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 第三批下达额度或达万亿元

2020-04-02 13:53:36

财政部提前下达两批新增专项债限额,规模合计达1.29万亿元。业内普遍预计,今年新增专项债规模可能扩大至3万亿元至4万亿元。

3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再提前下达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专家预计,第三批提前下达的2020年新增专项债额度可达万亿元。

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专项债主要作用在于弥补地方政府投资不足问题,通过加大政府基础性投资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用逆周期手段补齐市场投资缺口,从而保持经济总体平稳。

今年以来,地方专项债发行使用进一步加快。《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16105.8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10828.85亿元,发行进度84%。这意味着,提前下达的两批新增专项债额度,还剩2000多亿元待发行。

上述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要在前期已下达一部分今年专项债限额的基础上,抓紧按程序再提前下达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对重点项目多、风险水平低、有效投资拉动作用大的地区给予倾斜,加快重大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各地要抓紧发行提前下达的专项债,力争二季度发行完毕。

此前,财政部提前下达两批新增专项债限额,规模合计达1.29万亿元。业内普遍预计,今年新增专项债规模可能扩大至3万亿元至4万亿元。

“预计第三批提前下达的新增专项债规模应在1万亿元左右,和之前两批形成对接。”张依群表示,第三批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额度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经济因素,为应对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冲击,加大政府投资规模力度,可提振经济信心,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二是程序因素,因受疫情影响,全国“两会”召开推迟,地方债发行规模如果等待全国“两会”批准后发行,会形成一段时间的发行真空期,不利于经济平稳运行。

“因此,再次提前下达一批新增专项债额度,还会形成财政投资的杠杆效应,让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为经济转型升级奠定良好基础。”张依群说。

近日,地方抓紧开工一批重大项目。3月31日,江西省在淮安市举行2020年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议,省、市、县三级总投资1227亿元的283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同日,广东省佛山市举行2020年上半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活动,共涉及250个项目,总投资近2000亿元。其中,共有17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570.61亿元;73个重大项目集中投产,总投资402.97亿元。这250个重大项目中,涵盖了新基建、工业经济、民生保障、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张依群表示,当前,地方专项债是政府投资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也是缓解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最直接有效手段之一。此次新增专项债重点会继续向基建投资倾斜,用于弥补民生短板和促进新基建发展,同时会兼顾消费,对完善社区服务、加强卫生防疫、教学设施更新等领域,形成投资消费互动,达到共同提振经济的目的。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地方债是宏观调控重要手段,实施时效性要求非常强,只有资金跟着项目走,才能防止造成项目实施时间相对滞后。从去年9月份开始,新增专项债100%用于基建投资,且20%可用作资本金,基建投资最高可达1.8倍,放大了专项债的基建杠杆,可以更好地发挥稳投资、稳经济的作用。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国盛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杨业伟预计,2023年专项债“提前批”额度为1.8万亿元。

2022-11-16 09:39:49

7月26日,财政部公布2022年6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

2022-07-28 18:11:18

今年3.65万亿元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是地方基建资金重要来源。上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2022-07-01 15:31:21

考虑到当前地方债发行只完成全年额度的一部分,后续仍有6万亿左右的额度待发行,市场预计后续将迎来地方债发行高峰。

2022-02-08 14:50:32

财政部提前下达两批新增专项债限额,规模合计达1.29万亿元。业内普遍预计,今年新增专项债规模可能扩大至3万亿元至4万亿元。

2020-04-02 13:53:36

截至3月20日,各地发行的新增专项债10233亿元,全部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建设,还有生态环保、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等领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2020-03-24 09:31:56

四季度进入施工旺季,随着2020年万亿元专项债额度提前落地,四季度基建资金来源有所增加,大基建预计将是四季度至2020年建筑板块的投资主线。

2019-12-06 10:28:14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cement enterprises must abandon the illusion of relying on others to "give" opportunities, and win the recognition and respect of the market through self-innovation and pro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