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原董事长宋林被提起公诉 他究竟为谁在谋利益

2016-12-09 09:46:25

宋林究竟收受了谁的巨额财物?究竟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我们先从一篇关于山西首富被500元通缉的新闻说起。

  最高人民检察院宣布,广东省检察机关依法对宋林涉嫌受贿、贪污案提起公诉。这标志着从2010年起经媒体爆出的百亿收购案后,2013年和2014年两次被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王文志两次实名举报后被带走的宋林案有了进一步的结果。而这一结果,说明华润宋林贪污案和山西官场塌方案已经逐渐进入了尾声,在未来三个月到半年之内,山西更多的涉案人士将受审,届时将有更多的内幕大白于天下。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宋林涉嫌受贿、贪污一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后,移送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已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机关起诉指控:被告人宋林利用担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非法收受他人巨额财物;利用担任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巨额公共财物,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贪污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宋林究竟收受了谁的巨额财物?究竟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我们先从一篇关于山西首富被500元通缉的新闻说起。

  这位首富叫张新明,山西金业集团董事长,在2010年10月22日之前,只能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以及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上见到他,他是山西首富,但他被湮没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富豪当中,一点也不出名。

山西金业煤焦集团董事长张新明(资料图)

  2010年10月22日这天,中国内地的网站上突然出现了一篇题为《山西首富张新明伪造护照非法出境被公安部门通缉》的文章,文章来源于紫荆网,据称是一家香港媒体。这篇报道写道:

  近日,网上爆出一张帖子:曾在胡润中国富豪榜榜上有名的山西首富,被社会舆论冠以“煤炭大王”、“太原市第二组织部长”、“山西赌王”等头衔的山西金业煤焦集团董事长张新明,因伪造护照非法出境等被被公安部门通缉。

  记者登录全国在逃人员资料库证实,张新明因在河南化名朱磊办理身份证和护照,频频前往澳门、阿瓦图等地,涉嫌构成骗取出入境证件案,被河南省公安厅网上通缉。

  张新明曾连续数年登上胡润富豪榜和福布斯富豪榜,2005年排名山西首富。

  张新明为什么要骗取出入境证呢?据网上传闻,张新明是靠私挖乱采、黑社会敲诈、倒卖煤炭资源发家的。随着国家反腐和打黑力度的加大,近一两年来,纪检和公安部门不断在调查其涉黑和煤焦领域腐败问题。张极度恐慌,2009年就开始筹划变卖资产,已和同煤集团谈妥以80多亿的价格转让金业煤焦集团全部股权,但2010年,张却将金业煤焦化集团以100多亿卖给了香港华润电力,并极力向境外转移资产。

[Page]

  记者到山西古交市张新明的公司采访,发现金业集团已停产一年多,位于太原市小店区的金业集团总部也是人去楼空。

  据当地熟悉张的人介绍,张新明起家前是个矿工,而现在已经是个人的财富达到几十亿的大老板。对张而言,有如此巨大的反差的并不仅是自己的身份替换,还有的是公司的转型。从运输公司到焦碳加工再到现在的煤深加工。

  金业集团是家族企业,它由张新明一手搭建,他的大哥张新跃任总经理,弟弟张新亮负责项目的具体开发。

  张氏兄弟出身农村的一个贫寒家庭。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张新明只是一个挖煤的矿工,张新跃则是一名乡村教师。90年代中开始,张新明开始跑煤炭运输。当时,煤炭运输是一个挣钱的行当。

  张新明为人豪爽,头脑灵活,行事胆大,于是开始发家。1995年,张新明成立了山西华北黄金实业公司,专门做煤炭的铁路运输生意。“有两年很赚钱,也认识了许多人”,接近张新明的人说。此后,他又成立了“山西金业物贸有限公司”,是金业集团前身。

  在此期间,张新明不仅挖到了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张新明开始积累广泛的人脉关系。在山西做煤炭生意,人脉至关重要,这为张新明家族日后发展打下了基础。几年后,当张新明的煤炭运输生意有了初步规模时,老大张新跃辞去乡村教师职务,来公司帮弟弟照料生意。

  有一定实力后,张新明遇到了更大的机会。经历了1997和1998年煤炭市场极度低迷的局面后,2000年煤炭市场开始复苏。在这种情况下,山西省希望提升煤炭产业结构,卖出去的不仅仅是煤炭,更希望是煤炭的加工产品。由于老家山西古交市有丰富的焦煤储量,张新明于是决定建立大型的焦煤企业,从事焦炭生产。此想法迅速得到古交市政府的赞同,张新明的100万吨焦化项目和180万吨的洗煤项目以及相关的化工项目被列为山西省的重点工程,张氏家族就此开始做大。

