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狮集团总经理章小华在2016年中国大型水泥企业领导人圆桌会议(C12+3峰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参加今天会议,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去产能。只有主动去产能,才能提升水泥行业经济效益,汇报三个方面:
一、水泥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水泥行业实现快速发展,水泥产能位居世界第一位,工艺、技术和装备均处于先进水平。2015年,中国水泥产量23.5亿吨,首次出现负增长,市场竞争激烈,全行业效益大幅下降。水泥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1、新常态下固定资产投资创历史新低。过去10多年,中国GDP年均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新常态使GDP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2015年,中国GDP增速降至6.9%,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至10%,创历史新低。水泥、钢铁等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多数行业总需求下降,全面产能过剩。
2、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必然选择。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中国经济过去增长的主要动力。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效率提高、消费增加、城市扩大,工业部门可以大量投资,带动经济高速增长,所谓“刘易斯”增长。现在中国城市化率约53%,加上户籍统计因素,实际城市化率可能超过60%,提升空间已经非常小。根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22年中国城市化率基本不再提高,出现“刘易斯”拐点,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更低。同时,投资也面临收益递减,刺激经济政策效果越来越差,有较稳定回报的投资已经很难找到,加上资源、环保、高杠杆等因素制约,再实施大规模刺激经济政策可能性很小。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必然选择。
3、宏观调控从需求侧管理转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管理是国家坚持多年的宏观调控措施,经济增速下降是需求不足造成,加大政府投资、增加货币投放。经济过热,政府减少投资、货币投放,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不断刺激经济政策,投资在GDP中占比越来越高,中国水泥需求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很大程度透支未来水泥需求。“凯恩斯”理论是短期措施,为政府大规模刺激政策提供理论依据,长期使用负面作用较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为经济增速下降,通过提高供给侧效率实现经济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包含两个层面:政府层面,简政放权、降低税费、降低交易成本;企业层面,提高全要素效率,包括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率、质量、服务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为经济增速下降主要原因是产品没做好,只要产品质量、服务提高、成本降低,就会有更大市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4、本轮经济增速下降不是周期性而是结构性。过去,中国经济增长呈周期性波动,经济增速下降,又会回到高速增长。今后,一方面是传统行业增速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是新经济快速崛起,呈现结构分化,但经济不能回到高速增长。
5、新常态使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加剧。2015年初,中国水泥界多数人认为有8-10年平台期,总需求保持约26亿吨。2015年水泥总需求23.5亿吨,同比下降4.9%,打破20多年水泥产量只增不减记录。“十三五”期未,水泥总需求可能下降到18-20亿吨。总需求下行,新增产能必须从竞争对手市场份额中取得,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新增产能越多的地方,价格越低。如没有较好去产能办法,产能过剩将会加剧。
二、主动去产能是应对水泥行业下行期有效措施
1、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实际长期存在。1998年,原国家经贸委经贸产业[1998]572号《建材工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若干意见》文件,当时全国水泥产能约6亿吨,也严重过剩。随着不断刺激经济政策和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水泥需求保持快速增长。1998年以来,水泥行业有大量生产线建成投产,仍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过去,时间可以化解产能过剩,现在行业下行期,随着时间推移,产能过剩更加突出。
2、水泥行业严重产能过剩为何仍有大量新建项目。水泥行业存在严重产能过剩,仍有大量水泥项目在建。国发[2009]38号文件下发后,全国新增熟料产能约8亿吨。2015年新增熟料产能约4700万吨,2016年新增约3000万吨。只有找到水泥项目不断新建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才能遏制新增产能:
(1)总需求不断扩大的惯性思维,过去水泥总需求每年不断增长,总认为今后需求仍会增长;过去投资水泥有较好回报,认为今后也会有较好回报。
(2)中国企业家是最具企业家精神的群体,有永不满足的冲动、敢于冒险、不断扩张、做强做大。这种精神在水泥行业发展中得到较好体现。
