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硕贤:发展绿色建材需建立跨学科协同平台和机制

2016-03-10 13:11:28

在记者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时,吴硕贤表示,绿色建材的研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化工、材料、结构、建筑、环境等,应当提倡建立跨学科协同攻关的研发平台和机制,以保证研发水平和提升创新能力,同时要研究将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举措。

  吴硕贤: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任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建筑学家,诗人,这两个词看上去似乎很难有某种关系,然而了解吴硕贤院士的人,总会说,建筑学家也是诗人,或说诗人同样是建筑学家。

  今年69岁的吴硕贤院士,出生于福建泉州,祖籍诏安,其父亲吴秋山是知名的作家、诗人和书法家。受家庭氛围影响,吴硕贤从小就对古诗词、书法情有独钟,十三四岁时的他,就已能写出“苍苍荣木峰巅立,汩汩悬泉天上来”、“长天如海云为浪,变幻升腾泡沫翻;霰玉纷飞三百丈,顿成大雨落人间”的豪迈诗词。着名文学家叶圣陶曾写信评价其作品“诸作大体均佳,读之有馀味”。

  少年时,他想成为诗人、作家,但当时,国家号召青年学子向科学领域进军,他积极响应,转而重视理科。1965年,他以福建省理科状元、全国理工科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然而“文革”开始,吴硕贤的学习生活被完全打乱,先后被安排到西安、南昌、福州等地的铁路部门从事桥梁施工与建筑设计等工作。在此期间,他自学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砖石结构、涵洞等课程,半实践半自学地学完了整个建筑结构学课程。

  1978年,全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吴硕贤考上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专业的研究生,从此开始了研究建筑声学的生涯,并逐渐成为业内知名的建筑学家。

  他是我国建筑界与声学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曾经担任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位主任,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对于这样一位传奇院士的采访,记者却丝毫没有遇到推托。打通吴硕贤院士的电话,说明了来意,吴硕贤院士爽快地接受了记者采访请求。采访虽已过去几天,但吴硕贤院士严谨为学、宽厚待人的作风一直让记者印象深刻。

  记者:您是建筑学专家,又是着名诗人,对“绿色”二字一定有着特殊的感情,请您谈一谈绿色建材的发展对社会特别是绿色建筑的推进意义?

  吴硕贤:我们把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适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由于其对节能、减碳、改善人居环境和振兴经济的巨大价值,得到世界范围的空前重视,成为世界建筑业发展的总趋势。

  推行绿色建筑的要点包括节地与城乡生态建设,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节材与温室气体减排,室内环境,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内容。可见,推行绿色建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宜居的城乡以及实现小康社会,均是一个关键举措。其中,节能、节材和室内环境改善、减少垃圾排放与处理等要点都与绿色建材密切相关。

  可以说,发展绿色建材是推行绿色建筑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众所周知,建筑材料,包括建筑上的一砖、一瓦、一铁、一石,都是能源与资源的固化物,在其生产、制造和运输过程中,无不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相关数据显示,每生产1千克水泥,会排放0.8千克二氧化碳,每生产1千克钢,会排放2.23千克二氧化碳,每生产1平方米瓷砖,会排放7.38千克二氧化碳。每平方米中层住宅楼所使用建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300千克。在我国,每建1平方米建筑物,须消耗钢材50~60千克,消耗混凝土0.2~0.23吨,砖0.15~0.17吨。建筑物建造与日后拆除过程中,还将产生大量废弃物。显而易见,为了节约资源,节能减碳和保护环境,就应当大力发展绿色建材,着力改变建筑业过于依赖高耗能、高污染和难于再生循环利用的某些传统建材的现状,减少建材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建材的循环利用与再生利用水平。还要通过发展绿色建材来进一步提高建筑标准化与工业化水平。

  室内环境分为室内空气品质与室内物理环境(声光热环境)两大类。

  其中,室内空气污染,又可分为物理污染(如粉尘)、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如霉菌)三类。

  过去,由于未重视绿色建材的研发,致使在建筑中大量使用的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和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室内物品(包括家具),不乏会散发较多化学污染物的材料和产品。而且,由于我国过去缺乏关于建筑及装修材料和物品有害物限量的严格和科学的法规和标准,而消费者又难以鉴别这些材料和物品的环保程度,致使高散发有害物的建筑材料、室内材料和物品大量进入市场、投入使用。

