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建材行业转型升级中的主要问题

2015-04-28 09:12:46

今年以来建材工业生产增速回落,经济效益下滑。一季度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所暴露的问题,正是建材工业在新常态转型升级中矛盾焦点。

  今年以来建材工业生产增速回落,经济效益下滑。一季度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所暴露的问题,正是建材工业在新常态转型升级中矛盾焦点。

  一季度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一季度建材工业生产增速回落,产品价格下降,行业运行效益大幅度下滑。

  1.生产增速回落

  今年1~2月份建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189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一季度建材工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5.6个百分点。

  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建材产品产量下降。1~3月份全国水泥产量4.3亿吨,同比下降3.4%;平板玻璃产量1.9亿重量箱,同比下降6%。1~3月份全国水泥熟料产量同比下降11.1%,下降幅度远远高于水泥产量。多年来高速增长的预应力混凝土桩产量今年1~3月份同比下降3.9%,卫生陶瓷产量同比下降1%。

  商品混凝土等受投资拉动产品产量虽然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长速度回落。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商品混凝土产量同比增长10.5%,增速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混凝土排水管、压力管增速同比分别回落3.3和8个百分点,水泥电杆回落14.3个百分点。瓷质与陶质砖产量同比增长3.7%,增速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大理石与花岗石板材产量同比增长5.9%,增速同比回落15.4个百分点。防水卷材产量增速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

  建材新兴产品继续保持增长势头。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砖产量同比增长12.3%,增速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石膏板产量同比增长11.5%,增速同比上升7.9个百分点。中空玻璃产量同比增长20.1%,拉动三种技术玻璃产量增速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玻璃纤维摆脱多年低迷局面,今年1~3月份全国玻璃纤维纱产量同比增长13.1%,增速同比上升6.7个百分点;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产量去年同期下降9.1%,今年1~3月份同比增长7.4%。

  2.低耗能加工制品产业比重超过50%

  今年1~2月份,建材各行业主营业务收入除玻璃纤维制品和增强塑料制造行业以外,增长速度同比全面回落。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耗能产业或是下降、或是低速增长。1~2月份,建材传统耗能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平均增长率只有6.7%。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建筑用石等低耗能加工制品产业增速虽然高位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1~2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平均增长12.8%。建材低耗能加工制品产业比重在今年首次超过50%。

  3.产品出厂价格继续下滑

  去年年末以来,建材产品出厂价格环比持续下降。今年1~3月份建材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4%。

  3月份全国吨水泥平均出厂价格已经下跌到285.5元,1~3月份平均同比下降27元,下降幅度9.2%。3月份全国平板玻璃平均出厂价格每重量箱62.8元,建筑级玻璃每箱只有57.2元。1~3月份平板玻璃平均同比下降7元,下降幅度9.8%。其他主要建材产品中,除建筑用石、隔热和隔音材料、玻璃纤维、卫生陶瓷及部分非金属矿产品外,同比均有不同幅度下降。

  4.出口平稳增长

  今年前2个月全国建材商品出口67亿美元(4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9%,剔除汇率和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8.5%。一季度全国建材商品出口预计100亿美元,同比增长32%,实际增速也将在15%以上。

  最近几年建材商品出口和全国出口商品一样,增长速度在年初呈现剧烈波动。从建材大宗出口商品来看,今年建材出口平稳增长。建筑卫生陶瓷、建筑技术玻璃出口数量同比增长率都在20%以上,建筑用石出口数量则达到40%以上,拉动国内生产量较快增长。

  去年,由于我国从缅甸进口翡翠、软玉等工艺美术品用非金属矿的大幅度增长,我国建材及非金属矿进口额在去年超过出口102亿美元。今年以来,我国翡翠、软玉进口大幅度下降,一季度建材及非金属矿进口同比下降约50%,建材及非金属矿出口重新超过进口。

  5.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缓

  今年一季度全国建材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25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同比回落4.5个百分点。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建筑用石、砖瓦及砌块、建筑卫生陶瓷、轻质建材投资占据建材行业投资前五位,五大行业投资占建材投资54%。五大行业中建筑用石今年投资增长最快,一季度同比增长34.1%。水泥投资则持续五年下降,目前投资额在建材工业中已经退居第六位。

