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发谈供给侧改革:增加有效和绿色供给是改革的重点

2016-02-03 13:08:26

在新常态背景下,我们提倡的是有效的GDP,是绿色GDP,我们的调结构也是围绕GDP的构成来调整。最后供给侧改革的成功与否,也是看GDP的构成和质量。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考量也不再是简单地看一个总数,而是要看其增长内容在哪些方面,它的构成是什么。这些都是非常重要和需要关注的。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讨论,已有不少报道,我们还从专家访谈的角度进行了一些准备,让更多行业的专家和有识之士来分析和解读改革政策的深刻内涵,以及结合相关行业如何进行改革,让这一重大改革机遇真正成为推进行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建材行业十几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断上升,作为经济建设的基础产业,也为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下,建材行业同样也面对不少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大宗传统建材产能严重过剩、新兴建材需求的有效供给不足等,如何破解这些矛盾,找到产业未来进取的方向和目标,是当下大家都关注和关心的问题,同样需要有识之士来进行一些冷思考,把问题梳理清楚,把方向把握好,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弄明白,这对行业下一步的改革与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一件事情。

  为此,前不久记者专访了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会长刘长发,请他谈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理解以及这项重大改革举措将会给建材行业未来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什么

  我们现在提的供给侧改革,不同于西方的供给学派,完全是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特别是从面对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角度和出发点提出的。

  孟宪江:2015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于供给侧改革,现在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但这将是我们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关注和谈论的一个话题,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要进行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涵盖了很多行业,建材行业只是其中之一。

  首先,我们要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大的概念,然后再从行业的角度,谈谈建材业同供给侧改革的关联,看看供给侧改革对我们来说是不是一个机遇?如果是机遇的话,我们又该如何认识它、理解它、用好它?“十三五”期间,在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请您从思想和理论的角度,为行业企业该如何去做,提一些建议。

 刘长发:中央最近接连出台的政策都是大手笔,令世人刮目相看,让人耳目一新。在经济方面,中央更是频频出招: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理念;五中全会结束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思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还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这一系列理论的提出,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理论全面系统的思考,并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才是我党执政的真正的指导思想。

  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后,中央非常明确地提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我们与所谓的西方政治经济学的关系,只是借其中的某些方法和工具,为我所用。中央提出的这一系列举措,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是一个系统的经济理论,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理论全面系统的总结与高度概括。

  这套理论也明确告诉大家,我国现在的经济没有姓资姓社之说,我们走的就是社会主义道路,举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旗帜,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是马列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包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理念”,都属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提出不同于西方经济理论,它回答了很多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两者之间的区别,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等问题。实践证明,这条路可以走通,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阶段、新时期的一个新的发展。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理论说明白,实践有成果。

  “供给侧”在西方并不是一个新名词。100多年前的萨伊尔定律认为:供给是可以创造市场的。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供给学派,提出了相较于凯恩斯刺激需求政策不同的刺激供给理论。这套理论被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撒切尔政府所采纳,进行了相应的实践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里根时代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其成果就是克林顿时期的新经济,奠定了美国新时期在互联网、遥控、遥感、信息技术、硅谷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实现了美国经济在新阶段的新增长。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美国凭借增长的经济力量再一次取得了世界霸权地位。美国在电子信息、军事武器方面具有了完全的竞争优势,充当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旗手,开始了信息革命,进一步巩固了美国的霸权地位。英国撒切尔夫人的供给侧改革也使得当时老态龙钟、每况愈下的英国经济全面复苏,撒切尔本人也因此被世界公认为铁娘子,其任期也非常长。

  我们现在提的供给侧改革,不同于西方的供给学派,完全是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特别是从面对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角度和出发点提出的。我国现在的经济结构调整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老百姓太多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说明我国市场的现状不是需求有问题,而是生产出现了问题,供给侧出现了问题。这边很多房子卖不出去,那边又有很多人没有房子居住,或者是即便有房子居住,也并不称心如意,老百姓花了很多金钱,住得并不舒适、安全、美观。面对这种现状,老百姓非常无奈。这很明显不是市场的问题,是供给出现了问题,这就是供求失衡。

