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熟料产量破纪录 取消低标水泥利弊几何...

2019-12-28 09:52:20

通常来说,作为生产水泥的核心材料,熟料产量与水泥产量应当呈正比关系,即水泥产量的增长会使熟料产量有相应的增长,但纵观近年数据,似乎有点意外。水泥产量长期在23亿吨左右波动,且一直低于2014年,但熟料产量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今年更是有望突破15亿吨,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份,全国累计水泥产量21.3亿吨,同比增长6.1%。全年产量方面,根据水泥大数据研究院的预测,2019年水泥产量在23亿吨左右,同比增长4.3%,熟料产量在15亿吨左右,有望超越历史新高。

  据中国水泥网数据显示,近些年以来,水泥产量在2014年达到24.9亿吨峰值以后就逐渐回落趋稳,而熟料产量则是自2015年以来连年增长,今年更是有望突破15亿吨。

  通常来说,作为生产水泥的核心材料,熟料产量与水泥产量应当呈正比关系,即水泥产量的增长会使熟料产量有相应的增长,但纵观近年数据,似乎有点意外。水泥产量长期在23亿吨左右波动,且一直低于2014年,但熟料产量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今年更是有望突破15亿吨,创下历史新高。

  究其原因,2019年10月1日起正式取消P.C32.5等级水泥与上述“意外”不无关系。去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的《GB175-2007的通用硅酸盐水泥》(第3号修改单)中明确要求“取消P.C32.5等级水泥”。此后,国内各大水泥企业为了保住原P.C32.5水泥的广大市场空间,纷纷提前布局,发布了P.C32.5的替代方案,即推出M32.5(砌筑水泥)、P.P32.5(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F32.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更重要的是,不少水泥企业加大了P.C42.5水泥的生产力度,推出各种新品P.C42.5水泥,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熟料产量。

  依笔者看来,行业内部分水泥企业、组织机构一直以来主张的“高等级水泥可以化解产能过剩、提高建筑质量、延长建筑寿命”这一理论或许才是熟料产量不断增长而水泥产量逐步趋缓的真正原因。随着上述理论不断以各种形式落地实践,包括取消P.C32.5水泥、努力推动32.5等级水泥的全面取消,熟料的产量也因此在逐年上升。

  颇有意思的是,在国内大幅提高熟料用量的同时,国外水泥行业却在不断追求研发低熟料含量水泥品种。

  早在2011年,德国的一些水泥工业研究机构就提出,波特兰水泥中的熟料含量可以降低至50%,同时可以开发出新一类CEM “Ⅹ”水泥。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如今已正式列入欧盟水泥标准EN197-1中。在欧盟现有5大类27个标准水泥品种中再增加两个新的低熟料含量水泥品种。并且还提出,在现有传统组分基础上的两个新品种水泥外,今后还将开发含有少量一种或几种新组分的水泥,或者与现有标准水泥有较大差别的水泥。

  欧盟新增低熟料水泥品种的初衷非常简单。有报道认为,水泥工业都面临节省优质化石类燃料和降低CO2排放的巨大压力。在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完全替代波特兰水泥(我国称硅酸盐水泥)的新胶凝材料出现的前提下,开发低熟料多组分波特兰水泥无疑是一项重要的节能减排措施。

  欧盟水泥标准的变化,反映出他们对水泥工业节能降耗的重视,同时也是出于对环境承载能力的负责。而国内水泥行业反其道而行之的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环保方面,尽管国内水泥行业近些年紧跟国家减排政策,不断探索绿色低碳的循环经济生产方式,为降低全国碳排量、减少污染物排放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基于我国庞大的水泥生产规模,国内水泥工业实际上仍面临着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

  以2018年全国熟料产量14.23亿吨计算(吨熟料煤耗115kg),去年全年国内熟料生产需要消耗标煤1.64亿吨。并且,按照目前国际熟料CO2排放系数平均值为853kg/tcl,仅熟料生产每年就带来12.14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此外,熟料生产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0%~12%。随着日益严苛的环保政策不断落地,水泥行业在三大污染物治理、噪音治理等方面仍是挑战重重。

  另外,产能过剩是指生产产品的能力饱和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超出社会需要的能力。通俗点说,产能过剩不等于产量过剩,即使产品不过剩的情况下,产能也有可能过剩,我国水泥产能过剩问题实则是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远远超出社会的水泥需求。在产能不退出的情况下,仅仅靠改变水泥产品品种,不能实质性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且水泥产品品种的分布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盲目追求高熟料含量水泥并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当然,目前国内取消32.5水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希望通过使用高标号水泥提高混凝土性能,但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

  一方面,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与水泥强度不成正比,高性能混凝土也不意味着高水泥含量或者说高熟料含量,早强过高反而容易开裂,不利于混凝土耐久性提升;另一方面,32.5等级水泥配置的混凝土也完全能满足很多建筑施工要求,取消32.5水泥以后,施工环节可能出现更多的私自掺加混合材的情况,而这种掺加混合效果会远远差于直接在水泥磨机中粉磨,最终影响的还是建筑质量,并增加现场监管难度。

  同时,正如一业内专家所言,用最少的熟料满足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要求才是水泥、混凝土行业应当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节约社会能源和资源,利于建设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熟料生产是水泥整个生产流程中最主要的能耗环节和污染物排放环节。数据显示,水泥生产总能耗中,熟料生产约占 70%-80%;另外水泥行业治理难度最大的氮氧化物也产生于熟料烧成环节。简而言之,减少熟料用量就意味着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以及减少污染物排放,在当前全社会还没有找到任何一种材料用以完全替代水泥的情况下,减少熟料消耗应该是水泥行业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水泥产量趋稳而熟料产量却不断攀升的驱动力究竟在哪?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通常来说,作为生产水泥的核心材料,熟料产量与水泥产量应当呈正比关系,即水泥产量的增长会使熟料产量有相应的增长,但纵观近年数据,似乎有点意外。水泥产量长期在23亿吨左右波动,且一直低于2014年,但熟料产量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今年更是有望突破15亿吨,创下历史新高。

2019-12-28 09:52:20

Recently, the local weather conditions in China are not good, the recovery of market demand is insufficient, the price of concrete is mainly stable, and the local pressure is falling. From September 12 to September 18,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93 points, down 0.21% annually and 10.83%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