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一直是大中型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10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消息称,超大特大城市正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
今年以来,城中村改造在中央及各部门重要会议中多次被提及。2023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影响范围来看,本轮城中村改造主要涉及21个超大特大城市。其中,超大城市7个,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和天津;特大城市14个,分别为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和大连。
有券商认为,城中村改造有望对地产实物量带来明显增量,当前资金端政策持续推进,考虑到一线城市储备项目较多,预计短期拉动效果可能超预期,24年水泥需求有望触底回升。
在水泥总体需求萎缩的大背景下,城中村改造能带来多少需求成为行业的关注点。
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根据政策执行力度的不同,将城中村改造需求分为悲观、中性和乐观三种情况,拆旧比例分别为20%、40%和60%,并假定拆建比均为2进行了预测。据各大券商机构测算,目前上述21个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建筑面积合计在9-12亿方上下。以此数据计算,乐观、中性和悲观情况下,城中村改造带来的水泥需求总量分别在3亿吨、2亿吨和1亿吨左右。
从需求释放的节奏来看,由于本轮城中村改造涉及的土地性质复杂,流动人口占比高,征地和安置难度较大,加之政府资金扶持相较于棚改期间有所减弱,整体改造节奏预计较为缓慢。结合各地公布的城中村改造规划和实际项目经验,本轮城中村改造耗时可能在十年以上。
因此,城中村改造年均水泥用量预计在1000-3000万吨左右,相当于2022年全国水泥产量的0.5%-1.5%。在这21个特大超大城市中,仅上海一城去年全年的水泥需求就为2300万吨左右。
由此可见,城中村改造确实可以拉动部分水泥需求,但由于政策涉及范围和拆改比例有限等因素,其对水泥需求的提振作用仍然偏弱。要改变全国水泥行情下行的趋势,关键或许仍在于实质性去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