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集团带动水泥全产业链走出国门

2015-07-02 16:04:16

通过长期的国内发展实践,海螺在水泥项目设计、装备成套及制造、工程建设管理以及水泥项目运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再加上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为完善的人才储备梯队建设,海螺“走出去”的最好时机已经到来。

  

  今年初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出现进一步回落,让很多人为之担心为之焦虑。当然,也有不少业内专家表明了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回落正是经济规律的一种表现,也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正常反应。

  的确,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增速放缓的同时,我们还清晰地看到一些变化,比如,经济发展的质量进一步在提高,结构优化调整的步子越来越稳当,转型升级走向越来越好,这些都是伴随着增速放缓而发生的新的积极变化。

  建材行业形势也在整个宏观经济形势下同步出现波动,这些变化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行业媒体也对此做了不少报道,本报已从稳步增长、结构调整、保持定力、化解过剩、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解读,今天,我们关注的主题是行业结构如何优化。

  今年以来,对建材行业的发展,有几个比较共同的观点:新常态,平台期,优化转型,国际产能合作,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等。

  其实,这些内容,都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个概念紧密相关。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是当前建材行业面对新常态而进行的积极的顺应时势的主动之举,也是遵行客观规律的理性选择。

  产业结构优化的宏观政策背景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计划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中国制造2025”即中国版工业4.0,是中国为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缩短在高端领域与国际差距”的“三个10年”战略中的第一步,其主线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云联网+传统工业的融合有望成为中国新一轮制造发展的制高点,并驱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不同于之前的产业规划战略,“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为建设制造强国而制定的一个长期战略性规划。

  还有,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意见中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

  新常态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和过去30多年经济发展相比,呈现出经济增速减慢、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增长动力转化的新特征。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必须厘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向何处去?

  新常态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将呈现哪些变化?专家指出,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成为新常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由于模仿型和排浪式消费基本结束,出口总量减慢,出口结构调整,导致传统产业的供给能力大大超过需求,钢铁、建材等行业产能已经绝对过剩,房地产、汽车等也出现了区域性和结构性的过剩。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作用将更加凸显,教育、医疗、养老、旅游休闲、文化等领域未来发展速度将明显提高。这意味着,从产业发展与结构角度看,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将逐步加大,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将由于市场竞争加剧、需求锐减、产品滞销、利润下滑等因素逐步被淘汰出局。与此同时,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和呼声也越来越高,也促进了产业技术不断发展,新能源、绿色环保、低碳等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突破,这也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良好的产业保障与技术条件。

  优化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优化是为了更加优秀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不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是辩证的扬弃,有选择的取舍,理性的安排。

  优化是一个过程,不断进步创新的过程。兼收并蓄的过程,改进创新的过程,继承与发展的过程。缓慢的过程。学习借鉴的过程。不断提高的过程。

  优化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整体的,可以是临时的,也可以是持续的,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内外结合的,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也可以是自下而上的。

  产业结构优化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化的,可以是单元的,也可以是多元的,可以是积极能动选择,也可以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顺势而为。

  在经济新常态下,在平台期内,在产能严重过剩情况下,结构优化调整就成为必然,而且显得非常迫切,这也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一种选择。而现实中,我们早已经开始了这样的产业结构优化实践。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层面,都有积极的作为,而在企业里面体现的更加充分,不少企业都在进行着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产业结构优化是行业应然之举

  回顾500年前的情景,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建材的变化有多大。“在公元1500年,有几个城市人口已经超过10万,多数建材使用泥土、木材和稻草;只要有三层楼的建筑,就已经算是座摩天大楼。”这是尤瓦尔赫拉利所着《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里的一段与建材有关的描述。

  回过神来看看今天,无处不在的建材已然是天翻地覆的了,建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更是无时无处不在。

  在我国,建材行业早已是重要的材料工业。建材产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三大门类,广泛应用于建筑、军工、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民生活等领域。

  目前,我国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和墙体材料等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

  同时,我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建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建材工业无论从生产规模、产品品种、产量还是国民人均建材产品消费量都是世界上最多的。

  据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发布的数据,2014年,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6.4%左右。由此可见建材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2年以来,全国建材行业的形势就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建材行业增长减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材传统产业严重过剩。还有,外部环境方面,面对日益提高的节能减排要求,以及整个工业制造业经济效益下滑等的严峻形势,客观上已要求建材行业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实现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

  可以说,2012年是建材工业发展历程转折节点,随着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落,建材工业就已经从以往的高速增长进入平缓增长期。

  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建材工业增长速度快速滑落的主要内在原因是严重依赖投资驱动的产业结构。长期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占65%以上,工业和房地产投资占65%以上,偏重的投资结构加剧了建材工业增长对投资增长的依赖。

