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来自湖北水泥行业的200多名会员代表相聚在武汉光谷,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六届五次会员大会暨全省水泥企业年会在这里隆重召开。
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孔祥忠、中国水泥协会碳减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琛,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处长陈志杰、邱海军,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副处长刘爱华、湖北省建材行业协会管理处处长李燕萍、湖北省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李叶青、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会长郭成洲等出席了会议。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学军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全面总结了一年来湖北水泥工业的运行情况,并结合国际国内宏观形势,探讨和分析了水泥行业总体发展走势以及下一阶段湖北省水泥行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据介绍,2018年湖北省继续稳步推进水泥错峰生产,前11个月全省53条窑线累计停窑3094天,减少熟料产量1098万吨,累计减少燃煤消耗150万吨,既有效控制了产量,化解了产能过剩,优化了市场供给,也为该省打赢生态攻坚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统计数据显示,全省水泥行业不仅工业产值和利润创下了同期历史较好成绩,而且行业整体发展质量稳中有升,连续第三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孔祥忠对湖北省水泥行业一年来所取得的不俗业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他表示,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去产能、调结构是全国“一盘棋”。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水泥制造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094亿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88.8%(全口径),已超2017年全年(877亿),预计全年行业利润将超过1400亿。
究其原因,国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督察力度的不断加大,包括“环保限产”、“打赢蓝天保卫战”、“错峰生产”在内的多项影响水泥产能发挥的限产措施持续进行,市场供需关系继续得到改善,行业维持低库存运行,加上煤炭、物流成本在国家宏观政策影响下持续上升等多重因素叠加,全国水泥价格才得以恢复性上涨,行业利润因此水涨船高,出现较快增长。
但是,全国水泥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现状没有根本改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优化布局没有根本改变,未来行业结构调整的变化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比经济效益指标更重要。消减严重过剩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市场布局、提高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强化行业自律诚信这五项行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指标,将决定水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郭士青代表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袁德足,对本年度协会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协会明年的工作作出部署和安排。
郭成洲作大会主题报告。他指出,今年全省水泥行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全行业顾大局、协同奋进、坚决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落实行业自律的结果,也是大家齐心协力应对环保压力、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下行等挑战的结果。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不要沾沾自喜、止步眼前,而应更加清醒地研判和把握行业未来的发展形势。分析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郭成洲提出,明年及今后一个阶段要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坚定不移地执行错峰生产,严控新增产能,持续推进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行业发展质量;
二是坚持强自律、调结构、促转型,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加快绿色转型步伐,推动行业稳增长;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和安全管理,促进行业行稳致远;
四是坚持服务为先,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为全省水泥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陈志杰、刘爱华分别代表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宣贯和解读了《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报送2018年水泥企业错峰生产执行情况和2019年错峰生产计划的通知》,对明年全省水泥错峰生产提出了具体要求。他们要求全省水泥企业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不折不扣落实水泥错峰生产计划,努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和“去产能调结构稳增长”攻坚战,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作新贡献。
鉴于当前水泥错峰生产和产能置换中存在的问题,李叶青建议,要加强错峰生产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管,对不执行行规行约、不守信不开展错峰生产的企业,必要时进行约谈,不及时改正的要通过媒体公开曝光,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对水泥窑协同处置企业进行认定并制定差异化的错峰生产方案,尽量堵塞“政策漏洞”。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严禁新增产能的政策要求,禁止激活无效产能(僵尸产能)参与产能置换,建立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建立“去产能”基金,支持和鼓励企业主动退出;同时,运用政策杠杆着力推动兼并重组,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优化产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