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水泥:拉豪合并带来机遇 环保处置仍是重点

2017-03-31 09:12:47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被誉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3月28日,华新水泥举行2016年度业绩说明会。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叶青、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王锡明、副总裁/财务总监杨群进、副总裁/财务副总监孔玲玲等一同参加了说明会,就华新水泥2016年业绩对外作出说明。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被誉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3月28日,华新水泥举行2016年度业绩说明会。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叶青、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王锡明、副总裁/财务总监杨群进、副总裁/财务副总监孔玲玲等一同参加了说明会,就华新水泥2016年业绩对外作出说明。

  水泥业务:

  2016年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的推行,华新水泥的经营业绩出现明显的回升。全年实现水泥和熟料销售总量5270万吨,同比增长5%;实现营业收入135.27亿元,同比增长1.92%;实现利润总额8.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39.45%和339.82%。截止到12月末,公司水泥均价较年初提升了近46元/吨。水泥吨毛利从年初到年底由低走高,与水泥价格走势保持一致。

  2017年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水泥行业供需有望在阶段性时间内实现弱平衡,企业竞争可能趋于理性,水泥全行业的效益估计将继续改善。

 华新水泥不同区域水泥市场的竞争态势

  华新水泥业务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云南、四川、重庆、西藏等地。

  湖北东区 因紧靠长江水道,是一个开放式市场,上下游竞争对手的产品容易进入,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幅度大。

  湖北西区 部分重点项目完工,周边新增产能陆续投产,另重庆、河南、湖南等外地水泥出于其释放产能的考虑,加大对湖北西区市场的投放,竞争加剧。

  湖南 2017年将新增东安红狮、武冈海螺二期等产能,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激化。

  云南区域 因公司和拉豪资产整合后工厂数量多,地域分布广,且总体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公司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川渝区域 产能过剩严重、产能发挥率低,区域行业集中度整体偏低,虽然有一些去产能措施,但至今无法落地。2017年随着物流条件的变化,原有的平衡局面被打破,预计2017年将延续2016年竞争激烈的态势。

  贵州区域 受云南区域需求上升的正向拉动,一定程度缓解了区域内局部市场的供需矛盾,从而使得总体价格可以保持稳中有升。2017年随着基建项目的进一步启动,预计各厂家会在维持价格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提高产能发挥。

  西藏区域 市场总体需求较为旺盛。由于区域价格高,青海、甘肃等外地水泥不断涌入,市场总体供需基本平衡,2017年陆续有新增产能,将会促使区域内竞争加剧,价格下滑压力增大。拟投资建设西藏三期项目,华新水泥(西藏)有限公司三线3000吨/日项目建成后年产熟料99万吨/年、水泥120万吨/年。该项目预计2018年上半年建成。

  在提到水泥行业如何市场化、法制化淘汰落后产能时,董事长李叶青表示:“淘汰落后产能,国家可以从完善以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为主的综合标准体系,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等方面着手,建立市场化、法治化淘汰落后产能长效机制。2017年2月国家相关部委出台了《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对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做出了明确的的政策规定(指导意见内容详情大家可以上网查阅)。首先,所有运行的工厂都必须合规、合法,有合规的项目审批、环评审批,并获得国家的生产许可;其次,其生产运行的环保、安全、能源、周边环境的稳定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再次,工厂运行的经济、合理、回报达到市场的要求。”

  骨料业务和混凝土业务

  不仅是水泥行业,华新水泥也适时加大了对骨料业务的投入。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不达标的矿山进行大规模整治,大量无证非法开采的小矿山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促进了骨料行业逐步由中低端的乱开乱采向规范化的高端发展,最终呈现规模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2017年华新水泥赤壁100万吨/年骨料项目将建成投产。未来还有几个规划的骨料项目即将实施。

  在混凝土业务方面,中国混凝土业务由于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低,竞争环境差,加之各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和垫资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恶性竞争。另一方面,由于需求侧的结构性问题,国内混凝土市场中高端供给尚未开发出,这也为公司混凝土业务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公司混凝土业务将坚定不移地推行现金为王的运营模式,逐步提升混凝土业务盈利水平。将充分借鉴拉豪集团在“高附加值产品+技术服务”方面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加快高强、透水、清水、轻质、保温等高附加值混凝土产品研发与应用,抢占高附加值产品和业务的先机。

