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水泥频繁人事更迭究竟为哪般?

2017-06-22 10:39:58

作为福建最大的水泥制造的传统的龙头企业,福建水泥是福建省行业内的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然而福建水泥近几年却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尴尬,其主营业务似乎始终陷于亏损的泥潭中。虽然福建水泥的工作人员解释说,高层的集体辞职是正常的人事安排,但是在市场人士看来,这或许是因为其业绩承压,想依靠人事变动寻求突破,正在为扭转经营颓势在寻求“解药”。

  传统老牌水泥生产商福建水泥继去年管理层大动荡之后,再次出现董监高集体辞职潮,近日,福建水泥发布公告称:公司4位董监高集体辞职,其中包括公司董事长林德金,而这距离公司副总经理陈联志职辞职仅仅才三个月的时间。

  高层连年大换血

  频繁的人事更迭,管理层的动荡似乎在福建水泥变成了家常便饭、摆脱不了的怪圈。

  今年3月,公司副总经理陈联志申请辞去副总经理一职,而近日,福建水泥又发布公告:2017年6月16日下午,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后,分别收到林德金、王振涛、肖家祥三位董事因工作变动原因辞去董事职务的书面辞呈,林德金还同时请求辞去公司董事长一职。同日下午公司收到洪海山请辞监事会主席、监事职务。另根据第九次会议的最新决议:公司推举郑建新代履董事长职务。

  而事实上,这已不是福建水泥高管们的第一次“批量”辞职了,刚刚请辞的董事长林德金走马上任也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去年3月,公司也曾遭遇过一次高层动荡,当时福建水泥的管理班底也几乎消失殆尽,当时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两位副总经理和会计师一起辞职,林德金也是在那时辞去监事会主席之后上任董事长职务。除此以外,2014年12月,2015年4月至6月,福建水泥也都曾遇到过董监高集辞职事件。

  福建水泥频繁人事更迭究竟为哪般?此次福建水泥的高层大换血给市场留下遐想空间:“代董事长郑建新曾有资本运营的工作经验,会不会高层换血还有后续的重组动作?”对此,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致电福建水泥,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董监高的集体辞职,是因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福建省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和第二大股东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提出了对人事进行调整建议,而辞职的董监高会在集团内部流动,这属于正常的人事安排,不会影响公司经营。另外,暂时并没有收到公司有重组操作的相关信息。”

  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公司频繁的更换公司决策层,势必会让公司经营策略产生频繁的更替,这对一家公司的稳定经营会产生一定影响。

  主营亏损业绩承压

  作为福建最大的水泥制造的传统的龙头企业,福建水泥是福建省行业内的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然而福建水泥近几年却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尴尬,其主营业务似乎始终陷于亏损的泥潭中。

  虽然福建水泥的工作人员解释说,高层的集体辞职是正常的人事安排,但是在市场人士看来,这或许是因为其业绩承压,想依靠人事变动寻求突破,正在为扭转经营颓势在寻求“解药”。

  根据2016年年报,福建水泥实现盈利0.14亿,同比增长103.59%,然而这样的盈利,却是靠出售兴业银行股票1951.2万股后才实现的扭亏为盈,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仍然亏损1.82亿元。

  而2016年年报显示,部分子公司(海峡水泥回转窑、金银湖水泥回转窑、宁德建福水泥磨及炼石厂四号窑)由于生产成本偏高,产能无法正常发挥,全年主要设备运转率不足15%。另外,福建水泥公告显示,其炼石水泥厂4#窑水泥熟料生长线于2015年5月大修后停窑至今,在2016年无法进行能源审计,该窑在2014年、2015年能源审计的能耗指标均达不到强制性耗能限额标准,存在被“关停并转”的风险。

  而今年,在水泥行业整体回暖的情况下,行业“涨声”一片的情况下,福建水泥的营收仍然不尽如人意,根据近期公司披露的2017年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福建水泥实现营收3.55亿元,同比增长69.06%,但是净利润仍然为-4353.67万元,亏损局面仍未改变。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作为福建最大的水泥制造的传统的龙头企业,福建水泥是福建省行业内的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然而福建水泥近几年却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尴尬,其主营业务似乎始终陷于亏损的泥潭中。虽然福建水泥的工作人员解释说,高层的集体辞职是正常的人事安排,但是在市场人士看来,这或许是因为其业绩承压,想依靠人事变动寻求突破,正在为扭转经营颓势在寻求“解药”。

2017-06-22 10:39:58

Municip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partments timely publicize and interpr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efficient and ineffective pollution control facilities an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s for enterprises within their jurisdiction, and organize enterprises to complete self-examination by the end of October 2024.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self-examination, enterprises should formulate rectification measures and actively promote rec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