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省份,据中国水泥网数据显示,2018年山西省水泥熟料产能达6280万吨/年,但产能利用率仅达39.41%。
由于长期的产能过剩,严重制约了全省水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山西水泥行业稳增长的基础很不牢固,调结构和去产能的任务仍然很艰巨,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行业面临的焦点矛盾仍然是产能严重过剩。
据了解,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日前,“山西省水泥产业发展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日前在太原召开。该事件被誉为山西建材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目前国内第一家全省范围组建的水泥产业发展战略联盟。
联盟的成立不禁让笔者想到去年8月份成立的内蒙古水泥集团。内蒙古也是产能过剩大省,内蒙古现有水泥产能1.2亿吨,但实际产量自2011年达到6500万吨高峰后开始逐年下滑,到2017年跌至3045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25.37%。并且企业为了抢夺市场,低价倾销,割肉相残,内蒙古成为全国水泥行业竞争最惨烈、价格最低、效益最差的地区,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内蒙古水泥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但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联盟”是由省政府部门推动、支持成立,是山西省政府打造的制造业产业链的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大平台;是山西省政府部门为实现经济稳增长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之举。内蒙古水泥集团是由蒙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自治区大型水泥集团公司,第一个以资本为纽带的水泥集团。
有业内人士指出,“联盟”是由政府部门牵头,行政色彩较为浓重,若仅以行政力量为纽带,缺乏资本连接,“联盟”能否扭转山西水泥行业当前的形式?
这一疑虑不无道理,此前国内水泥联合公司的成立对于当地水泥价格确实有支撑作用,依靠行业自律稳定市场秩序。一位业内人士曾表示,从长远看,由于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合理,可以预见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水泥需求还将继续呈现下滑态势。参与联合的企业如何平衡各自之间的市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联盟虽与联合公司性质不同,但在上述问题中,是否也会有同样的困境存在?但不得不提的是,由政府牵头,有政策的约束,更有利于提高行业自律,将错峰生产政策执行的更加彻底。
联盟的成立对于山西水泥行业的影响究竟有何影响,还有待商榷!但对于一个产能严重过剩的地区,要想走出困境,仅仅成立“联盟”是远远不够的,在影响行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产能过剩,未能有效解决的背景下,无论是联合公司还是“联盟”恐怕都很难发挥理想的效果。
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转型升级,不仅需要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也要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速行业去产能,才能实现山西水泥工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