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随新区建设增长不可避免 未来年产或超320万吨
根据中国水泥研究院在《雄安新区水泥市场供需分析》 中预计,未来将有超过750万人流入雄安新区,新区总人口将达到900万人。伴随着人口的流入,城市垃圾产生量将出现不可避免的增加。根据《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15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人均垃圾日产量在0.57~1.39公斤之间,平均水平在1公斤左右,其中上海(浦东新区)和深圳(深圳特区)的人均垃圾日产量分别为0.896公斤和1.384公斤,以人均日产垃圾1公斤计算,未来雄安新区城市生活垃圾日产量9000吨,年产量将超过320万吨。
图1:2015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人均垃圾人产量
资料来源:环保部,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不可忽视的庞大污泥存量 未来生活污泥年增量预计40万吨
雄安新区的污泥同样不可忽视,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污泥。
一方面是存量污泥,主要包括多年沉积在白洋淀的污泥、上游河道的淤泥及工业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白洋淀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水质十几年前就开始恶化,目前水污染情况十分严重,污染物沉淀产生污淤泥,长期影响着淀区自身的进化能力。根据公开资料,白洋淀正常水深在1.5米左右,最大深度3米左右,正常蓄水量在4亿方左右,沉积的淤泥超过60厘米厚度,淤泥总量估算在2.88亿吨,十分庞大。
2015年,安新县制定《《安新县白洋淀淀区河道清淤一期工程实施方案》,确定清淤工程总长度18.375公里、清淤总方量26.77万立方米的工作目标,以一方淤泥1.8吨计算,每公里清淤量2.6万吨。根据粗略统计,白洋淀上游9条河河道总长度超过1000公里,以此估算,总清淤量将超过2600万吨,这只是清淤量,实际上游的淤泥量或更大。
此外,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如当地的造纸厂、羽绒厂虽然拥有污水处理设施,但是产生的污泥却很难处理。以往,污泥主要随污水直接排入白洋淀,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污水都需要经过处理,但是产生的污泥一般直接堆放或者进行填埋处理,一直没有有效的处理方式。
另一方面是是未来的增量污泥。随着雄安新区污染企业的搬迁,新区主要的增量污泥主要来自生活污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上海市人均生活日用水量在190升,一般生活污水占生活用水的80%左右。以人均每天产生150升生活污水计算,未来每天雄安新区的生活污水日排放量将达135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天每万吨产泥量一般在8吨(含水量80%)左右,这意味着每天将产生1080吨生活污泥,年生活污泥产生量接近40万吨。
表1:雄安新区未来城市垃圾、污泥产生量及目前污泥存量估计
资料来源: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水泥窑协同处置应有可为:解决垃圾围城、城市污泥
按照中央部署,未来的雄安新区将被打造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首当其冲的便是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庞大的生活垃圾及污泥产生量将吸引环保企业加速介入。作为绿色生态之城,垃圾及污泥的处理方式、技术要求将十分严格,填埋方式占用土地大且容易滋生有害气体,污泥随意堆肥在新区不再可能,焚烧尤其是污泥焚烧也会带来空气的污染问题。
目前,尽管上市公司如东江环保、启迪桑德等在雄安区域已经有生活垃圾处置项目,龙泉股份子公司山东泉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将参与白洋淀污泥处理项目,然而笔者认为,水泥窑协同处置在解决雄安新区垃圾围城、污泥方面更有优势,而且庞大的处理需求对周边水泥企业而言是个有利的机遇,水泥窑协同处置应有可为。水泥窑协同处置可以充分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窑炉内燃烧可完全降解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燃烧后的灰烬可用于水泥的生产。
据公开资料,水泥窑协同处置已经形成了以华新、金隅、海螺为代表的三类技术处理类型。华新可在水泥厂建预处理设施,也可在距离水泥厂外150公里陆运范围内建立预处理厂,金隅、海螺一般建在水泥厂,以处理周边城镇的垃圾为主。综合来看,笔者认为,雄安新区垃圾或者污泥的运距不宜超过150公里,。根据中国水泥研究院数据,距离雄安新区150公里以内的具有熟料生产线的水泥厂(特种水泥厂除外)有10家,两家位于北京市、一家位于天津市,7家位于河北省。其中,北京市的两家已经具有协同处置能力,基本是处置本市垃圾,雄安新区的垃圾或污泥运送北京市的概率极低;天津振兴水泥也建成了污泥示范线;河北的7家企业中尚没有协同处置能力的企业,但是京兰、曲阳金隅、唐县冀东、燕新建材正在推动协同处置项目的上马,不过多以协同处置危险废物为主。另外,根据环保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新建、改建或扩建处置其他固体废物的水泥企业,应选择单线设计熟料生产规模 3000 吨/日及以上水泥窑”,因而除燕新建材外其余6家企业均有机会。
表2:距离雄安新区150公里以内的有窑水泥厂(特种水泥厂除外)
资料来源: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