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港珠澳大桥香港段爆出水泥压力测试涉嫌造假丑闻。本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大关注,5月25日下午,香港特区政府召开记者会,称经检测并没有发现问题,并表示对大桥的开通不会有影响。
造假事件虽已告一段落,但业内人士不得不从中获取教训,水泥质量当是工程的重中之重。我国是水泥生产和消费大国,水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测试结果需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检测部门标准,水泥生产商和下游混凝土企业不仅仅要保证生产的每一批产品都质量安全合格可靠,更应为人民的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做好保障,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
在国家推进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的大背景下,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保证产品质量、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当是水泥企业追求的目标,一昧的无序竞争、低价倾销、不考虑技术要求降低成本将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石灰石到水泥,要经过生料粉磨、熟料煅烧、水泥粉磨“两磨一烧”的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经过层层质量把控。水泥的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比表面积、凝结时间、密度和抗压强度等指标,是影响水泥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而一些高端用户,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外加剂的适应性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倒逼生产制备企业提供更高水平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
水泥质量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促进质量的提高,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新品种的研发推广具有重要意义。4月27日,质检总局公布今年首批获得水泥生产许可的239家企业名单,笔者呼吁更多新老水泥生产企业提质量建设,分析查找影响产品质量的深层矛盾和关键症结,积极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质量监督、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效将水泥工业结构及其发展方向推向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