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水泥价格涨了但行业脱困了吗?

2017-09-10 10:24:22

但是,在效益一片繁荣的背后,行业过度竞争、科技含量低、产能过剩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真的得到解决了吗?行业是否一改往日粗放式发展、傻大笨粗的业界形象呢?

  国家高层频频表态将从政策层面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伴随着“十九大”改革的新征程,转型升级渐入佳境,企业效益呈现转好态势。

  水泥行业属周期性、投资拉动型产业,其需求同国家宏观调控息息相关,供给面则由企业预期、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等多重因素决定。

  国内水泥价格自2010达峰值后呈波动性下降,于2016年触底反弹。今年以来,水泥价格更是一路攀升,5月达334.07元/吨(散装P.O42.5均价)的高位。伴随着九月市场传统旺季到来,水泥价格进入上升通道,各地涨势喜人。

  在价格利好频现表象下,行业利润越发靓丽。2017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利润333.6亿元,同比增长248%,更有业内人士预测,今年或将重回2011年的千亿水平。

  但是,在效益一片繁荣的背后,行业过度竞争、科技含量低、产能过剩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真的得到解决了吗?行业是否一改往日粗放式发展、傻大笨粗的业界形象呢?

  行业面临的几大问题

  一、过剩矛盾严重

  国内水泥产能过剩问题由来已久,早在2009年,国发〔2009〕38号文就有明确规定,对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开工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并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后续为进一步控制新增产能问题,又陆续出台了大量政策性文件,但我国水泥产能过剩问题却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甚至呈现日益严重的态势。

  目前,各地区供求严重失衡。上半年全国熟料实际总产能20.2亿吨,水泥产能38.30亿吨。熟料产能利用率为66%,但与80%的合理目标值存在较大差距。水泥产能过剩达25%-30%。其中,三北地区尤甚,产能过剩约40%-50%。

  今年7月五部委通报的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专项督查情况指出,还有2491.7万吨落后产能没有淘汰,其中近半数在黑龙江。在其现场核查的水泥企业224家中,发现全国仍有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和设备的水泥熟料企业19家,产能433万吨;水泥粉磨企业70家,产能2058.7万吨。

  二、行业节能环保形势依然严峻

  水泥行业长期被标榜为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其根深蒂固的多粉尘、排放大气污染物、能耗物耗高的行业形象一直广为业内外人士诟病。

  对比国外,国内水泥生产线的设备监测点布控甚至只有其一半,设备损耗、物料、能耗、安全隐患等相对更高。

  今年以来,国内错峰生产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目前已经覆盖25省市,多地还下发了夏季错峰生产文件,错峰生产和停窑限产越趋常态化。环办规财[2017]68号文件还要求,在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国水泥工业企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

  国家对水泥企业将会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能耗、环保、安全、质量达不到强制性标准的,或将执行阶梯电价政策、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两断三清、强制淘汰等措施。

  三、产能集中度低

  西方、日本或台湾地区,水泥行业都已提前步入了寡头时代。

  放眼水泥行业,仍是同质化严重,新型干法以来,生产技术并没有革命性发展,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由于区域性差异明显、总体市场供大于求,部分企业为扩张市场、不计成本不计代价的抢占资源建设生产线,低标水泥充斥市场等原因,部分地区出现了过度竞争压低水泥价格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

  四、企业负债偏高

  时至金秋,半年报相继出炉。海螺水泥以净利67.17亿元一枝独秀,其后是金隅股份(净利18.46亿元)、葛洲坝集团(净利17.34亿元)、华润水泥控股、中国建材、华新水泥、红狮控股、中材股份、中国天瑞水泥、台泥国际控股、塔牌集团、上峰水泥、西部水泥、祁连山、同力水泥、宁夏建材(以上为亿元级别从高至低排列)。

  而据相关部门筛查,中建材系、冀东水泥、吉林亚泰、青松建化等表现短期偿债指标仍较差。行业整体盈利表现及现金流表现均明显好转,冀东水泥及集团、天瑞集团、吉林亚泰、青松建化等企业经营性业务利润仍为亏损,自身造血能力较差;中建材系整体盈利能力有所好转但仍偏弱。

  五、水泥市场需求将逐步下降

  四万亿带来的产能已逐步消化。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回稳,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地产行业的越趋饱和,未来的水泥需求将迎来下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将是必然趋势,新常态下将迎来节能降耗、由重向轻转型等优化,需求也将向“高端型”转移。

  业内人士预测,今年的水泥需求将同去年持平,维持在24亿吨的水平,未来5年内将平稳下降,其后需求将进一步下跌。

  行业脱困任重而道远

  基于上述原因,当前水泥行业虽然业绩方面表现亮眼,但距离行业脱困仍然任重而道远。

  与此同时,根据专家预测,未来国内水泥需求将降至16-18亿吨,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将更加严重,相当一部分水泥企业面临退出风险。业内应该对行业未来走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利用盈利情况改善带来的时间和资金,加速行业转型升级步伐,未雨绸缪,更好的应对未来市场变化。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近期,受河湖限采、禁采影响,部分地区建筑用砂价格出现翻倍上涨,供需一时难以重回平衡状态。禁采、停产、价格上涨、无砂可买等现象成了近段时间的行业热词。

2018-07-26 10:08:59

但是,在效益一片繁荣的背后,行业过度竞争、科技含量低、产能过剩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真的得到解决了吗?行业是否一改往日粗放式发展、傻大笨粗的业界形象呢?

2017-09-10 10:24:22

今年以来,新疆建材工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水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取消低档次水泥等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石材等新兴产业稳步推进,全行业运行质量显著改善。

2017-08-29 11:52:07

2016,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们经历了市场行情的起起落落、企业的分分合合,还有各种各样的政令出台,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这个世界五味杂陈。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们重温悲欣,总结得失,坚持梦想,再度前行。

2017-01-01 00:17:51

2012年,国内银幕大战不断,不管是大制作、大导演、大演员,还是小成本、小文艺、小清新,都吸引了不同人群的眼光,电影院内上演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不时拨动人们的心弦。而2012年水泥行业,同样演绎着各式各样的传奇故事,地方版四万亿的饕餮盛宴令人心动,犹如过山车的水泥价格令人心焦,谭仲明病逝、龙山水泥矿山爆炸令人心酸……回顾过去的一年,百感交集,且让我们走进“2012水泥放映厅”,观看行业年度大片。

2013-01-31 17:09:22

This week, the pace of downstream resumption of work in most regions of China is still relatively slow, coupled with the unstable support of the cost side,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declined steadily. From February 17 to February 21,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00.27 points, down 1.76% annually and 19.23%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