  6.经济效益大幅下滑

  今年年初,建材工业经济效益延续去年以来持续滑落局面,1~2月份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25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4个百分点。平板玻璃全行业亏损,水泥制造业实现利润只有7826万元,同比下降97%。建材亏损企业亏损额121亿元,其中水泥72亿元,平板玻璃7亿元。建材企业亏损面18.6%,其中水泥企业亏损面39.7%,平板玻璃企业亏损面37.7%。

  水泥价格的下降,成就了其下游产业混凝土水泥制品成本的下降,今年1~2月份规模以上混凝土水泥制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5.1%。玻璃纤维及制品、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经济效益呈现恢复性高速增长,1~2月份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45.1%、16.3%。轻质建筑材料、隔热和隔音材料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31.7%、15.1%。建筑卫生陶瓷、砖瓦及建筑砌块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也在10%以上。如果没有多数建材行业效益的平稳,特别是产业链延伸产业和新兴产业效益的稳定增长,今年建材工业经济效益将下降。[Page]

  新常态中建材产业结构问题

  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突出特征是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而新常态中增长速度的回落是表面特征,本质特征是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消费拉动作用逐步增强,工业发展由传统产业主导向高新技术产业主导转变。我国传统产业的高增长、高消耗、高排放的数量扩张模式不可延续,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提升实现转型升级,适度增长、低消耗、低排放或零排放、有质量效益的发展是唯一可选择的发展道路。在新常态中,建材生产增速和经济效益下滑,是建材工业产业结构多年来累积的矛盾、问题的集中暴露。

  1.严重依赖投资驱动的产业结构

  今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是2000年以来最低增长率。2012年是建材工业发展历程转折节点,随着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落,消费拉动作用逐步增强,2012年以后建材工业已经从以往的高速增长进入平缓增长期。

  建材工业增长速度快速滑落的主要内在原因是严重依赖投资驱动的产业结构。长期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占65%以上,工业和房地产投资占65%以上,偏重的投资结构加剧了建材工业增长对投资增长的依赖。近年来,由于技术玻璃、玻璃纤维等非投资主导驱动产业的发展,以及建筑装饰装修市场的兴起,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在建材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下降。但目前建材工业中消费和下游产业需求主导驱动的新兴产业还未成气候,建材新支撑和增长点已经形成但力度不足,无法抵消投资需求增速下滑的影响。水泥及其产品产业链延伸产业混凝土水泥制品,目前仍然占据建材产业结构的40%,加上砖瓦、建筑用石、砂石等投资主导驱动产业,以及建筑卫生陶瓷、建筑技术玻璃等主要依赖投资驱动产业,建材工业增长的投资驱动因素仍然占据80%左右。

  2.经济效益严重依赖传统产品数量增长

  去年建材传统产业及传统延伸产业利润仍然占全行业利润75%,水泥及其延伸产业混凝土水泥制品的利润在个别年份占建材全行业的50%。而传统建材产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又主要依赖产品销售数量的增长和价格的上涨。新常态中投资增速回落,市场需求增速的放缓使传统建材产能过剩矛盾凸显,产品供大于求使价格下降。传统建材产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是新常态中的突出问题。

  建材传统产品产业链延伸产业和加工制品业,仍处于规模外延扩张的初级阶段。处于建材产业链后端的加工制品,产品中间投入高,现阶段因技术水平低而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利润率远远低于产业链前端传统产品,还不能填补传统建材效益大幅度下滑的空缺。

  3.传统产品产业链延伸受阻

  2014年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销售额超过1万亿元,销售额超过水泥制造业。但从混凝土与水泥的生产比例计算,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的销售额应该达到水泥制造业的2倍或3倍,即2万亿元或3万亿元。作为水泥的延伸产业,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还有很大增长潜力,是新常态中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动力。混凝土水泥制品产业是投资主导驱动产业,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落,不可避免地影响混凝土水泥制品的工业化进程。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商品混凝土等产品虽然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长速度已经在放缓,更让人担忧的是混凝土水泥制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放缓。今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固定资产投资仅比去年同期增长4%,增速同比回落24个百分点,投资资金来源中的银行贷款比去年同期减少20%。去年财税57号文将6%和4%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整为3%,扫清了建筑施工企业预拌混凝土搅拌站转制为工业生产企业的税率障碍。金融政策应和财税政策一样精准发力,支持传统工业产业链延伸项目。

