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常州外国语学校500在校生疑似因化工厂污染地块中毒一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主流媒体对此事件追踪报道。《北京晨报》转引自新华社消息称,本该是安全的学习场所,学校选址却建在“有毒地块”旁;本应是健康的少男少女,却身体出现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在今天《北京晨报》标题为“学校选址距‘毒地’100米”的报道中有一段内容是选址之祸, 7年前埋下的“定时炸弹”。内容提到,受污染的原化工厂地块,包括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农药厂、常州市华达化工厂、常州市常宇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原厂址,地块总面积约26.2公顷。由于化工厂有污染、气味太大,周围居民反映强烈。于是,政府便下令要求企业搬迁入新区。此后,这一地块就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根据当地早前的相关规划,受污染原化工厂地块原计划在修复后将用于商业开发,修复工程方为常州黑牡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污染土壤修复得如何?消息称,作为相关地块土壤修复工程方案的设计指导单位,常州市环科院原本预设去年6月完成土壤修复,但由于接收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水泥企业不能正常生产,修复没有明确时间,但相关部门并未就这一变化做相应预案。当然,消息还指出,(土壤修复)问题还不止于此。常州市环科院院长徐圃青说,在修复的过程中,承建方和施工方本应按照相关部门出具的方案进行封闭操作,结果却露天作业,相关环境风险没有把控。结果酿成有毒地块未修复学校就开建的错事。
这一有毒地块未修复学校就开建的错事把水泥企业也扯上了,由于接收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水泥企业不能正常生产,以至于修复时间无法掌控。好在报道尚公正,说(在这一情况下)相关部门并未就这一变化做相应预案,没有把这笔账全都算在水泥企业身上。
早在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局下发《关于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一些水泥企业开展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工业废物、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土壤和危险废物的实践,同时开展了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和垃圾焚烧飞灰的探索。并指出了目前我国利用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处理工艺和关键技术不成熟,企业运行管理经验不足,废弃物特性有待明确,缺乏针对性排放标准、污染控制标准、产品质量控制标准等风险控制相关标准和完善的控制措施,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缺乏政策激励。
在水泥产能过剩状态下,水泥企业生产线时开时停也较常见。对于处置生活垃圾、处理一些工业废物、污水处理厂污泥需要连续性,能做到日日清是最佳的状况。对处理污染土壤和危险废物一般则是阶段性的或突发性的。但不论何种情况,如遇水泥企业生产线正常停产或非正常停产状况下,必须要有相应预案,即要有替代处置方案。
在这里有必要对溧阳天山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示范线工程作个回顾。该工程从2013年年初正式投运以来为溧阳城市环境保护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去年年初,本网有篇题为“溧阳天山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破解‘垃圾围城’”的专题报道。报道提到,溧阳市城管局局长吴小平感触很深的说,项目投运后,最高日处理量达到500t/d以上,安全可靠地彻底消纳垃圾,同时也真正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他用“三省”(省钱、省地、省心)评价这项工程。除了生活垃圾以外,溧阳市配合中材国际环境工程公司,将市政污泥和危险废弃物的处置也纳入溧阳天山协同处置项目处理系统内。届时,溧阳天山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将一站式处置溧阳市的城市垃圾、污泥、危废,基本彻底解决了溧阳市的废弃物处置问题。
报道结尾称,溧阳市还在积极动员一山之隔的兄弟县市溧水市建设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以帮助溧阳天山在水泥窑检修停窑期间“相互搓背”,互补协调处置垃圾。“搓背”是他人出手相助,不是用“勿求人”自己解决背部搔痒。现在回头看,溧阳市这一做法很高明,也容易操作。从政府层面解决了“预案”,对水泥企业则分散了在不得已出现停窑时的处置责任风险。当然,水泥企业“相互搓背”只是当地可选择的相应预案之一。
在水泥产品供大于求的当今,如何“搓背”需要提到议事日程,更得政府进行统筹协调。虽从投入上相应要高些,摊到处置成本上相应也高些。无论如何,要有处置预案——“备胎”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