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混改”试点是否能破除垄断

2016-10-09 09:51:47

那么国企改革的根本是什么呢?国企改革不单单是产权的改革,首先是要把国企变成一个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者,就是取消那些优惠政策。国企的这些特权要取消。如果不取消,就算不上是一个公平竞争者。

  近来,“国企改革”成为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热词。今年年初国资委公布了国企改革的十项试点,其中包括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试点,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企业薪酬分配差异化改革试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中央企业兼并重组试点。此外,部分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工作试点,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试点也在其中。

  从国企改革的试点来看,有观点认为,这些改革名头缺乏新意,而且没有实质效果。目前来看,央企已经很大了,他们有很强的垄断力量,把他们兼并重组以后,变得更大,垄断力量更强。实际上应该是拆分,不应该是兼并重组,这个根本谈不上什么改革,基本上没有什么新意。诸如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是国企改革多少年一直在改的事情,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工作试点,这是国企题中应有之意。然而“国改”十项试点中的某些举措甚至是和市场化改革的方向相反的。

  那么国企改革的根本是什么呢?国企改革不单单是产权的改革,首先是要把国企变成一个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者。当前国企存在的一个很严重问题是垄断地位的问题,国企基本上将大部分要素资源垄断在自己的“麾下”,这种垄断本身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不利于构建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因此,要取消国企的垄断权。那么如何取消这种垄断权,就是取消那些优惠政策。它们免费占有大量国有土地,实际上只把土地记为资产,记资产价值有时候经常记成零。所以也不交地租,还有低利率的贷款、非常低价的自然资源的开采权。国企的这些特权要取消。如果不取消,就算不上是一个公平竞争者。

  虽然对于取消国企垄断权是有效推进国企改革这一点对大多数人而言已经心知肚明的事,然而这一点真要付诸实施,却是难上加难。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是,从我国经济体制来看,国企在经济发展中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制造业方面,国企的分量举足轻重。即便是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主力依然是国企。因为在他们手中掌握着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这一点是任何民营经济所不具备的。而且从另一方面看,这些行业并不一定是暴利行业。很多领域关系到民生问题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的导向问题,即便是向民营企业敞开大门,民企也很难进入其中,并实现盈利。如果对于民企而言,无法实现盈利,那么只会让民企走掉,而这种非持续性的因素将影响到一个领域的良性发展。

  其次是,国企的垄断为某些利益团体创造了“保护壁垒”,正是这种不公平,为这些过于“官僚化”的企业营造了一个滋生腐败的“温床”。今年中国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15年来首降。纵览榜单,企业大了“难掉头”,对于新技术、新业态、新市场变化的反应往往比较迟钝。与往年一致的是,银行、能源等仍占据榜单前列,民营企业整体上依旧难与央企或国企进行抗衡。“中”字头或“国”字头企业大规模上榜,过去尚能代表中国经济的辉煌,如今中国经济放缓却难以彰显大型国企的荣耀,维持整体营收增长。新一轮的国企兼并重组无疑会产生更多的巨无霸,巨无霸并不是问题核心所在,可怕的是它们依然躺在垄断的“温床”里,巨大的奶酪没有切割反倒变本加厉,不见效益。

  最后是,国企改革将影响到一部分人的“饭碗”。今年年初,当国企改革“吹响号角”之时,引发了人们对“中国要准备迎接第二轮下岗潮”。虽然,从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来看,也似乎看不出要出现“下岗潮”的趋势。尽管我国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劳动力市场依然保持了基本稳定。即使是用国际上通行的指标来衡量,我国的调查失业率也只有5%左右。此外,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其中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创新了就业形态,也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巨大“蓄水池”。然而,没有“下岗潮”并不意味着当前和未来没有就业压力。事实上,我国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尽快培育新动能,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关键。虽然国有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的质量也出现了质的变化,在这种大的趋势下,必然要求供给侧进行相应的改变。然而国有企业在这方面显然缺乏足够的适应能力,国有企业需要尽快改变“尾大不掉”的状态,迅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同时国企改革必须尽快消除其固有的垄断地位,让运作灵活的民营企业来充当转型的主力军。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面,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国有企业一直以来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那么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需要尽快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这一点来看,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势在必行。

  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企改革十项试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今年后半段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向。早在3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对国有企业的混改提出了具体要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电力、石油、铁路、电信等重点领域,选择一批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推动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支持具备条件的上市企业引入合格战略投资者,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研究提出公有制经济之间股权多元化改革方案。

  目前单一的国有产权对提升国有企业效率很有限,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治理水平,对于国企内部存在的过度行政化等问题也会起到制约作用。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国有企业市场化,需要所有权改革,也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那么国企改革的根本是什么呢?国企改革不单单是产权的改革,首先是要把国企变成一个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者,就是取消那些优惠政策。国企的这些特权要取消。如果不取消,就算不上是一个公平竞争者。

2016-10-09 09:51:47

According to the data center of China Cement Network, the demand in Northwest China is weak, the price system is disordered, the sales in Gansu are shrinking after the market is pushed up, the periphery is falling, the low price in Ningxia is seeping out, and the low price in Shaanxi is stable due to the shutdown of kil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