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基建投资措施不断,或再次承担托底中国经济的重任。
“基础设施仍然是我们补短板的重要领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为改善消费环境服务,为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基础设施都还是比较欠缺的。”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可以预期,今年随着政策继续发力和落实,投资数据有望比去年强劲一点” 。
今年补基建短板是稳增长政策的一个重心,再加上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增加地方债发行规模,从而支持基建投资力度。“我们预计,今年基建投资的增速会从2018年的3.8%回升到10%左右,对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起到支撑和稳定的作用。”交通银行(6.010, 0.00, 0.00%)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表示。
“基建补短板,加大基建投资,尤其是2019年第一、第二季度,通过发展大项目,相信能够带动经济稳定在6.5%左右,避免经济继续下滑,对稳定经济有重要的意义。也为经济转型和其他方面的改革,提供较好的条件和更充足的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研究员卞永祖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基建难撑全局但可托底
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2019年基建投资的积极信号,市场普遍预计基建投资将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1月4日,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宏观年报预计,今年基建投资将增长10%,成为拉动投资的关键力量。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长可能放缓,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5.8%。
在唐建伟看来,虽然基建在2019年被寄予厚望,但很难寄希望于基建这一个单独的力量支撑起中国经济的增长:“基建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只有22%左右,而固定资产投资只是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一驾,2018年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掉到了32%左右。今年基建对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会起到支撑和稳定的作用,但只是托底。靠基建投资撑起整个经济,难度较大。”
唐建伟分析认为,一方面,目前中国基建已经过了高峰期,除2018年增速较低之外,前两年都保持20%左右的增速。“在此基础上再想保持较高增长,是有难度的”;另一方面,基建投资需要依靠政府加杠杆、债务增加来拉动,如此会增加宏观杠杆率,这也导致基建空间受限。在当前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收紧城投融资平台融资渠道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基建资金来源将受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我国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的作用进一步巩固。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2018年全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3.8个百分点,消费继续稳居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对于2019年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宏观年报认为,随着个税改革、部分进口消费品关税降低等利好政策逐渐释放效力,今年的消费增长将有新动能,全年消费增速在8.7%左右。
即使今年居民杠杆水平上升、房地产和汽车消费增速放缓、股票市场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将制约消费增长,预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将超过75%。从这一角度来看,明年撑起中国经济的主要力量仍将是消费。
“考虑到外需、出口、消费还面临下行压力,所以2019年中国经济可能整体还是处于下行态势,稳中趋缓。不过,有了基建投资托底之后,2019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就不会掉得太低。”唐建伟进一步补充道。
新基建成投资重点
事实上,自2018年年底开始,为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中央和地方基建投资项目获批明显增多。
2018年10月3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提出防止基建投资大起大落。与此同时,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其中8月和9月专项债发行规模分别达到5000多亿元和6000多亿元,有效缓解了前期基建投资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10月以来基建投资增速开始止跌反弹。
去年12月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并为基建投资提出了三个主要方向,分别是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等。
除了传统的铁路、公路等基建项目外,5G商用步伐、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进入政策鼓励范围,成为投资的新亮点。
1月份以来,随着各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出炉,备受关注的各地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也纷纷浮出水面。
在传统基建项目方面,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从各省披露的内容来看,“铁公机”“电气水”等传统基建、重大产业项目、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基础领域是各省市2019年投资的主要领域。
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12月至今,国家发改委共批复了9个城市与地区的城市轨道与铁路项目(包含新增),包括重庆、济南、杭州、上海、长春、武汉6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安至延安、江苏省沿江城市群3个区域的铁路建设,总投资为11458.18亿元。
在中央一级投资中,铁路是重头。1月2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相比去年预计4000公里,实际完成4683公里的情况,2019年投产新线目标增长了七成,并创2016年以来新高。以此概算,2019年的铁路投资额可能在8000亿元以上。
此外,在新基建的政策指引下,投资规模也不可小觑。据浙商证券(7.770, -0.13, -1.65%)近期报告测算,预计全国5G投资规模将达1.2万亿元,投资周期可能超过8年;到2020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有望超过700亿元,物联网产业规模有望达1.5万亿元,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近7000亿元。预计2020年太阳能(3.170, -0.01, -0.31%)发电装机达1.1亿千瓦,发电量达1500亿千瓦时,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达200万辆。
实际上,今年初部分省份已经抢先布局投资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1月14日,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透露,海南省工信系统将安排重点项目72个,总投资规模1622亿元,其中2019年计划投资333亿元。而据湖南省工信厅1月份对外透露,今年该厅将在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组织实施30个重点项目,主要分布在自主可控及信息安全、人工智能、IGBT大功率器件、新型显示功能材料、新型电子材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方向领域,总投资823.7亿元,其中2019年度计划投资277.3亿元,且单个项目投资均在5亿元以上。
吸引民营资本加入基建
2019年加大基建投资力度,未来将有大量新项目逐渐获得批复,解决项目需要的资金也将是一个难题。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稳投资”,多位专家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均指出,这并不是要重走过去“大水漫灌”的老路,2019年中国宏观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加大投资是基础,但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在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基建投资既要扩大投资总量,也要关注投资质量,侧重在区域和行业上“精准补短板”。
在加大力度严控地方政府债务的情况下,基建投资传统的举债融资渠道不会放松,也不应该放松,否则将会再次推升债务风险。2019年基建扩张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转变融资方式,所以要解决难题,就需要寻找多渠道的基建投资资金来源,降低对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依赖。业界普遍认为,专项债扩容、PPP项目落地加速,将为基建投资注入资金。
事实上,今年国家为加大财政资金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已经提前下达地方债为基建提供必需的“弹药”。去年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合计1.39万亿元,其中专项债为8100亿元,将发挥政府债券资金对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重要作用,对冲经济波动压力。
“以前地方债都是3月份两会批准以后再发行,已经到了第二季度。今年提前发行是为了稳定第一季度经济,托底和补短板,加快基建项目执行进度,避免经济过度下滑。”卞永祖认为,“2019年财政政策会继续发力,加大国债发行力度,支持更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此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PPP项目提速。”
唐建伟亦表达了相似看法:为了防止重走过去“大水漫灌”的老路,目前基建投资主要依靠地方专项债等资金来源模式,相较之前靠平台的模式,地方专项债纳入预算,是与地方财政实力相结合的加杠杆的方式,相对公开且可控。“当然最主要的是在相关配套措施上进行改进,不要完全依靠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要激活民营企业的活力。”
对此,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1月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已经表态,将提前下达一批投资,进一步吸引和扩大社会资本投入国家重点项目的领域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