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清“僵尸企业”应加大供给侧改革

2016-04-07 11:08:46

3月31日下午,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了最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报告。民生证券宏观供给侧改革研究则显示,未来去产能只有压缩供给这一条路。

  3月31日下午,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了最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报告。BCG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廖天舒表示,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改革经验中,有四点原则至关重要:一是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应是通过结构性调整,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二是政策需要有延续性和稳定性,对短期阵痛有充分准备;三是相信市场的力量,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四是改革是系统工程,需要不同政策工具统筹协调。

  报告通过对供给学派和各国改革经验的研究发现,供给侧改革主要有五大政策工具:一是减少行政干预,建立市场主导、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二是减税减负,降低企业综合成本,为再投资和创新创造条件;三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为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创新储备人才;四是控制货币供给,稳定物价,为改革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五是打破金融约束,提升融资可得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民生证券宏观供给侧改革研究则显示,未来去产能只有压缩供给这一条路。从美国、日本、韩国等历史经验来看,在压缩过剩产能、化解金融风险以及应对失业等问题上均有可参照之处。

  在压缩过剩产能方面,可由政府提供间接的去产能补偿。日本在19世纪60-70年代制定的《特定萧条地区中小企业对策临时措施法》和90年代制定的《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中有大量对去产能企业的补偿支持措施,其中包括财政补贴、融资支持和税收优惠。日本设立特定萧条产业信用基金(萧条基金),用于援助企业设备处理,采用特别折旧制度,允许企业把一部分利润作为固定资产折旧摊入成本以降低税收负担。

  同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完善破产清算制度,健全市场退出机制。美国钢铁业历史上经历过两次重大兼并重组。第一次是在20世纪初钢铁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在金融资本的支持下掀起兼并重组浪潮。第二次是21世纪初美国钢铁业掀起新一轮兼并重组浪潮,行业集中度再次大幅提高。日本、韩国等过都经历过相似过程,目前美日韩钢铁行业前四大巨头的集中度在60%以上左右,而中国只有不到30%。

  日本通过不断完善破产法便于企业退出,2005年实施的新破产法简化了企业破产程序,使企业退出更加容易。日本还建立了以行业或地域为单位的互助共济性质的保险制度,企业每年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安全保险金,企业破产时企业主可领取一定费用以维持生活。

  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中国过剩企业过于依赖银行的间接融资,资产也大部分集中于传统产业,只有妥善处理银行不良资产,才能放心大胆的消化僵尸企业。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为处置储贷机构(S&L)危机,专门成立了重组信托公司(RTC)与联邦保险公司(FDIC)集中处置不良资产,通过抵押品出售、资产管理外包、资产证券化、与私人资本合资(RTC以不良资产作为股本注入)等方式每年处理100家以上的破产金融机构。2008年雷曼危机后,美国国会快速通过《2008年经济紧急稳定法案》,该法案的核心是“不良资产救助计划”,通过发债等方式筹集资金直接向金融机构收购价值7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

  出清僵尸企业一定会带来失业,但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迅速从阵痛中走出来,实现再就业。日本在19世纪60-70年代淘汰落后产能时,制定了《特定萧条产业离职者临时措施法》。主要措施包括: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对失业者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对雇用特定衰退产业或地区失业者的企业提供补贴;为原企业提供劳动者停业补助和训练费用;延长特定产业或地区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金支付时间;安排失业人员参加公共事业。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就通过《就业保险法》建立了就业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失业保险制度、稳定就业计划和职业技能发展计划三个方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进一步采取措施:扩大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从危机前总就业者的20.7%扩大至1998年的26.4%),降低参保条件限制;加大就业保险投入(就业保险的财政预算占GDP比重从1997年的0.2%提高至1998年的2.2%),提高就业保险制度缴费率;实施各种措施促进再就业,如1998年成立就业保障中心、增加工作技能计划覆盖面、发挥再就业培训项目和求职津贴项目的作用等。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3月31日下午,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了最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报告。民生证券宏观供给侧改革研究则显示,未来去产能只有压缩供给这一条路。

2016-04-07 11:08:46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