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资产注入获批 同力水泥要改行?

2015-09-02 08:58:13

8月31日晚间,同力水泥(000885,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协议受让控股股东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河南投资集团控股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一事获得河南省国资委批复。

  8月31日晚间,同力水泥(000885,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协议受让控股股东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投资集团)全资控股的河南投资集团控股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展公司)100%股权一事获得河南省国资委批复。

  同力水泥表示此次交易是公司在稳固并发展既有水泥主业的前提下,积极延伸水泥业务产业链,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符合公司自身业务发展方向。

  记者注意到相关政府文件中明确提出“推动同力水泥公司采取定向增发等方式逐步退出水泥领域”,但同力水泥相关人士表示对此不发表意见。

  发展公司获新融资渠道

  据了解,发展公司的重点投向河南省重点地区基础设施项目。截至2014年底,发展公司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依次为87764.65万元、79264.44万元、8500.01万元、0万元、1.49万元。对于这一业绩情况,同力水泥人士认为主要是由于基建周期较长所致,公司更看重发展公司未来的潜力。

  对于投资集团来说,将发展公司放进上市公司相当于左手倒右手,但是却使发展公司获得了新的融资渠道。据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称,一位关注河南国资改革的人士表示,河南省已明确投融资类公司改革的思路,并加快了运营模式和公私合作模式的创新。其中,投资集团承担了全省范围内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建设项目的投融资职能,而同力水泥作为河南投资集团的上市壳资源,其融资能力更强。

  如果从这一意义上讲,发展公司2014年底的负债率高达90.3%,如果能通过上市渠道进行融资,确实能大大改善这一状况。

  记者梳理发现,投资集团下属业务包括电力、金融、水泥、造纸、交通、房地产、旅游等行业,并控股同力水泥、豫能控股(001896,SZ)、安彩高科(600207,SH)3家上市公司,其中豫能控股属于电力行业,安彩高科则涉及电子、玻璃制造等行业。

  同力水泥欲退出行业?

  一边是新的基建业务,而另一边则是已经过剩的水泥业务。同力水泥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亿元,同比下降19.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321万元,同比下降0.9%。记者注意到,2014年6月,同力水泥非公开发行股票4800万股,中国建材旗下的中联水泥以现金方式认购,中联水泥借此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兴业证券认为,A股上市水泥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地方国资背景的小水泥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成为央企中国建材的联合重组对象,江西水泥、尖峰集团、福建水泥、ST狮头等都是之前的案例,其中与江西水泥和尖峰集团的整合最为成功。这些地方小企业在与中国建材联合重组之前大都面临经营困境,联合重组之后盈利能力明显改观。

  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天瑞集团通过二级市场连续增持同力水泥约7137万股股份,超越中联水泥成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约为15.03%。

  对于中联水泥及天瑞集团相继增持同力水泥,一位行业分析人士曾向记者表示,中国建材希望通过中联水泥整合河南水泥市场,不过河南省更希望本地企业天瑞集团来做这一整合,所以目前相持不下。不过,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当事企业的证实。

  2014年10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方案(2014-2017年)的通知》规划中提出,到2017年,前3家水泥企业集中度达到75%以上。截至2014年末,天瑞、中联、同力在河南省的熟料产能分别约为1970万吨、1780万吨、1240万吨,排名前3,份额分别约为21%、19%、13%。值得注意的是,规划中有一句话明确表示:“推动同力水泥公司采取定向增发等方式逐步退出水泥领域。”

  当被问及此事,上述公司人士表示对此不发表意见,“我不能说公司要退出(水泥行业),现在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这个文件正式出台之前征求过我们意见,但是在征求意见的时候并没有这句话,正式出台的时候突然有了这句话。”上述同力水泥人士表示,公司对此亦不发表态度,做好正常生产经营就行。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8月31日晚间,同力水泥(000885,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协议受让控股股东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河南投资集团控股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一事获得河南省国资委批复。

2015-09-02 08:58:13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