  2002年底,焦化厂投产,正赶上了山西焦炭的黄金时期。2003年和2004年,全国投资大量增加,钢材供不应求,拉动了焦炭价格的快速上扬。那两年,金业赚了许多钱。

  2003年的时候,金业随即开始投入了更大规模的焦化厂建设,一个200万吨的焦化厂拔地而起。几乎与此同时,张氏家族决定在古交建设两个120万吨的焦煤煤矿,以期为焦炭厂供应原料。2003年8月,张氏家族建成了5条装车线,3.8公里长的铁路专用线,开始陆续投入使用。此外,张氏还有数个煤矿、运输公司、洗煤厂以及房地产开发公司。

  山西因煤炭而富的人们,对当地乡邻通常会有回馈,这已成惯例。他们富裕后,希望能够通过给周围乡邻的善举,而获得尊重。 张新明兄弟出身贫寒,发家后,也颇多善举。给村里人修路,逢年过节送面送肉,修庙,建学校。 (记者吕英杰)

随后,《每日经济新闻》也报道,山西首富张新明涉嫌伪造身份证件多次出入境,被河南警方悬赏500元通缉。再后来,该报记者深入到山西,进一步采访了张新明事件。在从山西省工商局调出来的工商档案中,华润与金业集团的资产购买交易让人大开眼界。

  再后来,从《山西晚报》离职的记者李建军在报道山西省公安厅副厅长苏浩私生子事件后家里被砸,经调查发现是张新明派人所为,于是接手了这个调查。他发现的内容包括“山西首富”张新明的灰色发家史以及官商勾结黑幕。

  李建军获得华润内部“深喉”的帮助,获得了华润收购金业集团的相关协议和矿权评估报告,最大的发现是:张新明手中的三个采矿证已过期的煤矿以123亿元的天价卖给了华润,而在此之前,其中的两个矿以几千万价格打包都卖不出去。

  李建军怀疑不仅仅是国有资产流失那么简单,更涉嫌合谋针对国资的金融诈骗。宋林就这样进入了记者们的视野。李建军在微博上最初是举报张新明,后来目标对准了华润宋林,但其微博总被删除。

[Page]

  2012年有第一财经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陆续关注了华润收购山西金业的案件,但有关部门没有任何反应。但有自称是高级官员的人士联系记者,以匿名的形式提供线索,但因不符合证据规则,没有被进一步报道出来。

  2013年,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王文志加入这项调查,先后在其媒体上刊发了多篇讲述华润和金业资产交易的文章,后来两次实名举报,都指向了2010年华润收购金业集团这一事件,加上第二次举报前,王文志拿到了宋林与其情妇在一起的照片,宋林终于被拿下马。

  宋林事件,缘起华润集团旗下的华润电力巨额收购案。根据媒体报道称,2009年底,华润电力专门成立工作组,开始与陷入经营困境的金业集团就资产收购进行谈判。随后王文志认为其中有猫腻并举报称“宋林等高管在收购山西金业资产的百亿并购案中故意放水,致使数十亿元国资流失,宋林等已构成渎职,并有巨额贪腐之嫌。”

  根据华润电力庭审提供的《企业重组合作主协议》显示,交易标的资产为金业集团持有的10个资产包,具体包括:一焦厂、二焦厂、电厂、跃峰洗煤厂、汽运公司、金益化工、铁路发运站以及原相煤矿、中社煤矿、红崖头煤矿10个单位100%资产。

  据媒体披露,华润电力在收购原相、中社、红崖头三个煤矿过程中绕过山西省政府文件,执意以65亿市场评估价格收购仅需支付2.8亿即可获得政府配置的煤矿资产。“金业集团的10个资产包中,最值钱的就属3个矿的探矿权了,剩余的多是一些不值钱的固定资产。”

  据媒体披露,当时已经获得当地政府批复的华润电力实际上最少仅需支付2800万元即可获得中社、红崖头两矿采矿权,最多仅需支付2.8亿元即可获得原相、中社、红崖头三个矿采矿权。但华润电力最终绕过政府批示文件,执意以市场化评估方式,最终多支付高达62亿元予金业集团,而整个过程无疑已涉嫌国有资产流失。港交所信息披露显示,从2003年末华润电力港股上市到2010年7月,即华润电力收购金业集团资产包交易签约的前几个月,宋林一直是华润电力的董事长。而有接近该交易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称,对于该笔对金业集团的收购案,实际上一直是宋林主导负责。

  媒体披露称,在三个矿中有两个矿的探矿证迟迟未取得,华润电力不仅未中止交易、要回定金和赔偿金,还额外多付出44亿元。此外,华润电力在收购前后多次信披违规,遭遇媒体曝光后更对该收购情况持续隐瞒不报。持续两年多的举报华润“接力赛”终于迎来了看似“胜利”的节点。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消息发布,结束了宋林被带走至今的朦胧状态,随着司法程序的一步步深入,社会上对宋林的种种猜测终于要大白于天下。究竟宋林在狱中说了什么,只能等待判决作出,才能进一步知道了。但相信很多朋友也都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一些情况了。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宋林究竟收受了谁的巨额财物?究竟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我们先从一篇关于山西首富被500元通缉的新闻说起。

2016-12-09 09:46:25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