  而如今,经济新常态倒逼建材行业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也要求建材传统产业应对需求不振,实现优化转型升级,同时,把遏制新增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来抓。

  面对新常态,建材产业优化还要走绿色循环经济之路,否则就没有出路。所以,节能、节省资源,以水泥、玻璃、陶瓷和墙体材料等工业为重点,以清洁生产为基础,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排放为目标来发展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建材新兴产业和绿色建材产业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业内专家们认为,我国传统产业的高增长、高消耗、高排放的数量扩张模式不可延续,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提升实现转型升级,适度增长、低消耗、低排放或零排放、有质量效益的发展是唯一可选择发展道路。

  从建材工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2010年以前是我国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发展阶段;2011~2020年,建材工业要进入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的新阶段。“十二五”是这个阶段的上半程,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十三五”在这个阶段承上启下的重要性。因此,从“十三五”起,我国建材工业应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以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谋划行业的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是,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不断提升我国建材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当前乃至今后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将保持在GDP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当下,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回落,市场对传统建材产品的需求增速放缓。经济进入新常态,面对平台期,调整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是建材行业面临的选择。

  面向未来,建材行业要继续坚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和创新驱动这条主线。要深入研究建材工业规模和产量如何变化及能否持续增长,主要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如何化解,结构如何进一步优化升级,关联产业如何融合发展,新兴产业如何突破,如何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这些关键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以保障我国建材行业沿着绿色、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前进。[Page]

  产业结构优化有国际经验参考

  产业结构优化在国际上早已有经验和实践,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借鉴。我们来看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国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美国:政府产业政策引导作用有所加强,积极推动信息网络化,重点推动制造业的振兴和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他们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采取风险基金的建立、产学研结合且注重实效的研发体制、灵活的用人机制、敢冒风险的企业文化、重视教育与不惜一切招揽人才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全方位扶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成功地利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两大趋势,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创造出历史上最长的扩张期。

  新加坡:政府带头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并制定了制造业发展计划。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新加坡政府带头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并制定了制造业M2000计划,其关键领域是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化学制品、精密制造系统等。集中发展了一些高附加值的制造业部门,主要是电子业,目前电子业已成为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又适时拟定了“二十一世纪工业计划”,计划将新加坡发展成为知识主导型工业的全球中枢。

  “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海螺”,这句曾经盛誉海螺的评价,或已不足以涵盖如今的海螺。2014年,海螺水泥,与均有上百年的历史、排行第一、二的国际建材巨头拉法基、豪瑞相比,总销量已分别是拉法基和豪瑞的2倍左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水泥单品牌销量第一。2015年5月7日,中国水泥协会公布2015年中国水泥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排名,海螺水泥位列榜首。

  “一带一路”的政策红利,正让越来越多的安徽企业由原先的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战略倾斜,利用国际化思维实现国际化运营。海螺集团就是这众多皖企中的“先行军”。近年来,海螺集团主动走出去开辟国际市场,拓展对外投资,其举措和布局与国家战略高度吻合,其高效进展令人瞩目。

 产能过剩的水泥行业“走出去”探路

  2011年,是海螺集团成立15周年。海螺从安徽开始立足,巩固华东,拓展华南,开发西部,走向全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连续多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而彼时,国内水泥市场却不乐观。作为传统资源性产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任务繁重。要想继续保持海螺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必须“走出去”,在国外站稳脚跟,占领市场。

  通过长期的国内发展实践,海螺在水泥项目设计、装备成套及制造、工程建设管理以及水泥项目运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再加上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为完善的人才储备梯队建设,海螺“走出去”的最好时机已经到来。

  从2011年海螺在印尼南加建立第一个“根据地”起,4年的时间里,从南加到马诺斯,从印尼到缅甸,从缅甸到老挝、柬埔寨,海螺在东南亚快速完成了市场布局。2014年底,作为中国水泥“走出去”的第一个实体项目,海螺印尼南加项目建成投产,首包水泥下线。目前,印尼南加海螺第二条生产线、西巴项目首条生产线、孔雀港粉磨站项目已经开工,南苏马诺斯、巴鲁、北苏等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在缅甸,海螺水泥在曼德勒与其工业部合作的皎施日产5000吨生产线项目已经开工,巴安等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在老挝、柬埔寨,与合作伙伴达成了合作框架协议。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乌里扬诺夫斯克州水泥项目正在积极洽谈推进之中。

  践行“一带一路”再造一个“海外海螺”

