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过剩产能需政策与市场并驱

2016-02-16 09:50:42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全球经济放缓等引发需求端不振,此前急速扩张并拉动中国经济的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现象开始显现并日渐严重,而这其中,煤炭、钢铁等行业尤为明显。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全球经济放缓等引发需求端不振,此前急速扩张并拉动中国经济的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现象开始显现并日渐严重,而这其中,煤炭、钢铁等行业尤为明显。

  产能过剩引发了决策层的高度关注,去年下半年以来,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到领导人调研时的讲话,去产能频频被提及。本月初,国务院相继发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明确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实现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用3至5年的时间,煤炭行业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

  然而,任何一次过剩产能的化解都殊为不易,尤其此次钢铁、煤炭等由于集中在上游的资本密集型行业,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到下游的电力、房地产、汽车、化工乃至整个当下中国的传统行业。去产能过程的困难重重,以致李克强总理日前在国务院专题会上强调,要以壮士断腕的精神予以推进。

  谈及化解过剩产能之策,首要乃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与唯GDP价值观。就目前状况而言,不少钢铁、煤炭行业,长期是一个地方的经济支柱,不但给地方财政创收,还牵涉到就业问题。因此,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相关保障政策如安置就业等方面需要统筹考虑,同时要积极开拓新的替代产业,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按规定对地方化解过剩产能中的人员分流安置给予奖补。如此,才能让地方经济保持正常运行,不至因旧的产能失去而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虽然对于当下中国而言,不少产能出现了结构性过剩,但不少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更新、改造、完善,而发展中国家则正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因此需要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发挥我国优势产能的作用,如高铁、基建相关行业可以借助“一带一路”等渠道,开拓海外市场,促进国际间互利共赢。

  政策引导在去产能过程中虽举足轻重,但市场的作用更不应该忽视。刚刚过去的2015年,产能过剩的煤炭、钢铁行业已全行业亏损,其中亦不乏“僵尸企业”,这些“僵尸企业”之所以能够生存,主要借助于银行放贷或政府支持。因此,要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让“僵尸企业”金融断奶、财政断粮,让市场将其淘汰,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所指出,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对于一些尚有价值的企业,可引导有技术和市场的大企业对其兼并重组,并以高科技推动行业从供给端革新,弥补我国当前“高精尖”产品的短板。

  只有真正放下,才能更好地前行。对于旧的过剩的产能进行裁撤淘汰,无论从经济转型升级还是历史发展规律角度来看,均为大势所趋。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又走入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此时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性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因此,化解过剩产能需“壮士断腕”,痛下决心,如此既有利于重新树立新的生产方式,亦可助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前行。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全球经济放缓等引发需求端不振,此前急速扩张并拉动中国经济的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现象开始显现并日渐严重,而这其中,煤炭、钢铁等行业尤为明显。

2016-02-16 09:50:42

On November 21, the Western Construction (002302) issued a prospectus for issuing stocks to specific targets in 2021. The company plans to introduce Conch Cement as a strategic investor through this issue, and Conch Cement will subscribe for 183 million shares, accounting for 12.48% of the total equity after the issue, becoming the second largest shareholder. The purpose of this issue is to optimize the capital structure, supplement liquidity and repay bank loans, which is expected to bring the company an annual increase of 8.85 billion yuan in operating income and a total profit of 708 million yuan, up 38.71% and 78.23% respectively from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