  我们过去的那一套发展已不适应现在的要求。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市场经济是短缺经济,供不应求。以水泥为例,那时,每吨立窑水泥在广州可以卖到800~1000元,虽然是低品质水泥,但因刚刚改革开放,要搞建设,又没有更好的水泥,所以它有市场。随着国情和市场的变化,我们没有很好地把控好节奏,导致现在的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前不久,我在做一份研究报告时预测,因为没有找到新的市场,没有创新研究,未来15~20年,我国水泥产能将有2/3会退出市场。这是发展惯性导致的结果。

  早在1995年,我国就提出了转变增长方式的概念,但实际上是不但没转,反而让原有增长方式的势头一直在膨胀,这种惯性导致了我们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生产和市场不相适应。处于这种严重过剩状态的不仅是水泥业,煤炭、钢铁、电力、有色金属等行业都是这样。在这些产业中,低端产品一窝蜂地上马,但其技术水平都处于同一层次,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现在连我国高技术含量的光伏发电等新兴产业也都是如此,一窝蜂地建设,没有规划,导致项目一开工就开始过剩。这种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已经使得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陷入困境,而这个结果就是我们自己造成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由于不恰当地实施了“十大产业振兴”,结果现在全都是过剩产能,很多都是无效投资,包括房地产的大量库存。

  为了彻底解决以上问题,中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从本质上来说,供给侧改革是吹响了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的总攻号,也标志着从现在开始进入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实质性阶段。

  关于供给侧改革中的“三去、一减、一补”,个人理解有以下三点内涵:一是化解过剩产能;二是发展新的供给,满足老百姓全面追求小康生活、追求幸福所迫切需要的,而现在又未能满足的需求;三是我国目前已经是正在崛起的世界大国,从现在开始培育国家的全球竞争优势,为占领全球制高点,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或者世界强国做战略上的考虑,是对未来世界格局进行主动进取的一个战略决策规划。

  美国政府在里根时代的供给侧改革是推行西方的自由化,而我国现阶段的供给侧改革是要在某些方面进行有效的计划,所以我们的供给侧改革与西方的供给学派是有本质区别的。在培育竞争优势方面,要吸取当初搞“两弹一星”时的经验,这样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当初,国家经济那么困难,工业一穷二白,科技极其不发达,一切从零开始,中央号召全党、全国,组织数万人参与“两弹一星”计划。如果没有当时集中的计划组织,就没有后来这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现在有这么好的经济基础,我们一定要站到战略的高度,培育几个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杀手锏”,这样才能支撑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让大多数人幸福。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另一个实质内涵。

  供给侧改革对建材行业的利好

  对于建材行业来说,供给侧改革应该不仅仅是一个去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把绿色发展还仅仅停留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的层面。当前建材行业更多更大的注意力、出发点、重点、着力点应该放在建筑部品产业,而建筑部品的发展一定要适应建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满足老百姓在居住方面还未被满足的需求。

  孟宪江:您认为供给侧改革对建材行业会有哪些利好呢?建材行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落实好这一战略举措?