  4.工业化、规模化进程延缓

  今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增长速度虽然回落,但仍然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长速度6.7个百分点。在主要工业行业中,增速虽然不及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但远远高于其他基础性原材料工业增长速度。新常态中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保持平稳增长,主要得益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以及砖、瓦、灰、砂、石等产业的工业化、规模化进程。

  对于建材工业中的水、玻、陶而言,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集团化程度不高,是这些产业企业组织形态与新常态不相适应的集中体现。而对于砖、瓦、灰、砂、石等产业而言,工业化尚未完成,产业企业组织形态仍然处于规模以上企业对数量庞大的规模以下企业淘汰置换初级阶段。1998年,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建材企业只有1.3万家,销售规模在全社会建材工业中的比重不足50%。目前,3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砖产量刚刚达到全社会产量的50%,规模以下砖瓦生产企业还有5万多家。全社会建筑用石和砂石企业都有1万多家,规模以上建筑用石企业只有2000多家,规模以上砂石企业只有1000多家。规模以上建材工业还有很大增长潜力,是新常态中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抓手和着力点。

  砖、瓦、灰、砂、石等产业,都是投资主导驱动产业,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落,不可避免地影响这些产业的工业化、规模化进程。今年建材规模以上企业增加1000多家,但相比前几年每年2000多家的增加量是大为缩减了。规模以上企业的瓦、砂、石产量出现下降,砂石等行业的投资也出现萎缩。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新常态下应该认清我国工业部门还有部分产业仍然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国情,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更加精准,促进部分工业部门的工业化和规模化进程,也是保证规模以上工业在新常态中保持平稳增长的抓手。

  抑制产能释放,缓解效益下行压力

  建材特别是传统产业水泥、平板玻璃效益的下滑,价格下跌是直接因素。而价格下跌的直接诱因是新常态下传统建材产品需求增速放缓与庞大产能的矛盾。抑制经济效益下滑当前的着力点和抓手,首先是抑制产量过快增长。

  1.抑制产量增长,缓解价格和效益下滑

  去年年末到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水泥产量的增长速度从去年全年的增长1.8%,到今年1~2月份的反弹增长11.2%,价格调节因素将3月份当月产量同比下降20.5%,1~3月产量同比下降3.4%。水泥产量增长速度“过山车式”的大幅度波动,是水泥庞大产能在新常态下的顽强释放,是新常态对水泥产能释放毫不留情的遏制。水泥、平板玻璃产能过剩,与新常态转型升级要求不相适应是不争的事实。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仍将带动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建材的适度增长,但绝不会是以往高增长、高效益发展模式的重现,水泥、平板玻璃产业必须摒弃依赖数量、价格增长的效益增长模式,转向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的降本增效模式。当前,缓解经济效益下滑的首要切入点是抑制产量过快增长,恢复市场供需平衡,遏止价格和效益下滑。

  今年年初全国水泥生产企业已经从去年同期的3374家减少到3068家。关停300多家水泥企业,水泥产量在今年1~2月份仍然达到两位数增长,足见存续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在今年年初对水泥市场需求增长过于乐观,对产量增长抑制不力。3月份全国水泥产量的大幅度减产,也反应了水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有所提升。价格下跌是一把“双刃剑”,1300多家亏损水泥企业中有部分因为成本难以承受低价格而减产、停产,今年关停水泥企业还将继续增加。存续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应该率先垂范,主动关停高成本生产线,继续抑制产量过快增长,保持市场供需平衡。

  同为产能过剩传统建材行业,私营成分居多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对市场反应灵敏。去年下半年,建筑卫生陶瓷价格下跌,今年一季度全国瓷质砖产量同比增长5%,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陶瓷砖中产量比重最大的中低档产品陶质砖产量同比下降0.4%,3月份全国建筑陶瓷出厂价格环比指数已经止跌趋平。而一季度全国卫生陶瓷产量同比下降1%,3月份卫生陶瓷出厂价格指数环比回升1%,今年以来卫生陶瓷出厂价格已经比去年同期回升0.4%。