[Page]

  拉豪在中国水泥业务将全部集中在华新水泥

  根据2016年8月19日,拉法基中国、和谐恒源以及FINANCIERE LAFARGE SA三方签署的关于四川双马水泥资产购买和出售之期权协议,拉法基中国自身或其指定的买方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有权按照约定对价从四川双马购买其水泥业务资产的购买期权。随着拉豪退出四川双马的上市业务,拉豪在中国水泥业务的发展将全部在华新水泥的平台上完成。未来,拉豪将根据市场形势的发展和政策法规的要求来整合中国的业务。但是拉法基中国是否行使购买期权?行权后这部分水泥资产如何处置?李叶青表示暂不得而知。

  华新水泥收购拉法基中国云南、贵州、重庆的非上市资产,自2017年1月起正式合并于公司报表。其中,收购的云南的十几家工厂,其经营情况在2016年托管期间出现大幅度的改善,此良好的经营势头有望在2017年延续。贵州的水城水泥、顶效水泥两家工厂经营稳定。重庆特水水泥、地维水泥两家工厂,由于所在区域的竞争环境在2017年还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公司管理层还是有信心改变这两家工厂的经营状况,力争实现扭亏为盈。

  2016年华新水泥对提供营运支持服务的拉豪工厂成功实施营销创新、价格优化、成本改进、文化整合等一系列措施,效果凸显,2016年公司提供营运支持服务的拉豪工厂实现折旧摊销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237%。

  李叶青说:“总之,华新水泥管理层有信心让收购的拉法基云南、贵州、重庆的非上市资产为公司增厚盈利,在2017年交出一份让股东和投资者满意的答卷。”

 华新水泥现阶段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今年1-2月公司水泥和商品熟料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上升,价格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

 挑战:

  维持量价的平衡:水泥行业全面过剩的局面无法短时间解决,去产能形势依然严峻。若市场供需失衡,如何在保住市场份额的同时,防止价格大幅下滑,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海外竞争加剧:海外市场如塔吉克斯坦,因前期价格和盈利优势明显,一些中国的投资者纷纷加入,导致供需逆转,竞争加剧。如何并有效避免“中国式产能过剩”局面延伸到海外,将是公司面临的新挑战。

  成本挑战:国家对水泥工业在环保、排放、节能降耗方面的管控和惩罚将更加严厉,例如2017年实施的阶梯电价政策,可能导致电能成本上升;排污费收费标准的提高,导致排污费的增加;煤炭价格呈上升趋势,将导致热能成本上升;物流新政的实施,将导致采购成本和销售费用的上升。在此前提下,如何降低成本和费用,将是艰巨的挑战。

 机遇:

  行业整合开始加速:行业内大、中型企业联合重组加速,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局部行业集中度提升明显。

  拉豪合并带来的机遇:华新与拉豪在中国区域资产的整合,有助于扩大公司的产能规模,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且整合进来之后的原拉豪中国具有区位优势的工厂有利于公司环保业务的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层面对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政策的出台,对行业的供需平衡应该会带来改善。

  环保处置获得推广支持:随着国家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认可,且出台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的相关标准,有利于公司环保业务转型和环保业绩提升。

  固废处置业务是华新战略转型的需要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可将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泥等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是一种最为安全和环保的技术处理方法,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这种技术已逐步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公司“水泥窑高效生态化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成套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华新水泥已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危废、废弃农药及包装物、三峡库区漂浮物、市政污泥、污染土等业务均可实现盈利,但最具规模和发展前景的生活垃圾处置业务,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而处于亏损状态。我们相信,随着国家和社会各界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认同,该技术将会得到快速发展。2016年全国大部分省级政府下发的水泥行业错峰生产通知中就明确提到“承担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及有毒有害废弃物等任务的生产线可不进行错峰停产”,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优势。副总裁/财务副总监)孔玲玲表示:“公司协同处理危废固废的毛利率为25%左右,涉足此类业务是华新战略转型的需要,是自发性的。公司将继续在环保业务上加大投资,预计未来3~5年公司每年投资额不低于5亿元。”