  刘长发:对建材行业来讲,2014年我在领衔做建材行业“十三五”重大问题研究时,所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发展主题都和中央的供给侧改革是一致的。我们提出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和“创新、绿色、融合”的三大理念,都与供给侧改革的五大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调整建材产业结构。在建材行业,水泥、玻璃等大宗传统建材的低端产品严重过剩,而新的、高端的、有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又没有,或者是严重不足。所以我们提出了转型升级,提出了“创新、绿色、融合”,这完全符合中央精神。建材行业下一步的工作离不开这些,我们所提出的绿色发展也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建材行业的转型升级是以降本增效为目的,实现产品制造效率、效能、效益的普遍提升;以延伸产业链为主线,实现产品品质提升和功能增加;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创新、绿色、融合”三大理念的具体表现是: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业创新,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坚持绿色发展,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更加强调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绿色建材和生态治理材料发展;坚持融合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建材产业融合、建材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融合、建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对于建材行业来说,供给侧改革应该不仅仅是一个去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把绿色发展还仅仅停留在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的层面。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自己仅仅局限于水泥、玻璃、陶瓷、砖瓦灰砂石等传统建材领域之中。因为这些传统建材,发展潜力有限,已不可能再做更多的文章,而且未来15~20年,这一领域有2/3的产能将退出市场。以水泥产业为例,现在95%以上是新型干法,还能有多少潜力可挖呢?当前建材行业更多更大的注意力、出发点、重点、着力点应该放在建筑部品产业,而建筑部品的发展一定要适应建筑工业化和现代化要求,满足老百姓在居住方面还未被满足的需求。这才是建材行业真正的转型升级。

  为此,我们现在一定要痛下功夫,因为转型不应是一个渐进过程,而应是一个突变过程,是一个转折点,是毫不迟疑的。我们不要再纠结于在传统产业上下大力气,传统产业未来的出路就是减量化发展,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工作,在三个维度中做减法和加法,即发展深加工制品,延伸产业链,但这不再是建材行业今后关注的重点,不是未来建材业发展的主流。

  在新常态下,发展建筑部品产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及其制品和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产业发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工程总承包、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产业咨询、检验检测认证、节能环保、业务外包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同时积极推动制造企业向服务化转型,才是建材工业的发展重点,是行业发展的主流。

  为满足人们在人居环境和条件方面的新要求、新期待,建筑业将朝着现代建筑产业的方向发展,现代建筑产业由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构成。其中,工业化是前提,绿色化、智能化是目的;建筑工业化,即指产品生产工厂化、建筑施工装配化,通俗地讲,就是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建筑部品产业是建筑工业化的产物,将成为新阶段建材工业的最大增长空间,它是由不同材料集合而成的能够满足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建筑产品。建筑部品按用途分,主要包括建筑构件、墙体、屋面、门窗等产品;按功能分,主要包括保温隔热、防水、防火、隔音、密封、装饰、粘交联等产品。建筑部品产业新阶段的发展重点为绿色建筑部品。建筑部品的发展空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业转方式的程度,但广大建材企业应突破仅仅作为原材料提供商的现有格局,竭力延长产业链,主动伸入建筑业。发展建筑部品,既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效率、保障建筑物品质,还能使建材产品更好地满足建筑物功能要求。

  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一是要以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绿色发展水平;二是以智能转型为重点,加快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两化”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通过企业微创新,形成差异化市场竞争格局,突破同质化、价格战等低层次竞争模式,提升企业的市场服务能力。

[Page]

  新常态下,建材工业的发展要走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国际化、深化改革之路。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间或产业内部各环节间通过技术渗透、业务交叉而逐步形成新产业或新业态模式的动态过程,产业融合的本质是产业创新。发展建筑部品产业需要下大力气推进建筑、建材产业融合,打通建筑、建材、房地产产业链,促进建筑、建材、房地产企业从合作走向磨合,再从磨合走向融合。产业融合的核心虽然是技术融合,但需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突破传统建筑业的发展模式。

  建材行业走创新发展之路,需要切实解决企业如何成为创新主体的问题。首先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其次是加强知识管理,然后要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需要走协同创新之路。

