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的热烈期待下,2015年3月25日,海螺水泥2014年业绩发布暨推介会议如期在香港金钟万豪酒店举行,共有130余名分析师出席会议。
会场全景
会场座无虚席
海螺水泥公布年度业绩后,各大网络、媒体纷纷以“中国的海螺、世界的海螺”、“世界一流的水泥集团”等对公司进行报道。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水泥行业需求增长大幅回落至1.8%,但海螺水泥仍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实现109.93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7.19%,资产负债率只有31.92%,各项经营指标、财务指标都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大水泥企业无法媲美的。据统计,海螺水泥净利润位列已发布年报的723家A股上市公司非金融类企业第十位。
资本市场亦对海螺水泥取得的成绩高度肯定。上市18年来,资本市场的热点不断变换,公司坚持水泥主业不动摇,始终秉承“以优秀业绩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理念”,保持公司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会上,公司董事会秘书杨开发介绍了公司和行业的2014年情况及2015年展望。
杨开发介绍情况
进入问答环节,投资者争相提问,公司董事长郭文叁、总经理王建超、执行董事章明静、副总经理吴斌、总会计师周波分别从不同的方面阐述和解答了投资者关心的关于行业整合、国际化战略、骨料项目规划、各区域供需情况等问题。
投资者提问
公司领导回答提问
虽然投资者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运营质量高度认同,但水泥行业作为传统行业,总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水泥需求进入平台期,行业未来走向何方?公司发展战略如何?都是投资者关心的焦点所在。
公司董事长郭文叁先生,作为亲历中国水泥企业发展三十余载的践行者和见证人,向参会投资者阐述行业之未来,勾勒公司新一轮的发展蓝图。
对于中国水泥行业,郭董事长和管理层认为:
“中国落后产能的结构调整已基本完成,进入加速升级调整的新阶段。”经过十几年来的淘汰,中国对落后的立窑产能已淘汰完毕,下一步,一些缺乏石灰石资源、生产工艺不符合标准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将被加速淘汰。中国的水泥总量很大,但包含了很多低于国际标准的低端产品。我们一直呼吁,中国的水泥标准应尽快与国际标准对标,我们的水泥工厂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水泥生产标准依然是八十年代的标准,与国际水泥先进标准差距较大。如果取消低等级水泥品种,将会有7-8亿吨的低标水泥退出市场,利好整个行业,这个观点已在前几天召开的“12+3”中国大型水泥企业领导人峰会上达成共识。[Page]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大型水泥企业集团的合作会加快”。中国水泥行业随着近几年的并购整合发展,集中度不断提高,前十位大型水泥企业产能占比已达到50%以上。“12+3”水泥峰会的召开又传递了行业的积极信号,大型水泥企业在市场整合、信息共享、技术合作方面达成了共识,有利于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今大型水泥企业之间相互参股的现象逐渐增多,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行业整体效益将会不断提高。
“需求进入平台期,新增产能得到有效控制,行业供求关系趋好”。中国的水泥需求进入平台期,但总量依然较大,且农村的危房改造、棚户区建设、城镇化建设、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都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就供给而言,国家在政策上严格限制新增产能,且随着征地拆迁、矿山等费用成本的提高以及环保要求趋严,新建生产线成本高、难度大,加之落后产能和部分新型干法生产线的淘汰,行业净产能将不断下降。行业供求关系趋好,有利于水泥产品价格的稳定。
总之,行业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我们亦是满怀信心。
国际化战略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过去一年,公司国际化战略实施初具雏形,我们已完成了对印尼、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整体规划,东南亚战略与国内战略形成一个整体战略,与国家“一带一路”的部署完全契合,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结构调整的号召。
关于收购兼并,海螺是最早进行收购兼并的企业,我们也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去收购。未来,我们会重点在中西部地区收购一些符合海螺标准的水泥企业,另一方面,也会积极关注与水泥上市公司和大企业集团的合作。
在延伸企业链方面,大力发展骨料项目。我们拥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发展骨料项目成本优势明显。随着国家环保、安全标准的严格,一大批规模小、环境污染严重的骨料工厂被关闭。未来几年,我们会进一步加快骨料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最后,郭董事长表示:“海螺水泥取得今天的经营业绩,与投资者长期以来对公司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密不可分。作为传统行业的企业,我们不会不断地追随资本市场的热点,但我们会持续推进管理、技术、营销等方面的创新,集中精力、深耕细作,做好公司经营,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争取利用3-5年将公司打造成国际化的企业集团,真正成为"世界的海螺",为各位投资者、为员工、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提供更优厚的回报!”
大会结束后,投资者仍然兴致盎然,争相与公司管理层沟通交流。
在港期间,公司还与国际资本、富达投资、UBS资产管理公司、高翎资本、汇丰全球资产管理公司等14家投资机构约40位投资者进行了交流,并接受了彭博新闻社、香港经济日报的专访。
“一对一”及午餐会
接受媒体专访
3月30日-31日,公司赴新加坡与新加坡政府投资、摩根士丹利、惠灵顿等投资机构的投资者进行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