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建材集团 :瞄准一流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3-06-07 09:49:30

2022年,江西省建材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0.42亿元,上缴税收12.87亿元,其中水泥年产能达2860万吨。主业生产经营保持省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发展势头稳健强劲。

作为江西省属大型国有企业,江西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建材集团”)拥有全资、控股等各类企业80余家,现有水泥、商砼、新型绿色建材、科研与设计四大业务板块,经济运行在省属国企中多年保持领先水平。

2022年,江西省建材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0.42亿元,上缴税收12.87亿元,其中水泥年产能达2860万吨。主业生产经营保持省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发展势头稳健强劲。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江西省建材集团全力推动改革创新工作,打造出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矿山”。近年来,集团先后获评“江西工业优强企业”“江西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江西工业‘三年强攻’突出贡献奖”“2022年度江西省制造业领航企业”等。

江西省建材集团总部

党建引领 提升核心竞争力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独特优势、力量所在。省建材集团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

万年厂

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发展。省建材集团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有效解决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困局,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近年来,集团各级党组织围绕“出题、领题、解题、破题”开展党建特色活动,共破解1150道涉及对照管理、成本控制、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题目,推动集团资产规模翻两番。

持续擦亮国企党建特色品牌。2022年,在“出题、领题、解题、破题”党建特色活动中,集团重点围绕“党建+双碳”出题揭榜,聚焦实现“窑、磨系统完成国家一级能效零突破”“推广应用光伏发电技术”“赋能水泥企业降本增效”“基于固废建材化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等“双碳”专项项目,以党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年节约煤炭成本8840万元、电力成本2227万元。

改革创新 赋能发展新质效

江西省建材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核心,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聚力提质增效,加快转型升级,补短板、强弱项,改革创新破题前行,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持续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建材力量。

推进改革促发展。自引入中国建材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以来,省建材集团借助央企资本,发挥集团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合资设立投资平台,并购重组多家民营水泥企业,迅速扩大水泥产能。通过新建和联合重组,推动水泥、骨料、商品混凝土一体化发展,实现产业链效益的有力提升。自全面推进子企业混改、全力开展“百户国企混改攻坚行动”以来,省建材集团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连年增长。

乐平公司“5G+互联智慧工厂”平台

强化创新释动能。省建材集团出台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和R&D项目管理办法,设立科研创新基金,自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至今,累计支出科技活动经费14.74亿元。仅2022年上半年,集团研发投入2.02亿元,同比增长4.1%。集团加强与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国家级院校、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紧扣科研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目前拥有4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8家高新技术企业、1个博士后工作站。以“混凝土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井冈山论坛”连续举办8届,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混凝土技术交流平台。

截至目前,省建材集团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承担省重大科研专项3项,获得专利168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完成标准/图集编制3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通过鉴定验收20余项。 

2022年6月,省建材集团所属设计院公司参与研发的两个项目分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三等奖。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取得固废建材化利用、UHPC、海绵城市建材等领域系列研发成果,“十三五”以来科研创收超6亿元。

绿色环保 争当生态排头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遵循“再利用、再循环、再发展”原则,省建材集团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助力绿色制造。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推进清洁生产。按照产品设计生态化、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五化要求”,省建材集团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所属企业各类污染排放实现连续稳定达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大幅下降。集团万年青品牌技术经济指标持续优化,2022年与2021年相比,熟料标煤耗每吨下降3.41千克,熟料综合电耗每吨下降4.43千瓦时。其中,万年厂和德安公司熟料综合煤耗、熟料综合电耗、熟料综合能耗、水泥综合能耗达到国家1级能耗限额标准;玉山公司获得第十二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于都公司窑首次在一年内实现两次连续运行超百天。

德安公司

重研发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步履铿锵。省建材集团2022年度科技研发项目142项,研发投入3.57亿元,重点用于数字化转型、光伏新能源技术、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和粉磨节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围绕智慧矿山、智慧工厂建设,依托5G等技术,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应用场景,德安公司成为我省唯一入选工信部“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典型案例”的工厂,万年厂和瑞金公司获省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瑞金公司和于都公司获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三级证书,于都公司和乐平公司获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称号。

万年厂中控室

上犹商砼利用原材料堆棚棚顶空间,实施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创效20余万元。德安公司矿山运矿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充分利用水泥窑余热资源发电,全年余热发电量达5.36亿千瓦时,折合节约标煤6.5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3.44万吨。大力实施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熟料标煤耗每吨下降1.76千克,熟料综合电耗每吨下降4.14千瓦时。万年厂环保搬迁项目在全国率先采用超低排放技术,实现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于每立方米50毫克,德安项目实现颗粒物排放小于每立方米5毫克,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集团共拥有7个国家级“绿色工厂”,2个国家级“绿色矿山”,9个省级“绿色工厂”,6个省级“绿色矿山”,16个“全国预拌混凝土行业绿色示范工厂”,15个全国绿色建材“三星级”评价标识绿色产品。其中,于都公司是我省水泥行业首个“绿色工厂”,早在2017年就被工信部认定为首批“绿色工厂”,实现了由“对标”向“创标”的跨越。

回馈社会 守信履约勇担当

新时代呼唤国有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省建材集团坚定理想信念,把承担社会责任、体现社会价值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和动力,把回报社会作为应尽的义务。

2014年以来,所属万年青股份公司积极实施现金分红政策,向投资者分红16.93亿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8.17%。据了解,省建材集团累计捐资1327万元,捐赠水泥6583吨,支援地方基础建设,捐建“童心港湾”3个,促销定点帮扶村脐橙、白莲、花生等农产品,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省建材集团曾获评省派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先进单位,4名驻村扶贫队员分别被原省扶贫办、当地县政府表彰。

助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在2020年至2022年的疫情防控中,省建材集团坚决落实政府减负政策,为承租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430.39万元,按照“应付尽付、不留死角”的原则,建立防止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长效机制。群防群治建设和谐平安企业,集团公司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省建材集团将继续坚定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政治担当,不畏挑战、克难奋进的使命担当,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历史担当,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数字化转型,用心用情用力推动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注:中国水泥网将于2023年7月6-7日,在重庆举行“2023中国水泥节能与新能源发展大会”, 从节能改造,光伏、储能等技术应用,绿电、替代燃料替代传统能源转型等方面出发,共同探讨水泥行业节能降耗新途径。  

会后将参观东方希望重庆水泥

All can be viewed after purchase
Correlation

2022年,江西省建材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0.42亿元,上缴税收12.87亿元,其中水泥年产能达2860万吨。主业生产经营保持省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发展势头稳健强劲。

2023-06-07 09:49:30

8月3日上午,江西乐平市人民政府与江西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2022-08-04 16:21:00

​绿色制造是水泥工业转型升级,通往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1-12-18 17:14:07

余洪雷强调,玉山南方水泥优化升级日产8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建设对玉山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按时建成点火投产。

2021-11-26 09:11:45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原材料行业的水泥行业,也将在“十四五”期间迎来全新发展。

2021-03-08 09:39:01

"Strengthening industry self-discipline and coordination is to survive, not to get rich." A person in charge of a cement enterprise said frankly that if the enterprise is unsustainable, how can we talk abou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dustry self-discipline and synergy are not only the way to survive, but also the cornerstone of development.