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国发〔2016〕21号),《工作意见》的总体要求中,提出了四项“更加突出”要求,更加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更加突出基层实践和创新;更加突出抓改革措施落地。
《工作意见》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章节中,出现了“3个领跑者”。其中1 个是水泥行业所熟悉,且正在实施的能效领跑者制度。新提出的领跑者是,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节约制度中的水效领跑者和建立健全市场化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机制中的环保领跑者。《工作意见》提出,要出台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实施方案和实施环保领跑者制度。
2014年年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国管局、能源局、质检总局和标准委联合下发《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水泥是先行在高耗能行业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八个产品之一。能效“领跑者”是指同类可比范围内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产品、企业或单位。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对增强全社会节能减排动力、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建立能效“领跑者”制度,通过树立标杆、政策激励、提高标准,形成推动终端用能产品、高耗能行业、公共机构能效水平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对能效领跑者给予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公共机构追逐能效“领跑者” 。适时将能效领跑者指标纳入强制性能效、能耗限额国家标准,完善标准动态更新机制,不断提高能效准入门槛。
不久前,《中国建材报》有“台泥(广安)争当能效领跑者”新闻报道,能效“领跑者”制度已在水泥行业中展开。要成为行业能效“领跑者”应满足5个要求,第1项要求是,单位产品能耗水平达到能耗限额国家标准的先进值,且为行业的领先水平。能效“领跑者”指标应逐年提高。姑且比照一下,水效领跑者的单位产品水耗水平应为行业的领先水平,环保领跑者的单位产品排放的污染物应为行业最低,即其达到的指标是最严的。
化解过剩产能措施之一是,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产能要依法依规退出。达到现行的(强制)标准要求是底线,此条底线也在不断位移。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中明确,适时将能效领跑者指标纳入强制性能效、能耗限额国家标准,完善标准动态更新机制,不断提高能效准入门槛。同理,环保领跑者指标也会适时纳入强制性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完善标准动态更新机制,不断提高环保准入门槛。
《工作意见》更加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求,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矫正要素配置扭曲,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企业家精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可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有了“领跑者”,有了大家追逐“领跑者”的氛围,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才能得以提高。
如果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整合现有产能按照持有比例统一经营”上,从大家追逐“领跑者”演变为大家“齐步走”,谁也不“出头”,谁也不能“出头”,似把阶梯领奖台翻了个,彼此平了,心宽又体胖,那供给侧还改什么革!
从国家倡导的“领跑者制度”从能效延伸到水效、环保,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深化改革正在深入,改革当前,还是丢掉“统一经营”的想法较适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