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排成效获“点赞”

2019-12-12 16:19:03

《巴黎协定》生效前最后一届气候大会召开,有望建立国际碳排放交易机制并制定更大胆气候目标。

  人类必须在希望和投降之间做出选择,在与气候变化危机的对抗中,我们必须选择希望,难道我们真的要成为在地球燃烧时把头埋进沙子里且无所作为的一代人吗?”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12月2日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5次缔约方大会上发表上述讲话。

  本届气候大会是《巴黎协定》生效前缔约方最后一次“团聚”,近200个国家的代表将在为期12天的峰会上就建立国际碳排放交易机制、制定深度减排措施等议题进行决议,旨在为明年进入关键实施阶段的《巴黎协定》收尾。舆论普遍认为,地球即将面临升温失控的临界点,应对气候变化危机“已无退路”,人类不缺阻止气候变暖的知识和手段,缺的是政治意志和雄心。

  多国减排努力“根本不够”

  古特雷斯援引联合国刚刚发布的报告称,世界需要在2020至2030年间每年减少7.6%的排放量才能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否则本世纪平均气温将上升3.2摄氏度。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指出,此届气候大会号召全球各国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减排计划,甚至应该在“未来两周内”就展开行动。美国CNBC新闻网撰文称,此届气候大会旨在为《巴黎协定》做好收尾工作,因为各缔约国要在明年11月于格拉斯哥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之前履行各自减排承诺。

  “各缔约方不仅要根据《巴黎协定》完成‘自主贡献任务’,甚至还应该大大提高‘减排野心’。”古特雷斯强调。在他看来,应对气候变化危机要进一步强化问责机制、责任和领导力。

  事实证明,多国减排努力“并不够”,海平面上升、干旱、风暴等灾难性事故仍频发。马绍尔群岛总统HildaHeine在会上发表讲话称,其代表受海平面上升影响的国家发出警告,突破1.5摄氏度上限意味着他们的家园将被吞噬,“由于海平面上升和毁灭性的风暴潮,我们这些最脆弱的环礁国家已站在死亡线上”。

  国际知名慈善组织乐施会(Oxfam)和环球生态基金会(FEU)均在此届气候大会期间发布最新报告。Oxfam警告称,气候变化的严重性已经导致地球上平均每两秒钟就有一人被迫离开家园。FEU则强调,对《巴黎协定》作出承诺的184个缔约国中,只有48个为控制升温“真正努力”。

  根据FEU数据,一些欧盟成员国仍在依靠化石燃料发电。去年欧盟内最大二氧化碳“贡献”国是德国,占比约22%;其次是英国,约占10.7%;意大利约占10%;波兰约占9.6%;法国约占9.3%。

  统一碳交易规则“待敲定”

  “建立国际碳排放交易机制”是此届气候大会的要务之一。《德国之声》报道称,去年在波兰举行的第24届气候大会上曾商定了一些规则,但未能就新的国际排放交易体系达成一致意见,这一议题又摆上了今年的谈判桌。有专家指出:“我们等待的时间越长,采取的减排措施就会变得越严、越贵。

  业内普遍认为,有效的碳交易机制可以使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更加公平和便宜。不过,国际排放交易体系的设计问题十分棘手,如果交易系统设计不当将会导致重复计算,会使减排程度比实际更大,进而给发展中国家和相对落后国家造成不小的经济负担。

  事实上,由于担心缺乏健全而透明的规则,全球推行统一的碳交易体系步履维艰。去年气候大会就因为巴西的强硬态度,导致这一议题的谈判未果,巴西方面希望利用本国大面积的雨林得到双倍的“碳信用”并且保留在《京都议定书》规则下积攒的大量尚未使用的“碳信用”,但西方发达国家则认为此举存在不透明等问题。

  据了解,欧盟于2005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碳交易系统,涵盖了欧盟污染最严重的电站、工厂、航空公司等。刚刚履新的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此届气候大会上发表讲话称,将竭尽所能打造一个更强大的欧盟,而应对气候变化则是优先事项之一。“我们希望欧盟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减少至少50%,甚至是55%,同时考虑向污染严重的外国企业征税,并改革欧盟现有向污染企业征税的体系。”她说,“力求到2050年成为全球首个气候中和大陆。”

  《欧盟观察家》报道称,欧盟预计于2020年3月推出“欧洲绿色协议”,这将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实现2050年向气候中和过渡的欧洲气候法案,旨在将排放权交易扩大到所有相关部门,在减少排放的同时创造就业并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减排成效获“点赞”

  冯德莱恩对中国启动碳排放交易体系予以了高度赞扬,称新一届欧盟委员会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工作优先方向,高度赞赏中方为此所作的努力,愿同中方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等问题上的合作,推动欧中关系持续向前发展。

  事实上,参与此届气候大会的诸多国家和代表,均对中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良好评价。西班牙埃菲社指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作用愈发凸现。近年来,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危机,坚持多边主义,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12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在面临改善民生等艰巨发展任务的同时,中方积极承担符合自身发展阶段和国情的国际责任,切实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根据11月27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中国已经提前完成了2020年碳减排国际承诺。报告全面反映了全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去年全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保持了持续下降,这个数字已经提前达到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国际承诺。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也在稳步推进。生态环境部从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建设基础支撑系统、开展能力建设等方面加快推进全国碳交易体系建设。目前,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试点碳市场初具规模并显现减排成效。

  新华社援引参与此届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副秘书长、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的话称:“中国将积极地、建设性地参与气候多边进程,与其他各方一道,推动大会取得成功。”

  美表态会继续对抗气候危机

  然而,与参会各方的积极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在大会召开前不久,刚刚宣布启动退出《巴黎协定》进程,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拒绝出席此届气候大会。据美联社报道,仅有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率领15人组成的美国国会代表团赶赴马德里。

  不过,佩洛西在气候大会上发言称:“尽管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但美国仍将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美国拥有2/3人口的州和城市,以及所有民主党候选人都致力于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我们在这里代表众议院和美国国会对大家说,我们仍在其中,我们仍在其中。”

  佩洛西反复重申,美国人民应对气候危机的承诺,称气候变化是“我们时代的生存威胁”。美国国务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将继续参加正在进行的气候变化谈判和会议,以确保拥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保护美国的利益。

  欧洲新闻电视台指出,根据联合国报告,美国约占全球排放量的13%,人均排放量更是位居全球首位,该国的“强势退群”对于限制全球变暖的努力将是重大打击。对此,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气候合作副总监BradSchallert表示:“就算某人不在乎气候变化,但这是美国的长期利益。”

  《金融时报》援引美国部分企业的一封公开信称:“一个稳定和实用的框架,对气候变化做出有效和平衡的全球应对,最符合美国企业的利益,《巴黎协定》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框架。我们呼吁特朗普总统让美国这个人均水平最大排放国,留在《巴黎协定》之内。”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巴黎协定》生效前最后一届气候大会召开,有望建立国际碳排放交易机制并制定更大胆气候目标。

2019-12-12 16:19:03

Recently, due to the persistent cost pressure in the south, the price of concrete has risen slightly with the raw materials, but the growth of market demand is limited, and the overall quotation is still stable. From October 31 to November 6, the national concrete price index closed at 112.47 points, up 0.31% annually and down 10.11% year-on-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