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全省水泥产量8936.03万吨,同比增长664.14万吨,增长率8.03%;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6639.71万吨,比上年增长422.05万吨,增长率6.79%。全省散装率达到74.3%,超过了全国66.92%和华北地区72.21%的平均水平。该省散办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省散办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重点完成了预拌砂浆企业试验室评价、水泥企业发散能力认定、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备案等工作,保持了全省散装水泥行业的平稳运行,主要呈现出水泥产量大幅上升(因国家统计局调整2017水泥产量数据),散装水泥供应量回升明显,水泥散装率增长,预拌混凝土使用量上升,预拌砂浆生产使用稳步发展的发展态势。
据了解,该省2018年度有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577家,设计生产能力36358万立方米,2018年实际生产6703万立方米,比2017年同期增长263.2万立方米,使用散装水泥2138.55万吨,废弃物综合利用742.24万吨。该省有预拌砂浆生产企业121家,设计生产能力4000多万吨,2018年实际生产610.06万吨,使用散装水泥159.46万吨,废弃物综合利用110.21万吨。
根据2018年运行数据分析,河北散装水泥发展显示出四大特点: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显现,水泥企业运行质量提升。在该年度,国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京津冀地区环保治理投入力度加大,各水泥企业严格执行错峰生产政策,矿山、道路治理的力度也持续加强,能源电力及生产的原材料涨价,致使水泥熟料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供应一度出现紧张态势。行业维持低库存运行,效益水平和行业利润水平保持较快增长,实现了从量到质的提升。二是宏观调控持续,水泥产量平稳。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保持高压,一些地方清理、停建、缓建了一批项目,客观上也造成了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投资和去年基建投资延续项目,共同支撑了水泥产业平稳运行,但总体下降压力较大。三是预拌砂浆行业继续稳步发展。截至2018年12月底,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共有预拌砂浆生产企业121家,设计生产能力4000多万吨。其中湿拌砂浆企业24家,基本形成了以干为主、干湿并举的局面。四是砂浆原材料供应紧张,成本上涨较快。天然砂“禁采”,造成砂源紧张。机制砂生产受国家禁止开山的影响,石子紧张。有时低档砂也供不应求。建筑用砂的严重短缺,导致了砂浆成本大幅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