  抓住“走出去”的政策机会 继续执行海外发展战略

  在海外水泥行业发展上,华新水泥除了现有的海外建厂,华新水泥将继续执行水泥业务的海外发展战略:为平抑国内水泥行业下行趋势,支撑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计划未来五年,公司在海外拟拥有10家水泥工厂。除已经进入的中亚、东南亚外,在继续追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同时,增加对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关注。通过抓住中国“走出去”的政策机会和海外水泥欠发达地区的“填空式”市场机会,发挥公司水泥工程的建设能力和运行能力,通过新建为主和自主运行,开发“投资成本低”、“竞争强度合理”、“运行效率高”的海外项目机会,从而为华新水泥提供稳定的、高于国内的投资回报。

  近年来,华新一直致力于公司信息化建设,将传统产业和互联网+相结合,公司的管理系统在2010年前后基本采用SAP系统,在此之前使用的是金蝶K/3。公司目前已成功投入采购招标、电子商城、发货物联标准化系统等,为公司强化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华新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以水泥生产为轴心,积极推进“纵向一体化”,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骨料和环保产业。特别是环保产业,公司通过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在达成自身环保目标的同时,坚持走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实现了从传统水泥生产企业向绿色环保企业的成功转型。目前,公司已取得15类危险废物的处置经营许可,获得126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先后在湖北、湖南、河南、四川、重庆、广东、云南、上海等省市成功开展了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市政污泥、漂浮物、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废弃物、污染土等环保业务。

  截至目前,公司在湖北、湖南、云南、四川、贵州、广东、河南、重庆、西藏、江苏等10省市,及塔吉克斯坦、柬埔寨两国拥有各类工厂146家,具备水泥9000万吨/年、水泥设备制造5万吨/年、商品混凝土2380万立方/年、骨料1650万吨/年、水泥包装袋4亿只/年及处置废弃物555万吨/年(含在建)的总体产能,为中国制造业500强和财富中国500强企业。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2017 年华新水泥共处置各类废弃物181.6 万吨,同比增长21%;2018 年上半年,各类废弃物入窑处置量达到68.38 万吨,同比提升18.4%。根据华新水泥目前规划,若在建项目全部投产后,废弃物处置产能将达到550 万吨/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18-12-24 10:56:35

 一场全球水泥大腕的并购,也改变了中国水泥产业格局,华新水泥的业绩成为今年中国水泥行业的一个亮点。

2017-07-27 09:58:35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被誉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3月28日,华新水泥举行2016年度业绩说明会。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叶青、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王锡明、副总裁/财务总监杨群进、副总裁/财务副总监孔玲玲等一同参加了说明会,就华新水泥2016年业绩对外作出说明。

2017-03-31 09:12:47

2月23日上午,湖北省科技厅在武汉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2016年湖北省十大科技事件,“百年华新成功转型升级 打造垃圾处理‘湖北样板’”荣列2016年湖北省十大科技事件之首。

2017-02-24 11:50:16

华新水泥24日晚间披露2016年度业绩预报:公司预计,2016年实现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在330%至380%之间。

2017-01-25 08:39:34

华新水泥周三盘后发布2016年半年报,2016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公司净利润为804.0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90.95%;营业收入为57.3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11.04%。

2016-08-25 08:52:47

水泥、钢铁等行业近年来都进入长期性产能过剩状态。在“新常态”下,传统企业如何应对?湖北省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公司正从一个水泥生产商,变为环保处置服务提供商,实现水泥行业的环保转型。

2015-01-13 09:53:12

在环保业务方面,华新水泥总裁李叶青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公司环保业务整体量不是很大,但已经处于盈利状态;2013年,公司环保业务收入1.1亿元,利润总额达到2200万元。

2014-05-29 13:46:02

On November 21, the Western Construction (002302) issued a prospectus for issuing stocks to specific targets in 2021. The company plans to introduce Conch Cement as a strategic investor through this issue, and Conch Cement will subscribe for 183 million shares, accounting for 12.48% of the total equity after the issue, becoming the second largest shareholder. The purpose of this issue is to optimize the capital structure, supplement liquidity and repay bank loans, which is expected to bring the company an annual increase of 8.85 billion yuan in operating income and a total profit of 708 million yuan, up 38.71% and 78.23% respectively from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