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能合作并非输出落后产能

2016-06-23 09:54:36

中国推动的国际产能合作,实质上是先进产业和能力的输出,是将产业整体输出到不同的国家,帮助这些国家建立更加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制造能力。这是顺应世界产业转移基本规律的创新之举、共赢之举。

  核心要点:

  ■ 中国推动的国际产能合作,实质上是先进产业和能力的输出,是将产业整体输出到不同的国家,帮助这些国家建立更加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制造能力。这是顺应世界产业转移基本规律的创新之举、共赢之举。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过去,中国人奉行这样的理念,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和合作交流;今天,中国同样不会将濒临淘汰的落后产能转给其他国家,更不会向其他国家输出污染去破坏当地环境。

  ■ 中国推动的国际产能合作不是片面追求单方面的利润回报,不会剥夺其他国家的发展机会,反而会带动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 中国推动的国际产能合作,力求创新发展,吸引更多国家参与,提高相关国家参与国际产业体系的能力,打造出越来越多的互利共赢新样板,为曲折复苏中的世界经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

  ■ 随着国际产能合作的不断推进,中国资金、技术和设备越来越多地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中国将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自2015年5月《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国际产能合作成为我国深化与有关国家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一带一路”等重大经济和外交战略的重要抓手。这不仅是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营造有利环境的重要支点,而且对助推其他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帮助相关国家扩大就业、应对世界经济低迷带来的挑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然而,一些国内外舆论将国际产能合作误读为“倾销落后产能”,甚至认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对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国际产能合作是优势产能合作

  中国推动的国际产能合作,实质上是先进产业和能力的输出,是将产业整体输出到不同的国家,帮助这些国家建立更加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制造能力。这是顺应世界产业转移基本规律的创新之举、共赢之举。

  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最先进或比较先进的产能“走出去”。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绿色发展深入人心的当今世界,技术和环保指标均不达标的落后产能,没有生存和发展空间,不具备国际产能合作条件。只有具备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的产能,才是国际产能合作的基础。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具备了相当大的优势,在钢铁、有色、建材、电力、铁路、机械、电子、轻工纺织等重要行业里,都具备了相当强的制造能力,这些产业的制造水平、技术标准大体上都在国际最先进或比较先进的水平。过去一年的实践足以证明,以高铁、核电、电信、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为主导的国际产能合作,在装备制造、工程建设、企业运行管理等方面,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明显属于优势产能合作而非“倾销落后产能”。

  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国积极主动淘汰落后产能。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了顺应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和中国经济新常态,我国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下大气力在国内主动关闭和淘汰了不具有规模效益、能耗和环保不达标的落后产能。2010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了18个工业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水泥、造纸、印染、焦炭、炼铁、铁合金、制革等行业共2087家企业在当年关闭。之后几年,工信部每年都公开下达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淘汰了大量的落后产能。2015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产能、去库存、清理僵尸企业等作为重要的经济工作任务,一些行业陆续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也强调直接淘汰落后产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过去,中国人奉行这样的理念,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和合作交流;今天,中国同样不会将濒临淘汰的落后产能转给其他国家,更不会向其他国家输出污染去破坏当地环境。

  国际产能合作是世界产业转移基本规律的体现。自19世纪以来,多轮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明显推动了人类的工业化进程。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也曾受益于来自发达和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为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运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方面的优势,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事实证明,中国推动的产能合作在国际上颇受欢迎。仅2015年就有17个国家同中国签订了产能合作的备忘录或者协议,加之此前已经投产或尚在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和工业园区,一个覆盖亚、非、拉、欧四大洲的国际产能合作布局正在形成。

 国际产能合作打造互利共赢新样板

  中国推动的国际产能合作,力求创新发展,吸引更多国家参与,提高相关国家参与国际产业体系的能力,打造出越来越多的互利共赢新样板,为曲折复苏中的世界经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因此,国际产能合作实际上是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对全球经济做出的突出贡献。

  中国推动的国际产能合作不是国内产能的简单或水平式跨国转移,而是结合相关国家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对方国家的法律,探索合作的新方式、新路径。中国与非洲的“三网一化”合作,与拉美的产能合作“3乘3”模式,都是以产能合作为突破口,推动中非、中拉经济合作的新探索。这不仅有利于完善非洲和拉美的工业基础设施,而且将直接提高其工业化速度、城镇化水平,为当地创造机会参与全球产业合作,带动其发展经济、升级产业、扩大就业。

  中国推动的国际产能合作不是片面追求单方面的利润回报,不会剥夺其他国家的发展机会,反而会带动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构想与俄罗斯倡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使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哈萨克斯坦中国工业园、中俄经贸合作区为主要平台的产能合作,成为加深该地区政治、经济、安全合作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中国企业在世界33个国家建设具有境外经贸合作区性质的项目,打造产业合作平台,形成产业集群,为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树立了样板,积累了经验。

  中国推动的国际产能合作不仅涉及资本和设备,而且涉及技术、操作规范、管理能力的合作,以及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的交流。当前很多发展中国家工业体系不完善,制造能力比较欠缺,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发展理念和管理方法提升自身的工业化水平。中国愿意在产能合作的基础上加强发展理念、模式、经验的交流,互学互鉴、共同提高,帮助这些国家提高企业生产技术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国际产能合作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国际经济合作的重大举措,是对各国加强经贸合作意愿的积极回应,是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充分体现。在世界经济低迷、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的背景下,中国本着义利并举、合作共赢、开放包容、市场运作的原则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抓住国际产业体系加快重构的机遇,寻求同相关国家共同利益汇合点,带动相关国家深度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创举。随着国际产能合作的不断推进,中国资金、技术和设备越来越多地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中国将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中国推动的国际产能合作,实质上是先进产业和能力的输出,是将产业整体输出到不同的国家,帮助这些国家建立更加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制造能力。这是顺应世界产业转移基本规律的创新之举、共赢之举。

2016-06-23 09: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