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水泥行业亏损面近40% 孔祥忠谈水泥行业结构性改革

2016-02-29 09:23:22

水泥是建材大行业中的主要产品。水泥行业去年整体还是盈利的。但行业利润下降了60%以上。南方盈利北方亏损。水泥行业的结构性改革也是随着整个国家这一轮从需求转到供给侧,重新审视行业这一路走来出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供给侧改革的实质还是转型升级的内容。

  水泥是建材大行业中的主要产品。水泥行业去年整体还是盈利的。但行业利润下降了60%以上。南方盈利北方亏损。水泥行业的结构性改革也是随着整个国家这一轮从需求转到供给侧,重新审视行业这一路走来出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供给侧改革的实质还是转型升级的内容。

  水泥行业进行结构性改革,我总结的四句话是:遏制新增去产能、兼并重组集中度、行业自律谋共赢、创新发展可持续。

  我想谈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中国水泥行业的基本概况;第二,水泥行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第三,谈一谈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从国家层面应该出哪些政策,或者正在落实哪些政策,应该怎么去做,一个预期。

  一、行业基本概况:

  水泥项目投资到去年为止基本上投资已经接近尾声,虽然名义上的在建还有很大的产能,但是这些在建的有很大一部分不定能落实投资进行实质性的建设,有不少新建水泥项目或多或少都有被地方政府绑架的背景。

  产品需求从去年开始出现了掉头,之前水泥年产量一直在逐年增长。随着GDP下降,水泥消费也在下降,这个下降加重了整个产能过剩的程度,产能利用率也进一步下降。市场对水泥的需求是刚性的。水泥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方面,就水泥去库存来说其实不是很重要,它跟钢铁和其他不一样,水泥的保质期是三个月,短期内价格会拉的很高,市场不利的时候他会停了,所以水泥价格会随着市场需求和季节变化产生较大的波动。去年基本上是南方盈利、北方亏损。去年北方地区整个房地产投资和GDP增速都下来了,而且下降幅度都比较大,多数超过两位数,这是北方水泥全面亏损的主要原因。

  去年整个行业的亏损面将近40%,还是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面对产能过剩加剧和行业效益下降的压力,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要去做一些事,首先是怎么能在短时间能把行业的效益提高,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重要的内容。

  二、分析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增产能没有得到遏制:到去年为止投产的31条生产线,另有3条线建好了没有投产暂未计入。截止2015年底全国共有1764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熟料的实际产能达到了20亿吨。熟料产能同比上涨2%。按照在建项目预计今年还有3500万吨产能的释放。按照前两年水泥中熟料平均占比计算,水泥产能在33亿吨。去年熟料产量是13.35亿吨,熟料产能利用率在66.8%,这个产量的数据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们水泥协会掌握的产量数据比国家公布要低10%,也就是说实际产能利用率应该是比较低的仅60%。根据以往数据分析,我国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达70%以上,全行业就会出现盈利。但在产能过剩加剧、市场需求下降、企业效益下滑的情况下,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还在新上水泥项目,国务院早有文件规定要遏制新增水泥产能,但是一直是“政令不出中南海”。

  2、淘汰落后产能不明显:“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约7亿吨左右,这主要是上一轮的淘汰落后产能,是以淘汰立窑生产线水泥粉磨站,真正淘汰落后熟料产能仅3亿吨。而“十二五”期间累计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6.9亿吨,净增熟料3.9亿吨,换算实际净增水泥产能6.5亿吨。

  3、市场集中度低、区域市场协调能力差:全国3500多家,前十家大集团熟料占57.68%,而水泥产量仅占总量36%。由于大企业在水泥产能上偏低,外购熟料生产的水泥粉磨站主导了低端水泥产品价格。偏低的水泥市场集中度导致区域市场协调能力差,低价竞争成为市场常态。

  4、企业效益差,创新乏力。由于近两年企业普遍经济效益差,甚至许多企业出现亏损,创新投资乏力。多年持续的投资建设和兼并重组造成企业负债加重。企业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融资困难。

 三、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遏制新增产能:

  1、三年内停止水泥熟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备案(核准),包括以水泥窑协同处置建设项目、异地搬迁建设等名义的项目备案。停止化工PVC项目建设的配套水泥建设项目核准,建议取消电石渣生产水泥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已经资源化的产品不能够享受国家的政策)。停止以技术改造名义扩大或更换大规格装备的新增产能行为。停止所有水泥粉磨站的项目备案。

  2、取消产能置换政策。用淘汰落后产能指标置换新上产能的政策,与现实的化解产能过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有冲突的。许多产能置换项目“报小上大”,地方政府还支持“边建边报”。

