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有关媒体在北京拜访了海螺水泥副董事长王建超先生。王董从海螺水泥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行业下行期应对策略,错峰生产以及超低排放面临的问题,以及海螺水泥海外扩张的思路和战略等。全方位地阐述了对中国水泥行业的展望以及海螺水泥未来的应对之道。
预计明年需求总体平稳,会有小幅下降,区域之间有差异。从影响行业需求的几个主要因素看,明年的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房地产调控主要是抑制价格的上涨,而不是抑制房地产,但现阶段是确实有影响。首先是投资性需求,看到房价空间有限了,有所减缓;第二是刚性需求,投资客会加快出手,这样刚需会开始观望,这是一个正常的周期规律。最终,房地产受到的影响有多大还要看GDP,房地产产业链对中国经济增长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存在下行压力,是有可能要做差异化政策引导的。
另外,今年房地产新开工数量较多,施工需求会延续一个周期,短期不会出现断崖式的下滑。从求稳的经济政策角度考虑,基建投资方面是会有弥补的,作为政府稳定经济的调节器,基建一直起逆周期调节作用,最近,中央提出的补基建短板计划正在发挥作用,以往基建占比公司的销量比重是37~39%,今年提升到了42%。
还有3年1,500万套棚户区改造任务、1,000万农村人口的扶贫异地安置工作,都会对需求有正面刺激作用。因此判断明年需求或许会受一些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会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
行业若发生全国性需求下滑,会对区域市场间的市场平衡形成挑战。如果出现5%以上的需求下降,对行业会有较大影响,但在这个过程中行业会找到新的平衡。我们针对不同的区域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根据公司在当地的实际情况顺势而为。地方的中小企业或许会增加一些不确定性,但区域内大企业会同这些企业一起探讨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方法,相信这些企业能够权衡利弊,共同推动行业健康稳定运行。
就目前的形势看,行业的主要矛盾是区域间的不平衡,东北市场的矛盾更大一些。另外就是进口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今年的熟料进口,这和大范围的错峰生产是密切相关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跨区域的水泥流动在增加。
一味推高价格是不利的,把沿江沿海熟料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北方的下不来、进口也来不了。这个价格,行业的利润水平也很高了。目前来看,长江中下游的熟料供应不足,一方面是错峰生产,另一方面是技改后水泥磨能力提升、消化熟料能力增强,有助于北方熟料有序进入市场。另外,明年要综合考虑区域价差的问题,因为一旦平衡被打破,要实现再平衡花的精力会更多、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过度错峰生产和严格的环保监查,使供求关系失衡,也掩盖了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去产能的工作没有进展,去产量不能代替去产能。一些企业还在拼命做工作希望上新产能,加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这会使行业更早出现问题。所以产能置换政策需要完善,应该根据不同地区差异化制定政策,运转率高的地区置换的比例可以低一些,运转率低的地区置换比例可以要求更低或暂停。从绿色发展的角度考虑,个别地区应该不允许置换。如果能够以这种形势来制定政策,企业就会完完全全去支持。关于新增的问题,重点在于怎样去完善规则,根据听证会来判断可行性,遵照规则严格执行。从制度上去完善,消解对立情绪,有章可循地去实现去产能。另外,推动水泥“两个二代”技术,应该先引导企业进行示范改造,如果实施效益好,企业会自己进行改造升级。在这个条件下再把“两个二代”作为产能置换的必要条件,来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会是一个很好的方案。
现阶段行业对市场健康的维护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各企业共识增加,未来行业下行期到来,产能过剩的矛盾暴露出来以后,行业的解决手段会比以往更多。大企业之间可以建立更多的股权纽带,形成市场的统一。市场下行期有下行期的好处,下行期会有很多的收购机会,有利于寻找更多未来市场合作的战略支点。
战略之于一个企业尤为重要。海螺的T型战略规划,为海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海螺第一次真正接触到投资规划。最近十几年海螺把T型战略不断延伸,踩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节拍加快发展。现在随着需求见顶,我们也面临新的发展课题,将汲取以往战略发展的经验,逐步转移到投资整合上来,进一步增强公司整合存量资产的能力。以海螺现有体量去整合一些体量较小的行业,还是比较容易的,如骨料、商混等都可以去做,延伸产业链。
关于行业的超低排放,低硫、低粉尘排放技术是成熟的,但降氮氧化物排放的技术还不够成熟。SCR是老方法,先降到550,再喷氨水700~800ml,可以降到100以内,过程中有氨逃逸,涉及二次污染,也损害设备。后来发展SNCR,也要喷氨水,但只在分解炉下面的椎体中做,喷的量会减少,但也一样有氨逃逸问题。二氧化碳路线,也还在研究探索阶段,必须具有CO2足够再利用技术、市场条件,才能全面实施。
用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海螺正在实施的一个课题。全椒海螺智能化示范项目现已基本完成,我们正在总结完善提升,未来是水泥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