  室内空气中的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解释为“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过高往往会引发病态建筑综合症、与建筑有关的疾病及多种化学污染物过敏症。美国环境保护署历时5年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许多民用和商用建筑内的空气污染程度是室外空气污染的数倍、数十倍,甚至超过100倍。因此,美国已将室内空气污染列入危害人类健康的五大环境因素之一。因此,应当大力发展健康、无污染的绿色建材,并加大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监测与控制力度,保证居民具有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

  另外,发展绿色建材事业,可提高建筑材料的循环再生利用率,对于减少垃圾排放和处理,也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建筑物是能源与资源的固化物。世界上约50%的资源用于建筑物,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50%也来自建筑物。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约占25%,加上与建筑业相关的能耗(如钢铁、水泥、玻璃等建材工业的能耗)约占46.7%。约有40%的CO2排放量来自建筑物。因此,建筑业占节能减排的半壁江山。如果我国不在建筑领域迅速采取重大的节能减排措施,包括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产业,那么实现节能减排至少有半句是空话。

  记者:您长期从事建筑环境声学的教学与研究,请问,从建筑声学的角度看,绿色建材发展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吴硕贤:如前所说,建筑物理环境分为热环境、声环境与光环境。

  由于我本人是建筑环境声学方面的专家,所以我着重谈一下人居声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绿色建材对于改善人居声环境的作用。声环境是我国长期被忽视的人居环境问题之一。在我国各地环境污染投诉案件中,对噪声与振动干扰的投诉数量经常高居首位。例如,我国许多住宅和其它建筑,临近交通干道而建。而目前我国昼夜车流量有增无减,使得昼夜噪声级几乎同样居高不下,往往达到80多分贝,超出“白天不超过70分贝,夜间还应更低”的标准不少,给临街居民带来严重的噪声干扰,影响其工作、生活与健康。

  改善人居声环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搞好公共建筑,尤其是音乐厅、影剧院等观演建筑,体育馆、会议厅、演播厅以及候机、候车厅和教室、医院等建筑的建筑声学设计。

  为了保证良好的厅堂音质和控制噪声,就应当努力研发具有良好隔声、隔振和吸声性能,同时具有无污染、防火、耐腐蚀性能的绿色声学建材。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良好的人居湿热和光环境,还应当努力研发具有良好保温、隔热、除湿以及具有良好控光性能的绿色建材。这对于改善人居热、声、光物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您对于发展绿色建材产业还有哪些建议?

  吴硕贤:除了上述性能之外,绿色建材还应向具有高强、轻质、防火、耐腐、抗震等优良性能的方向努力,着力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绿色建材,做大做强绿色建材企业,创立民族知名品牌,占领国际市场。

  建筑材料工业的产业关联度高,能拉动的上下游相关产业包括冶金、化工、建筑、轻工与纺织等多个行业。加上与之相关的建筑业面大量广。今后我国每年新建建筑面积仍将达20亿m2。未来10年,我国推行绿色建筑的市场规模可能达到数万亿元之多。可见,推行绿色建筑产业包括绿色建材产业将会有力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众多就业岗位。

  去年9月2日,工信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该文件提出,到2018年我国绿色建材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将提高到20%。这无疑是个利好的消息。相信在这一重要文件指导下,我国的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事业会大大往前推进。

  建议加大对与绿色建材相关的建筑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投入力度,培养相关人才,建立相关的重点实验室和绿色建材研发与检测评定中心,保障我国绿色建材事业切实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绿色建材的研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化工、材料、结构、建筑、环境等,应当提倡建立跨学科协同攻关的研发平台和机制,以保证研发水平和提升创新能力,同时要研究将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举措。

  加强有关绿色建材的立法工作。加速和强化对绿色建材相关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制订、推广和修订工作,建立相应的节能效果、环保效果的监测与验证规范,以及严格的建材性能评估与标签制度。

  此外,还应当扩大宣传与做好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利用绿色建材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同时,制订相关政策,鼓励单位和个人积极推广、应用绿色建材产品。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在记者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时,吴硕贤表示,绿色建材的研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化工、材料、结构、建筑、环境等,应当提倡建立跨学科协同攻关的研发平台和机制,以保证研发水平和提升创新能力,同时要研究将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举措。

2016-03-10 13:11:28

Municip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partments timely publicize and interpr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efficient and ineffective pollution control facilities an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s for enterprises within their jurisdiction, and organize enterprises to complete self-examination by the end of October 2024.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found in the self-examination, enterprises should formulate rectification measures and actively promote rect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