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城市雾霾问题再度引起集中关注,环保已经成为全民话题,与此相应的是,环保在政府工作中所占的分量也越来越大。有统计显示,近几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环保的着墨明显增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工作总体部署部分中,总计用了697字谈及环保和节能减排,重视可见一斑。
这极为必要,因为我国有限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对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的未来构成了严重制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而从“四个全面”的战略思路来理解,环保也应该走向新常态。
现在环保领域的突出问题已经不是“有法可依”,而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年初,号称“史上最严苛”的环保法生效。保证环保法以及执法机构有锐利的“牙齿”,诚如李克强所说,“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才能保证足够的违法成本的震慑,约束企业的行为。
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在尊重市场规律、产业规律的前提下,给予新的能源、技术、产品以足够的支持。而只有保证严格的环保执法,才能保证新兴的环保产业拥有市场和竞争优势,让环保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向一种环保努力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而通过发展新能源,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既是促进国内自然环境改善,也是履行国际责任,完成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贡献力量。
我们必须让企业严肃对待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社会成本,负起社会责任,创造环境和条件让防污减排做得好的企业得到竞争优势,而不是承受劣势。除了执法部门严厉纠查之外,还应通过环保公益诉讼约束企业行为。我们还需要治理机制的进步,第三方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应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同时走向更加规范,避免治污主体与第三方机构互相包庇或者互相推诿。
相关信息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