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地级市主流媒体刊发的题为“沙县高砂水泥从濒临淘汰到福建省内第一”消息。消息称,正是自主研发的新产品海工水泥让沙县高砂水泥有限公司从濒临淘汰的普通水泥企业,一跃成为福建省第一家、国内第三家拥有自主生产技术配方的海洋工程水泥企业,填补了福建省海洋工程水泥生产的空白。2012年3月,公司投入500万元资金,用于新产品研发,经过20个月的技术攻关,于2013年7月自主研发出海工水泥产品。产品经国家水泥质检中心检验,符合国家建设部颁布的海洋工程施工使用标准。更可喜的是,海工水泥的生产以沙县当地化工企业的煤碴、粉煤灰等工业废碴为原料,就地变废为宝,为当地的化工企业解决了工业废碴的出路问题。
沙县本就小有名气,在城市中挂了“沙县小吃”的馆子并不少见。沙县高砂水泥有限公司本无名且濒临淘汰,通过产品的转型升级找到了出路,一跃成为福建省第一家生产海洋工程水泥企业,名气大振,可喜。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对水泥分业施策中提出,鼓励依托现有水泥生产线,综合利用废渣发展高标号水泥和满足海洋、港口、核电、隧道等工程需要的特种水泥等新产品。十分明确的是依托现有水泥生产线,发展海洋等工程需要的特种水泥等新产品。
201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对于提高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可以看出,国家把发展海洋经济提到战略高度的重要地位。
《规划》在优化海洋经济总体布局中提出,推进形成我国北部、东部和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圈。其中南部海洋经济圈由福建、珠江口及其两翼、北部湾、海南岛沿岸及海域组成。对福建沿岸及海域功能定位是,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规划》在海岛开发与保护中提出,重点开发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和广东横琴岛三大海(群)岛。其中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海洋产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开展两岸产业合作,加强两岸关键产业领域与核心技术联合研究开发,建设海峡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海洋经济示范基地和国际知名的海岛旅游休闲目的地,将其打造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示范区、两岸同胞共同生活的宜居区、海峡西岸科学发展的先导区。
由此可见,福建在我国发展海洋经济中的份量之重。发展海洋经济离不开建筑材料的支撑,海洋水泥自然是重头戏。王燕谋先生在《中国特种水泥》一书中介绍到开发的海洋水泥在海洋工程应用的实例。最为有名的实例就是快硬铁铝酸盐水泥(海洋水泥)在福建东山岛海堤修复工程上的成功应用。上一世纪九十年代初笔者曾随王燕谋先生到过东山岛现场察看,亲眼见了海洋水泥在与凶猛海水“搏斗”中傲然屹立在海洋中的“雄姿”。
沙县高砂水泥有限公司可谓看准了方向,实施转型升级,赢得了市场,而且市场前景广阔。
不过看到消息最后称,今年3月,公司启动了年产100万吨海工水泥生产线项目,计划投资6000万元。目前,已完成30万吨海工水泥生产线技改。这就难免产生些疑问。从报道看,沙县高砂水泥原有10万吨水泥生产线被列入省落后产能淘汰目标已经被拆除。剩下的30万吨水泥生产线按计划原本也将于2015年被淘汰。现在30万吨海工水泥产能应该是通过对原30万吨水泥生产线的技改实现的。按国务院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文件规定,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哪这年产100万吨海工水泥生产线项目是什么性质的建设项目呢?或是按《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对生产高铝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特种水泥开了干法中空窑的口子,去并购现有此类本属淘汰的生产线?如是后者,尚能“贴边”。如是前者,即使投资6000万元单建粉磨系统的话(熟料另说),则也属新增产能项目,应在严禁之列。因此,对所谓“启动”甚忧。如有落后产能等量置换建项目的话,虽不违规,但在当前化解产能严重过剩形势下,思路宜应该更开拓些,以依托利用现有产能转型为好。
所以,看了“沙县高砂水泥从濒临淘汰到福建省内第一”消息之后,“喜忧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