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股权争夺战《第一季——烽火狼烟》

2015-07-30 09:00:52

正如所有杰出的影视剧一样,一部优秀的作品离不开主线于辅线的相辅相成。由主线引领剧情走向,辅线交代事件背景并支撑主线进程。那么现在,让我们从头盘点一下山水水泥股权争夺战剧情演变进程,看看这场跌宕起伏的群雄演艺是如何炼成的。

山水股权争夺

  昨天,经过一年多的激烈“战斗”,在尔虞我诈过后,在爱恨情仇之末,先后卷入国内四个大型水泥集团,足以彪炳中国水泥行业史诗的山水水泥股权争夺战终于告一段落。山水水泥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斌在特别股东大会结束后公开表示,股东反对天瑞撤换董事会成员的要求。至此天瑞“夺权”终以失败告终。

  正如所有杰出的影视剧一样,一部优秀的作品离不开主线于辅线的相辅相成。由主线引领剧情走向,辅线交代事件背景并支撑主线进程。那么现在,让我们从头盘点一下山水水泥股权争夺战剧情演变进程,看看这场跌宕起伏的群雄演艺是如何炼成的。

  辅线:山水投资控制权争夺

  2005年  山水集团为香港上市注册中国山水投资有限公司,公司股权全部由管理层股东持有。

  2007年  上市前夕,3939名职工股东被要求以信托方式将股份交由张才奎作为受托人的张氏信托和李延民作为受托人的李氏信托管理。

  2013年11月  山水水泥推出《股份回购方案》和《境外信托退出性收益分配方案》,心腹变身心腹大患,山水水泥股权争夺战拉开序幕

  2014年3月  高管质疑当年信托合法性,《股份回购方案》和《境外信托退出性收益分配方案》被叫停,山水投资内部矛盾正式走上前台。

  2014年7月  山水水泥总经理助理王永平被辽宁警方刑事拘留,罪名为“涉嫌虚开发票”。王永平被捕被指因参与针对张才奎的维权受到“打击报复”,标志着山水投资内部矛盾进一步公开化。

  2015年5月  香港高等法院同意山水水泥2461名员工关于接管令的申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将接管山水投资43.2861%股份。张才奎所持山水投资的股份将降低至不足39%,面临着失去对山水投资控制权的风险。

  2015年5月  山水水泥推出山水投资酌情信托股份变现的方案。此举可以视为山水水泥为摆脱困局的一个尝试,同时也是张才奎对部分反对者的回击,并瓦解对方阵营。

  主线:水泥群雄的博弈

  2014年10月  中国建材逾15亿入股山水水泥变身山水水泥第二大股东,张才奎的引入使二者同盟关系确立。

  2014年12月  亚洲水泥年内第六次加码山水水泥,持股增至20.90%,超越中国建材成为山水水泥第二大股东,影响力剧增。

  2015年4月  天瑞水泥收购山水水泥28.16%股份成为山水水泥第一大股东,山水控制权争战全面拉开。

  2015年5月22日  山水水泥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会议通过由张斌(董事长)、张才奎、李长虹担任执行董事,常张利、李冠军担任非执行董事,吴晓云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张才奎初战告捷,继续拥有山水水泥控制权,但天瑞未参会,争锋相对意味正浓。

  2015年6月18日  天瑞水泥正式出手,提出召开股东大会,罢免其中一名现任非执行董事以外的全体董事;及委任七名新董事加入董事会,山水水泥股权争夺战迎来白热化阶段。

  2015年7月13日  山水水泥披露,亚洲水泥、中国建材将反对改组山水现有董事会,天瑞水泥要通过议案,必须获得山水投资的支持。

  2015年7月22日  亚洲水泥和中国建材表示两家公司有意共同提出自愿现金全面收购要约,天瑞水泥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危险。

  2015年7月23日  香港高院否决山水水泥托管人罢免多数董事提议,天瑞水泥盟友遇阻,29日股东大会再添变数,天瑞水泥正处于不利位置。

  2015年7月24日  天瑞水泥最终服软,撤回其于6月18日提出召开股东特别大会投票罢免多数董事会成员的请求,山水水泥股权争夺战有望告一段落。

  2015年7月30日  山水水泥特别股东大会召开,天瑞水泥“夺权失败”。

  从结果来看,中国建材与亚洲水泥共同施压是导致天瑞服软的根本原因,但山水水泥托管人提议被否,却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目前山水投资内部争斗仍在继续,谁将赢得控制权尚不能妄下定论。至于中国建材、亚洲水泥、天瑞水泥之间的恩怨,相互是否能够得到和解,也还需静待时日。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正如所有杰出的影视剧一样,一部优秀的作品离不开主线于辅线的相辅相成。由主线引领剧情走向,辅线交代事件背景并支撑主线进程。那么现在,让我们从头盘点一下山水水泥股权争夺战剧情演变进程,看看这场跌宕起伏的群雄演艺是如何炼成的。

2015-07-30 09:00:52

In the first three quarters of 2024,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18 listed companies continued to be poor, with almost all revenues declining, all profits of profitable enterprises declining, and nearly half of them falling into a loss 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