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展望

2020-11-11 10:24:50

2006-2017年,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由4.7亿吨急剧增长至17.04亿吨,预计2020年底将达到25-30亿吨规模。

建筑垃圾是指建筑物在建设、拆迁、修缮及居民装饰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余泥、余渣、泥浆及其他废弃物。按照来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土地开挖、道路开挖、旧建筑物拆除、建筑施工和建材生产垃圾五类,主要由渣土、碎石块、废砂浆、砖瓦碎块、混凝土块、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料、废竹木等组成。

一、我国建筑垃圾的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随之加剧的建筑垃圾问题成为了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方面,我国建筑垃圾的存量和潜在增量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新城区的建设与老城区的改造制造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根据中国环联相关数据统计,2006-2017年,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由4.7亿吨急剧增长至17.04亿吨,预计2020年底将达到25-30亿吨规模。

另一方面,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手段相对滞后。不少城市的建筑垃圾中只有10-15%能够被运往指定的消纳场所,亟需加强管理。目前我国对于大部分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仍处在相对粗放的填埋及堆放阶段,具有严重的弊端,一是在清运、堆放过程中,粉尘、灰沙到处飞扬,污染环境;二是填埋的方式占用、浪费土地资源;三是建筑垃圾中的油漆、涂料等含有有害物质,填埋后不易被分解,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四是填埋方式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

造成目前建筑垃圾处置方式相对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我国建筑垃圾尚未完全形成分类收集的体系;

二是专业的建筑垃圾回收处理机构缺口很大;

三是我国建筑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较落后;

四是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实际执行力度还是不足。

近几年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建筑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但由于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容量有限,部分施工单位的建筑垃圾走正规渠道无法得到有效处理,采用违规途径处理的情况依然存在。

二、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现状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指将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处理,使之成为能再次使用的建筑材料。

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包括:

一是废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金属建材;

二是废竹木材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

三是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破碎形成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可以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

1.资源化利用是我国建筑垃圾处理的最佳途径,各地正兴建各类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率依旧不足10%,而国家13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循环发展引领行动》要求到2020年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率达到13%,并且《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我国要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利用设施及消纳设施建设,为全面达成以上目标,2019、2020年全国各地正在兴建或规划兴建各类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

2.国家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发展。2016年起国家陆续出台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相关政策,江苏、浙江、上海、河北等地先后就建筑垃圾问题出台了有关地方法规,国家对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财政优惠政策也相继出台,目前主要包括《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再生节能建筑材料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等。

3.资源化利用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入局企业数量少,市场尚未形成充分竞争。目前从业企业多为建筑垃圾运输企业,据有关数据统计,专门从事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企业凤毛麟角,全国不超过100家,总体而言目前市场尚未形成充分竞争,且该行业在我国具有较强的政策、区域、资金和行业经验等壁垒,潜在竞争者进入较为困难,已存在的从业企业受潜在竞争者的压力相对较小。但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逐步推广,未来可能出现多家建筑垃圾利用企业参与建筑垃圾清运特许经营权的竞标的情况。

三、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展望

我国建筑产业未来仍将处于相对较快的发展时期,而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推进严重滞后,但随着国家大力支持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以及各地加速落地各类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未来前景可观。

1.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相关技术不断成熟,技术环境持续火热。根据中国环联不完全统计数据表明,2018年共计有52项与建筑垃圾资源化相关项目在全国各地立项建设。中国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显示,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及相关产品技术专利申请数量正快速增加,已授权发明公告文献共计784条,仅2018年就有共计506项新增申请发明专利,可见建筑垃圾处理相关的技术环境处于持续火热的状态。

2.新型破碎筛分设备的作用日益突出,相关市场将迎来突破式发展局面。随着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的日渐成熟与规范,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已经在全国各地投入使用,新型破碎筛分设备在建筑垃圾处理领域的作用日益突出,相关市场也将呈现突破式的发展局面。大多数建筑垃圾经过破碎筛分处理完的骨料,可被再次应用于公路建设、房地产项目、城市化建设、园林建设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

3.建筑垃圾制砖技术已实际投产,且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建筑垃圾制砖技术通过对建筑垃圾和工业废料等材料进行筛选、破碎、搅拌、成型养护等工序后,生产的建筑墙体砖具有强度高、自重轻、耐久性好、外型尺寸标准以及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等特点,产品通过公共建筑节能计算标准,经质量检验,符合抗压强度MV8级要求,达到混凝土多孔砖的标准要求,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替代我国仍在使用的实心粘土砖,节约用于生产粘土砖的土地资源,降低建材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最终实现“建筑—建筑垃圾—建材—建筑”的有效循环。

4.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未来发展空间与潜力巨大。目前,我国已建成投产和在建的建筑垃圾年处置能力在100万吨以上的生产线仅有70条左右,小规模处置企业几百家,总资源化利用量不足1亿吨。相关企业以民营为主,已建成规模化的生产线实际产能发挥不到50%,且大多处于非盈利状态。建筑垃圾总体资源化率不足10%,远低于欧州国家的70%和日韩的95%。

可以说,相较于我国巨大的建筑垃圾产生量,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行业空间远远还未发挥,行业目前仍属于蓝海,发展前景可观。若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可达到欧美、日韩水平,一旦相关市场条件成熟,可创造上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2006-2017年,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由4.7亿吨急剧增长至17.04亿吨,预计2020年底将达到25-30亿吨规模。

2020-11-11 10:24:50

According to the data center of China Cement Network, the demand in Northwest China is weak, the price system is disordered, the sales in Gansu are shrinking after the market is pushed up, the periphery is falling, the low price in Ningxia is seeping out, and the low price in Shaanxi is stable due to the shutdown of kil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