西北总体亏损额超过44亿元,比去年同期亏损额增加6亿元,其中亏损额最大的河北省,总体亏损达25亿元。

2015-06-24 15:49:06

综合管廊的建设是我国城市建设的拐点和转折点。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11年底,我国城市仅供水、排水、燃气、供热4类市政地下管线长度已超过148万公里。如果按照综合管廊的设计模式,将这几种管道设计为一体,建设管廊长度约为37万公里左右,在不计算拆迁等成本的情况下,所需资金就将近4万亿元。

2015-05-13 09:26:02

当前,中国正在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我国政府“限制新增产能而鼓励并购重组”的产业政策指导下,以水泥为代表的产能过剩行业的并购浪潮或将不断袭来。

2014-07-25 17:24:39

如何看待2013年的水泥工业情况?如何把握2014年行业的发展脉络?当前面临的困惑与症结有哪些?怎样破解行业发展中的矛盾?日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中国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就此接受媒体采访。

2014-03-21 08:57:56

《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版)》发布未逾百日,解读文章屡屡问世,从网络到纸媒,从官方到民间——水泥业界关注度热烈,因其明确规定水泥行业的行政审批项目由省级政府核准,对行业影响深远。

2014-02-25 09:40:49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