  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应该是绿色建材,是建筑部品。这也是建材行业“十三五”期间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处于第一位的。在发展建筑部品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推进绿色化,把绿色建材作为建筑部品领域的重中之重。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建筑,就要发展相应的建筑部品,而建筑部品本身还有一个绿色化的问题。自从1995年全国绿色建材应用研讨会首次提出绿色建材的定义及内涵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绿色建材发展还依然主要停留在原材料制备的绿色化层面,能够满足绿色建筑功能要求的绿色建筑部品发展缓慢,且市场推广步履维艰。为此,下一步在供给侧改革引领下,建材工业的绿色发展之路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意识,下大力气推动绿色消费,依靠政策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在国际化方面,我们建材行业要实现由“引进来”为主向“走出去”为主的转变,实现由产品输出为主向技术、品牌、模式、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企业“走出去”既要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相衔接,也要与国家对外援助计划相衔接。

  在行业发展和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理清以下问题。一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明确政府行业管理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行业管理主要管节能、环保、质量、安全。二是处理好政府行业管理中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关系问题。三是处理好政府行业管理和社团行业管理的关系,明确业务边界,切实解决缺位、错位、越位问题。四是政策的执行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如何才能实现有价值的创新

  新常态下,建材工业的技术创新方向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技术,主要包括智能机器人和产业互联网技术;绿色制造技术;产品设计技术——工业设计等方面。建材行业还要构建市场条件下行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以更好地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培育打造更多创新引领型企业。

  现在从行业或者企业来讲,不要再抱着过去那种传统的思维,只喊口号,而是要立即转变观念,付诸行动。这也是转型升级中最重要的。

  孟宪江:建材行业虽然是个比较传统的产业,但近年来也有不少的创新改革,面对新的改革机遇,您对创新有哪些新的见解和建议呢?

  刘长发:现阶段建材工业的创新绝不是简单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基础,不可或缺,但是我们现在一定要全面出击,要创造新业态、创造新需求、创造新技术、创造新管理,这些都属于创新的范畴。

  创新要讲究融合创新。建材工业的发展已进入全面创新、融合创新引领的时代。我们每个机构、每个企业为社会提供的是一个产品,这个产品不外乎是知识和资源的结合。对于资源来讲,大家可以通过一个大体相一致的价格获取,但对于知识来讲,可以说,市场上的竞争就是产品知识含量的竞争,产品知识含量的不同导致了产品价值的不一样。而知识是由市场洞察、产品设计、生产与应用、市场运作等因素构成,相对应的就是战略创新、设计创新、生产技术创新、应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新常态下,建材工业的技术创新方向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技术,主要包括智能机器人和产业互联网技术、绿色制造技术、产品设计技术(工业设计)等方面。建材行业还要构建市场条件下行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以更好地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培育打造更多创新引领型企业;通过组建不同形式的技术创新联盟,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问题,充分发挥协同创新效应。我们当前最需要突破的是观念、理念、思想、思路,以及发展战略上的转变,所以我们应将战略上的创新作为引领行业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首要因素。

  在创新概念中,我还有提到微创新的概念,它尤其适用于当前产能绝对过剩的水泥产业。微创新的概念首先在互联网企业提出,主要是指基于现有可获取技术知识或当前通行经营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微小变革或改进,并能给企业带来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创新活动。

  大家都知道产品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产品知识含量的多少,而产品知识的持续变革和提升,将会带来产品价值的不断提升。当前人类正处在知识爆炸时代,新知识正呈磅礴之势层出不穷,人们完全有可能越过原始创新,而从浩瀚的新知识中找到能够增加自身产品功能或改进经营方式的知识来实现微创新。

  微创新具有五个特点。一是微变革,从小事入手,从小处着眼,不以善小而不为,积小胜为大胜。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站在市场的角度,针对产品的微小需求或需求的微小变化,而对产品或服务所进行微小变革或改进。三是一种知识融合创新,或称知识整合创新。四是低成本、低风险,以现有知识整合为特征进行成本较低、风险较小的创新,为企业改进产品或服务提供不断尝试、不断试错的可能。五是低门槛,微创新主要是基于对现有知识的整合,所以门槛较低,易被竞争者模仿跟进,这就要求企业具备可持续的微创新能力支撑。