  3、建立水泥项目投资备案的市场监督机制。建议对新上水泥项目的投资者,先到碳交易市场购买碳排放指标,然后经行业协会评估论证后,再进入政府部门的备案(核准)程序。

  我们认为政府应该发挥社会力量,增加社会监督,来对新上项目有一个前置条件,这样的话对遏制新增产能可能才起到真正的作用。

  (二)在去产能淘汰落后

  1、应用政策量化去产能指标。首先淘汰387日产2000吨以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减少约1.7亿熟料产能,加上约800万吨立窑产能,按15年熟料消耗计算,产能利用率可以从60%提升到71%以上。再从762条4000以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中淘汰50%,减少约3.6亿吨熟料产能,现有产能利用率将提高到80%以上,产能过剩彻底化解。单线年产60万吨以下规模水泥粉磨站全部关闭。去产能淘汰落后没有量化指标是不行的。

  2、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淘汰落后。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日产1000吨和部分日产2000吨规模的水泥窑主动关停的很多,还有部分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提出淘汰和拆除小窑的难度不大。

  去产能淘汰落后就是要拆除水泥窑。难度在企业和地方政府。国家对被拆除水泥窑的企业要有适当的经济补偿,这有利于加快去产能淘汰落后。没有资金补偿全靠市场淘汰的话,势必会拉长淘汰周期。

  3、严格执法去产能淘汰落后。对手续不合法规的新增产能建设项目、对环保、能效、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坚决关停。

  其实,涉及水泥行业的法规标准已经很齐全很严格了,关键是执法力度不到位,这是最根本的。

  4、必要的金融政策支持去产能。国家对水泥行业的去产能淘汰落后要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设立专项资金,以解决去产能过程中职工就业和企业债务处理问题。国家对淘汰的企业应该有一定的补偿,也可以设立专项基金,这还是一个新的尝试。

  5、国企的去产能和淘汰落后。国企水泥企业在去产能中应该很好地利用政策做好两件事:一是抓紧列出“僵尸企业”名单,利用国家的“呆坏账核销”政策,对僵尸企业进行“债务核销”并关闭之;二是利用政策环境,突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瓶颈,大胆果断剥离不良资产,改善企业资本结构。央企和国企在追求规模效应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资产的质量,资产质量的好坏决定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弱。

  (三)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1、以前10家大企业集团水泥产能占总量70%为目标,支持大企业对市场的整合。

  2、国家出台《重点支持水泥企业兼并重组名单和鼓励优惠政策及措施》,尤其要加快推进央企与地方国企、跨省区之间的国企的同业整合。水泥是一个区域性的产品,每一个区域市场集中度提高了,企业效益也就出来了。

  3、水泥上市公司要根据去年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和银监会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现金分红及回购股份的通知》,大力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和活力。

  (四)区域市场建设与协调

  1、以市场信息沟通为手段,做好水泥区域市场建设和协调工作。以区域内大企业为主体,通过行业协会平台,建立区域市场的市场信息沟通机制。

  2、以市场整合为目的,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按省份区域市场为核心,以区域内2-3家大企业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为目标,推进市场整合。

  3、以提升企业效益为中心,建立和强化行业自律。反对市场垄断、反对低价倾销,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4、推动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实力。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企业贯标达标、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建设。

  (五)扩大贸易和加大海外投资

  1、近十几年我们的水泥出口量很少,20多亿吨的水泥中国人自己消化掉,每年1400万吨左右的出口量,总量的1%都不到。我们要扩大水泥出口量并争取水泥出口退税,鼓励沿海和边疆地区水泥企业产品出口,这也起到一部分化解产能过剩的作用。

  2、继续加大海外水泥工程建设的总包业务,带动中国水泥机电装备和技术、人才输出。

  总体来说,对于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我想应该相信党的决策、相信政府的决心、相信企业家的智慧。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将促进行业转型升级,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水泥是建材大行业中的主要产品。水泥行业去年整体还是盈利的。但行业利润下降了60%以上。南方盈利北方亏损。水泥行业的结构性改革也是随着整个国家这一轮从需求转到供给侧,重新审视行业这一路走来出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供给侧改革的实质还是转型升级的内容。

2016-02-29 09:23:22

今天的水泥行业还存在一个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新力度的问题。结构调整不到位,市场集中度低,价格战难免;转型升级难,产业链延伸缓慢,绝大多数企业竞争力不强;创新力度弱,企业研发投入少,管理提升慢。

2015-09-02 13:22:30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