  2.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实质是产能过剩下的买方市场

  施工单位拖欠混凝土和水泥生产企业货款,是最近几年影响建材企业特别是混凝土企业经济效益的突出问题。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末,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应收账款4700亿元,同比增加15%;其中混凝土和水泥制品企业应收账款2200亿元,同比增加21%;水泥企业应收账款700亿元,同比持平。今年一季度末,混凝土和水泥制品企业应收账款是同期销售额的1.5倍,水泥企业应收账款占同期销售额的60%。混凝土和水泥生产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固然有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流动性短缺问题,混凝土和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产量增长过快,形成混凝土和水泥的买方市场,卖方缺乏价格和货款回收的主导权,是建材行业自身问题。化解这一矛盾的当前切入点,还是应该控制混凝土和水泥产能,控制产能释放速度,保持市场供需平衡,扭转生产企业在市场上的弱势地位。[Page]

  转型升级的核心是科技创新,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

  从上世纪末的淘汰“两小”至今,水泥、平板玻璃产能过剩问题依旧。传统建材行业产能过剩的症结在于落后和一般化产能比重过大,资产存量结构不合理。不消除企业之间因技术、管理水平差距产生的成本差距,就无法杜绝价格竞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应该以科技进步为抓手。

  应以发展水泥、平板玻璃“二代”技术为契机,全面提升我国水泥、平板玻璃生产和节能减排整体技术水平,适应新常态对传统产业的发展要求,综合应用市场、能效、环保手段,加速存量资产优化。现存3000多家水泥生产企业中,有水泥熟料产能企业1300多家,而水泥粉磨站数量1700多家,大量游离于集团化生产之外的小粉磨站,原料和市场都受制于人,不符合现代水泥生产和环保要求。水泥行业在做好以“二代”技术对熟料产能优化置换的同时,应加速落后小粉磨站的淘汰。

  混凝土行业的企业集团有两类,一是水泥企业集团向混凝土行业的延伸,二是建工集团向该行业的扩展。而游离于两大类集团的独立搅拌站,使水泥向混凝土水泥制品产业延伸脱节,是混凝土行业乱象和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传统产业的大企业集团应主动出击,率先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

  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发展瓶颈,有市场需求培育问题,更有新产品、新技术、新标准制约问题。任何新技术的发展都有一个积累过程,如果现在不重视和解决科技创新问题,建材工业持续发展将缺少新增长点和动力。

  新形势下的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工作建议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建材行业面临着持续性下行压力。这也要求全行业要将稳增长、调结构作为全年行业经济运行的中心工作,继续坚持和深化"两个遏制"工作力度,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加大转型升级工作力度,努力提升行业经济运行质量。为此,要着力发挥好信息先行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监测深度和广度,更加注重提高行业经济运行分析质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要加强对行业发展形势的分析研究,密切关注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对行业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预警;二是密切关注行业宏观经济运行环境,针对行业发展中面临的共性、关键性的问题,结合行业发展形势和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提出政策建议供政府部门参考;三是加强对行业企业结构调整的关注度,要在大的下行趋势中,注重关注发展好的、效益增长快的企业,特别是对在技术创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和市场开拓、营销模式的创新和拓展等诸多方面的代表企业进行推广、推介,引导行业企业发展;四是继续推动政策落实,如推动低辐射玻璃(Low-E玻璃)的推广应用,推进行业节能减排进步,加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应用领域的培育和开发,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产品技术结构调整。同时积极推动新形势下淘汰落后的新标准,强化化解产能过剩工作,为优质产品腾出市场空间,促进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同为产能过剩传统建材行业,私营成分居多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对市场反应灵敏。去年下半年,建筑卫生陶瓷价格下跌,今年一季度全国瓷质砖产量同比增长5%,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陶瓷砖中产量比重最大的中低档产品陶质砖产量同比下降0.4%,3月份全国建筑陶瓷出厂价格环比指数已经止跌趋平。而一季度全国卫生陶瓷产量同比下降1%,3月份卫生陶瓷出厂价格指数环比回升1%,今年以来卫生陶瓷出厂价格已经比去年同期回升0.4%。

