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发改委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的部署,2014年,要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坚决遏制新增违规产能,多策并举优化存量产能,综合运用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环保监管等手段,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文招对记者表示,化解过剩产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将给资本市场上电解铝、水泥等相关行业造成较大压力。不过,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完成后,将会给相关行业带来正面影响。
招商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张一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两高一剩”行业将继续成为化解产能的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将与大气污染治理相结合。其中,河北钢铁业将因为对京津冀地区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面临治理。化解产能过剩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短期内经济增速下滑和就业下降都是可以容忍的。这是“短痛”,但能换来长期健康发展是利好。
从去年以来,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并且是从行政手段到金融手段,非常系统。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了《关于改进规范投资项目核准行为 加强协同监管的通知》,要求保留钢铁等过剩产业核准项目,严禁新增产能,并就缩小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范围做出监管要求。
通知要求,对于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各相关部门不得为此类项目办理规划选址、土地(海域)供应、环评审批、节能评估审查等手续,金融机构不得提供贷款。
华泰证券研究员也表示,调整产业结构重在化解过剩产能,有利于推进行业整合。在过往行政命令式的淘汰政策下,水泥、玻璃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推进难度较大,部分产能甚至存在“淘而不汰”的现象。未来政府有望通过强化环保、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来淘汰落后产能。
从此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以及近期发改委联合工信部出台的《关于电解铝企业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看,政府化解过剩产能的导向非常明确,从依靠行政手段控制产能过剩到用价格手段调节产能过剩。
研究员表示,电解铝行业首当其冲,后续在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也会推广价格调节手段。
陈文招表示,以前的行政手段收效很小,并且拉长了化解产能过剩的时间,得不偿失。应该回归市场,通过充分竞争,淘汰过剩产能、落后产能。
业内人士表示,过剩产能不等同于落后产业,出现严重的过剩产能行业应让其在市场倒逼机制下实现转型升级。要突出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把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把控制增量与优化存量结合起来,达到腾笼换鸟、优化升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