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类水泥企业电价涨0.4元 业内称影响有限

2014-05-14 09:16:43

自2014年7月1日起,淘汰类水泥企业用电价格在现行目录销售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加价0.40元。但有分析师表示,这部分产能占行业整体比重不大,该政策对水泥整体市场影响有限。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自2014年7月1日起,对淘汰类水泥企业实行更加严格的差别电价政策。其用电价格在现行目录销售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加价0.40元。

  据悉,三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运用价格手段促进水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明确淘汰的利用水泥立窑、干法中空窑(生产高铝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特种水泥除外)、立波尔窑、湿法窑生产熟料的企业,其用电价格在现行目录销售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加价0.40元。此外,各地可在上述规定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提高加价标准。

  有分析师表示,此次文件针对的是一些要淘汰的落后产能,这部分产能占比不大,目前水泥生产企业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的较多,这个政策对水泥行业产量影响有限。据其测算,相关小企业受电价上涨0.4元影响,每吨水泥的生产成本会上涨22-24元。

  此外,也有水泥行业分析师卢宁对此表示,此次实施的差别电价影响的是非窑外分解技术的水泥企业,而根据其监测的数据,非窑外分解水泥熟料产量占比已经从2011年的25.01%减小到2013年的12.24%。从全国范围看,窑外分解水泥熟料产量占比为87.76%,即绝大多数企业不受电价调控影响,由此,该政策对水泥整体市场影响有限。

  卢宁认为,通过差别电价等价格手段对水泥行业进行干预,利于加快落后水泥产能调整。其同时指出,分区域看,华北、东北、华东地区非窑外分解水泥熟料产量占比在7%左右,而西南、西北地区产量占比在20.88%、16.41%,即该政策对西南、西北市场产生相对利好。

  此外,中国水泥协会援引水泥生产许可证的统计数据称,差别化电价涉及的淘汰类落后熟料产能约9300万吨。并且几个主要现存立窑的省份协会资料显示,云南、湖南、广东、新疆、贵州尚有较多的落后熟料产能。“但实际的产能发挥各有不同,平均发挥率在50%左右,大约涉及4500万吨熟料产量,综合影响3%左右(产量)”。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由于电力体制改革涉及发电企业、用电企业、电网企业、地方政府等多方利益,随着改革深化和市场化交易规模的扩大,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电力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市场化交易面临多重问题。

2018-07-23 09:11:06

在上一轮电改启动13年之后,新一轮电改再出发。2015年11月30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经报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新一轮电改的6份配套文件。电力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安全、清洁、可靠地满足全社会用电需求。此次电改 6 个配套文件中的一大亮点,即建立优先发电制度,其核心是可再生能源优先发电。

2015-12-02 09:14:56

水泥行业电除尘改造为袋式除尘器是目前为满足新标准的必要选择,也是可行的选择,刻不容缓。

2014-10-31 09:32:45

自2014年7月1日起,淘汰类水泥企业用电价格在现行目录销售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加价0.40元。但有分析师表示,这部分产能占行业整体比重不大,该政策对水泥整体市场影响有限。

2014-05-14 09:16:43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strong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its core, the whole Party and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have made great efforts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and take a new and solid step toward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In this great practice, a large number of advanced model figures who are dedicated, enterprising, selfless and daring to be the first have emerged. They ar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of tens of millions of working people in all walks of life. With their exemplary actions and noble character, they vividly interpret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imes of the spirit of model workers, labor and craftsmen, and fully demonstrate the new style of the working class and the broad masses of worki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In recognition of thei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