  2.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实质是产能过剩下的买方市场

  施工单位拖欠混凝土和水泥生产企业货款,是最近几年影响建材企业特别是混凝土企业经济效益的突出问题。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末,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应收账款4700亿元,同比增加15%;其中混凝土和水泥制品企业应收账款2200亿元,同比增加21%;水泥企业应收账款700亿元,同比持平。今年一季度末,混凝土和水泥制品企业应收账款是同期销售额的1.5倍,水泥企业应收账款占同期销售额的60%。混凝土和水泥生产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固然有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流动性短缺问题,混凝土和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产量增长过快,形成混凝土和水泥的买方市场,卖方缺乏价格和货款回收的主导权,是建材行业自身问题。化解这一矛盾的当前切入点,还是应该控制混凝土和水泥产能,控制产能释放速度,保持市场供需平衡,扭转生产企业在市场上的弱势地位。

  转型升级的核心是科技创新,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

  从上世纪末的淘汰“两小”至今,水泥、平板玻璃产能过剩问题依旧。传统建材行业产能过剩的症结在于落后和一般化产能比重过大,资产存量结构不合理。不消除企业之间因技术、管理水平差距产生的成本差距,就无法杜绝价格竞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应该以科技进步为抓手。

  应以发展水泥、平板玻璃“二代”技术为契机,全面提升我国水泥、平板玻璃生产和节能减排整体技术水平,适应新常态对传统产业的发展要求,综合应用市场、能效、环保手段,加速存量资产优化。现存3000多家水泥生产企业中,有水泥熟料产能企业1300多家,而水泥粉磨站数量1700多家,大量游离于集团化生产之外的小粉磨站,原料和市场都受制于人,不符合现代水泥生产和环保要求。水泥行业在做好以“二代”技术对熟料产能优化置换的同时,应加速落后小粉磨站的淘汰。

  混凝土行业的企业集团有两类,一是水泥企业集团向混凝土行业的延伸,二是建工集团向该行业的扩展。而游离于两大类集团的独立搅拌站,使水泥向混凝土水泥制品产业延伸脱节,是混凝土行业乱象和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传统产业的大企业集团应主动出击,率先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

  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发展瓶颈,有市场需求培育问题,更有新产品、新技术、新标准制约问题。任何新技术的发展都有一个积累过程,如果现在不重视和解决科技创新问题,建材工业持续发展将缺少新增长点和动力。

  新形势下的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工作建议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建材行业面临着持续性下行压力。这也要求全行业要将稳增长、调结构作为全年行业经济运行的中心工作,继续坚持和深化“两个遏制”工作力度,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加大转型升级工作力度,努力提升行业经济运行质量。为此,要着力发挥好信息先行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监测深度和广度,更加注重提高行业经济运行分析质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要加强对行业发展形势的分析研究,密切关注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对行业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预警;二是密切关注行业宏观经济运行环境,针对行业发展中面临的共性、关键性的问题,结合行业发展形势和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提出政策建议供政府部门参考;三是加强对行业企业结构调整的关注度,要在大的下行趋势中,注重关注发展好的、效益增长快的企业,特别是对在技术创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和市场开拓、营销模式的创新和拓展等诸多方面的代表企业进行推广、推介,引导行业企业发展;四是继续推动政策落实,如推动低辐射玻璃(Low-E玻璃)的推广应用,推进行业节能减排进步,加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应用领域的培育和开发,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产品技术结构调整。同时积极推动新形势下淘汰落后的新标准,强化化解产能过剩工作,为优质产品腾出市场空间,促进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今年以来建材工业生产增速回落,经济效益下滑。一季度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所暴露的问题,正是建材工业在新常态转型升级中矛盾焦点。

2015-04-28 09:12:46

The Net Zero Industrial Awards recognize and celebrate outstanding innovation in industrial decarbonization, focusing on people and projects that are revolutionizing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es and dramatically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Cemex 's Solar clinker project is in partnership with cleantech company Synhelion, which developed the high-temperature solar thermal technology it u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