  以现在产能绝对过剩的水泥产业来说,就非常适合在微创新上面下功夫。水泥企业微创新的主要方向表现在产品、商业模式、市场服务、降本降耗、提高效率方面。在产品方面,可在工程满足度方面改善或增加功能,以或降低工程造价;细分市场,进而细分产品,改变产品的提供方式,拓展新用途。在商业模式方面,构建产品链上下游企业朋友圈,着力打造共赢原则下的利益共同体;拥抱“互联网+”,探索适合水泥产品特点的电子商务模式,进而探索与金融工具相结合的水泥产品营销模式。在市场服务方面,应持续改进客户关系管理,开展深度产品应用技术服务,随时创新产品销售政策。在降本降耗、提高效率方面,可实行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推动生产经营全过程提升降本降耗的潜力。

  对于水泥企业开展微创新,我的建议是做好微创新顶层设计,系统制定企业微创新战略规划;努力打造企业微创新文化,营造大众创新的微创新氛围;鼓励成功,包容失败,勇于试错;找准切入点,通过对市场的深刻洞察,选择不被竞争对手关注的冷门切入。

  孟宪江:非常感谢您针对建材行业的未来发展论证了行业供给侧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且也为建材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与途径。对于当前就要实施的这项战略举措,您认为还需要哪些层面的配套?企业还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刘长发:若要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战略举措落实好,我们在把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脉络和这届政府执政以来的思想体系理清、弄明白之后,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突破。我们建材行业为国家“十三五”提出的建议完全符合国家要求,也完全符合行业发展需求。

  政府方面一定要将供给侧改革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口号上,不能流于形式,说一套做一套。以前有的政策无法落地,是因为在理论上没有得到解决,而现在,相关理论得到了解决,就应该将战略政策真正落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发展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工具和方法是可以共用的,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有本质区别的。资本主义发展经济是为少数人服务,社会主义发展经济是为多数人服务。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一些工具和手段,以达到为人民服务,实现国家强大的目标。

  下一步,在宏观政策层面,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将很快出台。这一届政府非常务实,不会提提口号就完了,地方政府一定要在落实中央决策上下功夫。还有就是无论行业还是企业,不要再抱着过去那种只喊口号的传统思维,而是要立即转变观念,付诸行动。这也是转型升级中最重要的。这次改革,国家层面已然下定决心,那些只顾自己沾沾自喜、夜郎自大的企业,最后市场是不会给他们机会的。尤其是那些大的国企负责人一定要在新常态下迅速转变思想意识,尽快面对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最终引领新常态。

  今后,对各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考核机制与指标也将发生实质性变化。GDP的增长分为三种:有效增长、无效增长和有害增长。我们回归新常态,把速度放下来,把质量提上去,就是要把有效的GDP增长做大,把无效GDP增长做小,把有害GDP增长消除。在新常态背景下,我们提倡的是有效的GDP,是绿色GDP,我们的调结构也是围绕GDP的构成来调整。最后供给侧改革的成功与否,也是看GDP的构成和质量。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考量也不再是简单地看一个总数,而是要看其增长内容在哪些方面,它的构成是什么。这些都是非常重要和需要关注的。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在新常态背景下,我们提倡的是有效的GDP,是绿色GDP,我们的调结构也是围绕GDP的构成来调整。最后供给侧改革的成功与否,也是看GDP的构成和质量。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考量也不再是简单地看一个总数,而是要看其增长内容在哪些方面,它的构成是什么。这些都是非常重要和需要关注的。

2016-02-03 13:08:26

阿达尼在印度水泥行业也是大佬级别的人物,是印度第二大水泥生产商。他2022年收购了豪瑞公司在印度的水泥业务,以105亿美元的收购价获得了每年约7000万吨水泥的产能,由此进入了这一行业。阿达尼计划到2028年将水泥的年产能扩大至1.4亿吨。阿达尼此前已投入16亿美元收购桑吉水泥、彭纳水泥,预计将追加获得2100万吨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