(3)新投入水泥项目的资本有较好预期回报,可能是产能过剩下仍大量新建项目的主要因素:
①只要并购价格高于新建水泥项目总投资,就会有新建动力。新建规模相同、工艺接近的水泥项目,只要并购价格高于新建总投资,就会有新的资本投入。如1条日产5000吨生产线,总投资约6亿元,并购价格约10亿元,新投入资本就会有较高预期回报,起到不好的示范作用,使更多资本投入新建水泥项目。
②总投资相同的水泥项目,工艺、技术、装备更加先进、运营成本更低,也就有新建动力。水泥最低价格取决于生产每吨水泥社会平均成本,新建水泥项目与原有项目相比就会形成竞争优势。
③大企业没有形成工艺、技术和管理上的竞争优势,许多中小企业建设的水泥项目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大企业非常接近,但效率高于大企业,新进入者认为有竞争优势,就有新建动力。
(4)行政审批无法控制产能,甚至会加剧产能过剩。
①需要审批的行业,多数企业认为政府会控制总量,只要拿到批文,就有价值,就能投资。多数投资者都这么做,导致严重产能过剩。2009年,国发[2009]38号文件明确只有国家发改委才有权限审批水泥项目,也无法控制新增产能,仍有大量水泥项目取得地方审批。
②需要审批的行业,现在基本都严重产能过剩,需要长时间化解产能过剩。不需要审批的行业也会产能过剩,但市场、价格等会自动调节,过剩程度不太严重。
(5)资源错配是许多行业产能过剩原因之一。如按市场配置资源,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会得到更多资金、项目,进而形成技术、管理和规模优势,后来的中小企业很难挑战,产能过剩不会太严重。由于体制原因,技术、管理一般的企业反而得到更多资金、项目,做大后效率下降、大而不强。大量中小企业认为自己新建项目有管理、技术和效率优势,所以在产能过剩下仍敢于投资,导致产能过剩更加严重。
3、去产能才能使水泥行业效益提升。供给与需求关系决定水泥价格、企业效益。总需求企业无法改变,企业能做的就是改变供给。总需求由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决定,总供给由总产能、产能利用率二个要素构成。产能利用率低,停机时间长,先进产能得不到发挥。只有竞争力弱企业退出,总产能下降,产能利用率提高,行业才健康。去产能决定行业效益,去产能可分为市场去产能、主动去产能、行政去产能三种:
①市场去产能。就是通过市场竞争让竞争力弱的企业退出。供给大于需求,水泥价格降到生产每吨水泥社会平均成本线左右,竞争力弱企业生产成本高于销售价格,要么选择停产,停产后固定成本支出仍会消耗现金流,资金链断裂;要么继续生产,固定成本支出加上经营性净现金流亏损,加速资金链断裂直至退出。市场去产能存在:去产能者没有回报、员工较难安置,价格提高后重新生产;行业长时间低迷等。
②主动去产能,就是通过行业协同和企业间协商,竞争力强的企业给竞争力弱的退出者补偿,竞争力弱企业短时间内有收益地退出。随着竞争力弱企业退出,供求关系改善、市场价格、效益回升,实现继续生产企业和退出企业共赢。主动去产能,能够实现多数企业受益,行业效益快速回升。
③行政去产能。竞争力弱的企业也有新型干法生产线,手续合法、环保、安全达标,很难通过行政方法使产能退出,通过提高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增加运营成本,使部分不达标企业退出,起到辅助去产能作用。
三、主动去产能提升水泥行业经济效益的建议
1、找到大幅提高新建项目总投资和运营成本方法,遏制新增产能。新增产能加剧产能过剩,不遏制新增产能,就无法实质性去产能。现在水泥项目建设备案已下放到县、市,通过减量置换很容易取得备案。如去产能后水泥价格提高,势必有大量新建项目,形成去不完的产能,水泥市场长期低迷。只有让新建项目总投资和运营成本大幅高于现有水泥项目,才能遏制新增产能。如(1)向环保部门建议,原有水泥项目执行30mg排放标准,新建项目执行5-10mg排放标准。(2)新建项目需购买碳排放使用权、氮氧化物使用权及其他措施,大幅提高新建项目总投资和运营成本,新建项目投产后与原有项目相比不具有竞争优势,才能遏制新增产能。让政府部门不备案水泥项目很难做到,但备案时增加前置条件会相对容易。
2、按区域设置去产能基金,让竞争力弱企业主动去产能。水泥是区域性产品,除长江流域外,基本有相对封闭区域。区域内企业选择继续运行或主动去产能,运行企业每吨提取约10元用于补偿主动退出者,根据去产能比例,确定每吨补偿额度,时间不少于3-5年,但去产能指标不能用于置换,水泥项目残值由去产能者自行处置。去产能后供求关系改变、价格提升,实现共赢。如某区域产能1300万吨,去产能300万吨,总需求仍为1000万吨,每吨水泥提取约10元去产能补偿基金,即每年提取约1亿元,3年合计约3亿元,补偿退出企业,相当于100万吨生产线可以获得约1亿补偿。以上方案在相对封闭区域试点,总结经验后推广。
3、大企业率先淘汰日产2500吨及以下生产线。大企业应带头去产能,除个别边缘地区外,大部分日产2500吨及以下生产线亏本运行,大企业不主动去产能,中小企业更不会去产能。主动关停不创造现金流的生产线,实质上是利己、利人、利行业。
4、并购先进企业而不是竞争力弱企业。兼并重组有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并购仅限于日产5000吨及以上规模先进企业,不应并购竞争力弱企业。竞争力弱企业应通过市场竞争淘汰出局,从而提高产业集中度。如优势企业并购竞争力弱企业,反而使这些产能无法退出。
5、通过大小窑熟料产能置换减少熟料产能。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核心是熟料过剩。控制熟料总产量,就能提高熟料价格,促进水泥价格提升。通过大小窑熟料产能置换,日产5000吨企业按不低于成本价向日产2500吨及以下企业供应熟料,价格基本锁定(仅与煤价挂钩),日产2500吨及以下企业取得比自行生产成本更低价格的熟料,关停日产2500吨及以下生产线,实现一定程度去产能。
6、短时间提升行业效益办法是大范围按区域统一停窑。以区域为单位,区域内企业每季度停窑时间不少于1个月,统一停窑时间、停窑方法。区域之间尽量统一停窑时间,形成互动。同时,交纳停窑保证金,组织专人停窑检查,确保落实到位。
刚才,多数企业提出提高水泥质量标准,取消32.5水泥,我们也表示赞同。提高水泥质量标准,水泥总量会有所减少,如不提高混凝土质量标准,水泥用量也会有所减少,改善供求关系作用有限,关键是提高混凝土质量标准,才能提升建筑物耐久性。提高水泥质量标准主要作用是增强有窑企业竞争优势,使中小粉磨企业逐步退出。
希望大家提出的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升行业经济效益措施能够落实。红狮愿意与各大企业一起,共同应对当前行业面临的困难,加大去产能力度,提升全行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