  当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正在由构想逐步走向实施。近期,国务院又提出鼓励钢铁、建材等五大产业“走出去”的产业政策,重点支持优势和富余产能跨出国门。众多政策机遇相叠加,为水泥等传统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海螺集团海外工程发展创造出了广阔空间。

  “一带一路”涵盖50多个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居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普遍不高,提升空间巨大。尤其是沿线东南亚国家近年来经济发展加快,基建不断升温,水泥需求旺盛,价格高于国内。有数据显示,仅亚太区域未来10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即达50万亿人民币,预计可带动水泥年均消费量4000万~5000万吨。识大势、谋全局,海螺率先亮剑,抢滩东南亚,已占得了市场先机,在海外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海螺集团发挥水泥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带着资金和技术到海外投资发展水泥项目,在投资建设水泥项目的同时,充分发挥工艺技术、设备成套、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带动中国和我省大型装备出口、设备成套、工程总包、产品和劳务输出等相关业务在海外的拓展,输出优质产品、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推动我国水泥工业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截至目前,海螺已完成境外投资约2.45亿美元,在东南亚的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燃煤发电等总包项目合同总金额4.8亿美元,海螺集团再造一个“海外海螺”初显端倪。

 从传统行业到节能环保产业

  参观过铜陵海螺的人,几乎都对垃圾处理厂六楼的咖啡吧印象深刻。这个咖啡吧其实就是垃圾处理厂的控制中心。一墙之隔就是垃圾存放场,透过玻璃墙,操作人员可以一边悠闲地喝着咖啡,一边操作“大铁爪”将垃圾投送到焚烧炉的填料口,操作间里闻不到一丝异味。利用水泥窑的高温焚烧环境,垃圾被“吃干榨尽”,焚烧后的废渣将成为制造水泥的原料。在这里,城市生活垃圾真正变废为宝。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今天的水泥行业已经不是‘两高一资’的传统行业,已经转变为一个节能环保产业。不但生产了大量的水泥产品,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建筑的需求,节约了木材等原材料,而且大量消纳了工业废渣,改善了环保,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水泥行业的作用将不可替代。”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表示。

  据介绍,海螺已先后在安徽、贵州、云南、湖南、重庆、四川、甘肃、广西、广东等9个省市推广使用了19个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4600吨,年处理150万吨生活垃圾,有效解决了当地的垃圾处理难题,保护了生态环境,形成了示范效应。此外,还在国内外推广了210余套热发电机组,装机规模达到2376兆瓦。海螺发挥大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余热发电、垃圾处理等节能环保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打量消耗工业废渣,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了水泥行业向节能环保产业转变。

 社会责任是企业的“金字招牌”

  技改后的缅甸皎施工厂日产400吨生产线现场环境焕然一新,运营质量大幅提高,改变了当地民众对水泥厂污染环境的看法。

  海螺在缅甸的皎施项目工厂,位于缅甸曼德勒省皎施县,距离皎施县城约10公里,距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约70公里。与此工厂相近约数公里的地方,仍有一座缅甸另外一家国有水泥工厂正在生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座工厂的大烟囱上空,海螺这边空气清新,那边则浓烟滚滚。“海螺工厂仅用四个月完成了6项大技改、144项小技改。”缅甸海螺水泥总经理李鑫说,“我们吃过外国对我们技术封锁的苦,吃过以次充好的亏,所以绝不能不做某些所谓先进国家那种以邻为壑,将污染企业引入他国的做法。我们的企业走出去代表的是国家形象,要承担的是社会责任。”

  国情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管理不同,技术标准不同,简单复制在中国国内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方式完全行不通。面对全新的考验,李鑫说,围绕“尊重、互信、包容、互通”八字工作方针,海螺在缅甸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国内落后产能转移,而是输出海螺最新的装备与技术、做环保型企业,同时参与当地的文化教育建设与慈善事业,履行海螺的社会责任。

  在缅甸,海螺捐资为当地修桥、修路,建学校、寺庙,在去年泼水节当天还为村里的老人发放了善款,赢得了当地居民的拥护和支持。在印尼,海螺人积极主动参与当地开斋节、圣诞节等庆祝活动,并向教堂、周边社区民众赠送生活用品,树立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印尼TABLALONG县县长曾说:“我非常支持海螺,海螺是个很好的企业,他们招收当地人在海螺工作解决了印尼人的就业困难。我支持海螺在印尼发展,也欢迎其他中国企业来印尼投资”。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通过长期的国内发展实践,海螺在水泥项目设计、装备成套及制造、工程建设管理以及水泥项目运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再加上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为完善的人才储备梯队建设,海螺“走出去”的最好时机已经到来。

2015-07-02 16:04:16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