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6月21日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21日至22日,湖北西南部和东南部、湖南中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南部、福建中北部以及四川东部、重庆、贵州北部和东部等地有大到暴雨。
南方地区持续阴雨连绵。6月以来,江南西部和中南部、华南北部及贵州等地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江西中部和贵州中南部偏多3倍左右。一些地方已经发生山洪、内涝等灾害。记者21日采访了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分析。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介绍,其实,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一直偏多,入汛时间也早。其主要原因就是今年3月份开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偏强,位置偏西、偏南。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与气候有着重要影响。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副主任钱奇峰解释说,副热带高压,是指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系统,对中、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水汽、热量、能量的输送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盛行下沉气流,副热带高压边缘则盛行上升气流,即大气比较活跃,容易形成天气过程。
钱奇峰说,正常情况下,每年夏季,副热带高压会按一定节奏自南向北移动,从而带动聚集在副热带高压北侧边缘的大片降水云系一步步扫过我国东部地区。但如果副热带高压一直盘踞在南方,则会让南方无法摆脱雨带。
自3月以来,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南,使得台风生成源地——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受到极大抑制,导致今年以来台风生成偏少、登陆偏少。截至6月19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有两个台风生成,分别是“帕布”与“蝴蝶”,比1949年以来历史同期平均3.6个偏少1.6个。
副热带高压形势为何一直偏强、偏南?高辉解释,影响副热带高压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厄尔尼诺事件。从去年9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仍然在持续影响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大气环流。
他同时表示,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夏季,也会对我国其他季节产生影响,如会使冬季冷空气的活动不够强盛,从而导致北方地区静稳天气较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不少人还记得,去年夏季,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北部非洲同时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热浪席卷北半球。怎么到了今年夏天又成了大雨唱主角?是不是极端天气在增加?
高辉表示,当前气候变暖的大背景,确实有利于部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最典型的就是高温和强降水,且这种趋势是全球性的。去年冬天澳大利亚的极端高温、近期印度地区的极端高温等,都反映出这种极端天气增加的趋势。
他同时解释,具体一个区域里究竟是高温干旱还是洪涝,取决于这一年这个区域大气环流的综合配置情况。同样以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为例,去年副热带高压位置明显偏北,就导致南方地区受到副高的控制,处于下沉气流区,容易高温少雨,水汽多输送到北方地区。今年则相反,副热带高压总体上偏强、偏南,导致水汽输送汇合的地区更偏向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水汽到不了北方地区,从而使得今年降水南多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